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警惕教育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周国平、檀传宝、李政涛、刘铁芳众多教育名家推荐。
《教育的细节》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道出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
作者简介 · · · · · ·
朱永通,福建东山岛人,现居厦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教师月刊》首席记者、编辑。独立教育研究者,教师阅读推广人。已出版教育专访集《做幸福的好教师》。曾应邀赴全国各地教育机构、中小学及幼儿园做教育专题讲座。
目录 · · · · · ·
005 序二 自明的火种/张文质
009 序三 细节里藏卓见/陈心想
013 序四 先睹为快/陈大伟
活在观念里
003 时间镜子里的观念
· · · · · · (更多)
005 序二 自明的火种/张文质
009 序三 细节里藏卓见/陈心想
013 序四 先睹为快/陈大伟
活在观念里
003 时间镜子里的观念
008 养在不同水土里的观念
012 始于每一个人的观念
016 平等观念在哪儿
021 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
030 你有传播意识吗
守住教育的重心
037 减负,减出幸福来了吗
048 头发上的教育学
056 杜郎口的“生意经”与“朱砂丸”
066 守住教育的重心
070 教育的节奏
075 你有课程风险意识吗
一厘米之变
081 润泽的座位
089 有生命的道具
095 一厘米之变
100 拒绝声,多么美
108 柔美的教育
113 自迟到看教育文化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119 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儿去了
124 “好教师”能有多坏
129 你是一个会管学生的好教师吗?
134 怎么和孩子说话
140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147 日常的教育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155 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
169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177 活的范本
182 教育的细节
188 什么是好的教育
192 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
197 附录 关于本书的部分评论
215 后记 一本书的重量
· · · · · · (收起)
喜欢读"教育的细节 大夏书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教育的细节 大夏书系"的人也喜欢 · · · · · ·
教育的细节 大夏书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评《教育的细节 大夏书系》
> 更多书评 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忘了在哪篇推文看过这样一个观点,孩童的成长是认识自然,青年人是认识自我。我想,既然成长是过程,是发展的,不管从认识自然开始还是从认识自我开始,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解释自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如何看待热点问题也好,如何看待自我也好,正如书里说的,人的每个生命阶段,你都会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思考的过程,去解释的过程都意味着自我如何去接受这样的世界。