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梦先生在邀请读者进入他的日记里感受日常里的无序而随机的多重惊喜。这个故事很适合让亚历山大·佩恩拍成电影。偶然的逻辑比我们高明多了,如果我们也是偶然,那还有什么逻辑?
很喜欢《梦先生》呢,害怕任何事物介入我对它的情感,渴求的交流只是它的字与词。不想知道作者的生卒年月,因为他活在梦先生的自言自语里。
比《某人》好读 且令我发笑
3.8 略显僵硬呆板的中译文本。原因之一在于译者不算太严重的翻译腔,之二则是因为汉语强烈的视觉属性为以文本重复作为特征的原文加上了一层debuff,主要体现在此特征见于一长句或一段的时候。但真是一本好小说啊,写得真好。
日记通往真实完全相反的内心深处。爱词语,大于爱他人。因此,呓语的老人,活在自我虚构的世界里。
得法国新小说精髓,充满了叙述诡计的文本,用技巧孕育内涵,完成对日常生活哲学化的再现。叙事视角介于全知和有限之间,就像房间里的幽灵,神秘感由此而生,可潘热偏偏是个反类型的家伙,“如果在这里悄悄塞上潜入梦先生过去的文字,让这个人物引起追溯既往的兴趣……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仔细观察,除了叙述者、梦先生、作为叙述者的梦先生,我们还可以分辨出作者本人的影子。“梦先生写的”和“写梦先生的”并没有明显的分隔,声音的混合造就了一种高阶的元叙事,情节的重复与变奏不是颠覆形象就是混淆形象(取决于谁在写或者在什么时间写,这里面还掺杂着老人的健忘);不断的为前文添加注解、各种异文替换更是将习作感推到了极致,这不同于戏剧舞台上打破面对观众的第四面墙,这是创作者对读者的一次邀约,他带你走进叙事的迷宫,并把你扔在那里…
文体各异的文本之间相互入侵,读着蛮有意思的,但是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且想来大部分读者也不会喜欢,毕竟故事的成分少了。异文的以如此直白的形式插入此前没大见过,很多写作中往往会先为此取得叙述合法性,就算不取得,也会遮掩地进入而非标注自己为“异文”
前半部分绝对是满分
14年前从车老师那里拿到一份译稿,没想过今年能出版。距离在法国写完潘热的博士论文又过去了35年,转眼他也活到了梦先生的年纪,而我才活到他一半的岁数。要是能有老师这么淡然潇洒,寂寞耕耘就好了。清晨反省吾身,到学校工作去。
文青的可悲晚年,你老了丑了,没人喜欢你。(虽然是照旧)长篇大论总是无谓的 “如果一个人不提及过去,也没人问他,那他就是没有过去的人,诡辩?” 非也。
“写作就是选择谎言。”潘热还说,“语言是真实的敌人。”喜欢那些绕来绕去的话语。
阅读过程脑中一直浮现“颗粒感”,薄但是密度不小; 新小说看到现在依然能学到新技法,这些人中,潘热胆子其实不小,一定会重读
在异文与闭环之间……卡尔维诺先生,您是否回到那里?
成都三月阴冷的天气不适合读。等等天气转暖了去南方再读一遍。
如果我们就是偶然呢?
《梦先生》写日记、写信,为了隐藏孤独而创造文本世界,这个世界里他既能畅所欲言也可以随时推翻之前说过的话,然而努力书写导向的是他现实的沉默。突然他发现自己从来都不在身处的地方,他怀疑的是作者的位置问题,更是写作的真实性。
我觉得香蕉切段撒上糖是黑暗料理。 端午节前一天到货了。就读了,这几天。感觉还可以吧,读的潘热的第一本书。
有点失望,似乎质感的部分被削弱了,变成了某种喜剧调性的东西,比较轻松,在个别句子里能找到喜欢的部分,但没有更多的东西。
“我应该对此保留了一段美好的记忆吧?但应该相信不是这样,此事我不能称之为记忆,这应该是某种永远在场的东西,我每时每刻都可以参考的东西,而且它没有受到时间的侵害。”
看了三本潘热以后感觉最喜欢这一本。冷静的语言隐藏着对流动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深思,极致的冷酷也是极致的温柔。也好喜欢看他们吃饭啊(法国菜真的太有东西了,写得也很有食欲)。“午饭钟是我的整个童年,我们要让它尽可能长时间地再现。”
> 梦先生
4 有用 老怪CXJ 2024-05-16 16:15:39 北京
梦先生在邀请读者进入他的日记里感受日常里的无序而随机的多重惊喜。这个故事很适合让亚历山大·佩恩拍成电影。偶然的逻辑比我们高明多了,如果我们也是偶然,那还有什么逻辑?
5 有用 虚头巴脑 2018-09-05 14:11:51
很喜欢《梦先生》呢,害怕任何事物介入我对它的情感,渴求的交流只是它的字与词。不想知道作者的生卒年月,因为他活在梦先生的自言自语里。
3 有用 seus 2024-06-01 17:28:20 福建
比《某人》好读 且令我发笑
3 有用 刺新宿 2024-05-16 22:14:08 广东
3.8 略显僵硬呆板的中译文本。原因之一在于译者不算太严重的翻译腔,之二则是因为汉语强烈的视觉属性为以文本重复作为特征的原文加上了一层debuff,主要体现在此特征见于一长句或一段的时候。但真是一本好小说啊,写得真好。
2 有用 blueshadow 2024-06-02 17:55:54 北京
日记通往真实完全相反的内心深处。爱词语,大于爱他人。因此,呓语的老人,活在自我虚构的世界里。
2 有用 Sebastian 2024-05-14 21:17:45 天津
得法国新小说精髓,充满了叙述诡计的文本,用技巧孕育内涵,完成对日常生活哲学化的再现。叙事视角介于全知和有限之间,就像房间里的幽灵,神秘感由此而生,可潘热偏偏是个反类型的家伙,“如果在这里悄悄塞上潜入梦先生过去的文字,让这个人物引起追溯既往的兴趣……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仔细观察,除了叙述者、梦先生、作为叙述者的梦先生,我们还可以分辨出作者本人的影子。“梦先生写的”和“写梦先生的”并没有明显的分隔,声音的混合造就了一种高阶的元叙事,情节的重复与变奏不是颠覆形象就是混淆形象(取决于谁在写或者在什么时间写,这里面还掺杂着老人的健忘);不断的为前文添加注解、各种异文替换更是将习作感推到了极致,这不同于戏剧舞台上打破面对观众的第四面墙,这是创作者对读者的一次邀约,他带你走进叙事的迷宫,并把你扔在那里…
1 有用 方士橘 2024-07-24 10:35:07 江西
文体各异的文本之间相互入侵,读着蛮有意思的,但是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且想来大部分读者也不会喜欢,毕竟故事的成分少了。异文的以如此直白的形式插入此前没大见过,很多写作中往往会先为此取得叙述合法性,就算不取得,也会遮掩地进入而非标注自己为“异文”
0 有用 王奕 2024-09-09 16:54:34 湖南
前半部分绝对是满分
0 有用 Oberkampf 2024-09-03 08:06:09 法国
14年前从车老师那里拿到一份译稿,没想过今年能出版。距离在法国写完潘热的博士论文又过去了35年,转眼他也活到了梦先生的年纪,而我才活到他一半的岁数。要是能有老师这么淡然潇洒,寂寞耕耘就好了。清晨反省吾身,到学校工作去。
0 有用 乂安宁丸 2024-06-23 15:32:54 加拿大
文青的可悲晚年,你老了丑了,没人喜欢你。(虽然是照旧)长篇大论总是无谓的 “如果一个人不提及过去,也没人问他,那他就是没有过去的人,诡辩?” 非也。
0 有用 李世成 2024-07-24 23:58:50 贵州
“写作就是选择谎言。”潘热还说,“语言是真实的敌人。”喜欢那些绕来绕去的话语。
0 有用 topazz 2024-10-08 23:35:41 广东
阅读过程脑中一直浮现“颗粒感”,薄但是密度不小; 新小说看到现在依然能学到新技法,这些人中,潘热胆子其实不小,一定会重读
0 有用 众涅 2025-02-14 18:24:10 广西
在异文与闭环之间……卡尔维诺先生,您是否回到那里?
0 有用 S 2025-03-29 16:29:10 四川
成都三月阴冷的天气不适合读。等等天气转暖了去南方再读一遍。
0 有用 小塔 2025-04-10 13:49:24 湖北
如果我们就是偶然呢?
0 有用 小茉莉 2024-08-18 13:06:57 山东
《梦先生》写日记、写信,为了隐藏孤独而创造文本世界,这个世界里他既能畅所欲言也可以随时推翻之前说过的话,然而努力书写导向的是他现实的沉默。突然他发现自己从来都不在身处的地方,他怀疑的是作者的位置问题,更是写作的真实性。
0 有用 哈哈哈哈哈哈 2024-06-12 16:56:37 河北
我觉得香蕉切段撒上糖是黑暗料理。 端午节前一天到货了。就读了,这几天。感觉还可以吧,读的潘热的第一本书。
0 有用 乙左左 2024-08-12 10:35:49 福建
有点失望,似乎质感的部分被削弱了,变成了某种喜剧调性的东西,比较轻松,在个别句子里能找到喜欢的部分,但没有更多的东西。
0 有用 穆 2024-07-17 08:35:55 上海
“我应该对此保留了一段美好的记忆吧?但应该相信不是这样,此事我不能称之为记忆,这应该是某种永远在场的东西,我每时每刻都可以参考的东西,而且它没有受到时间的侵害。”
0 有用 落阡 2024-07-21 22:28:49 北京
看了三本潘热以后感觉最喜欢这一本。冷静的语言隐藏着对流动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深思,极致的冷酷也是极致的温柔。也好喜欢看他们吃饭啊(法国菜真的太有东西了,写得也很有食欲)。“午饭钟是我的整个童年,我们要让它尽可能长时间地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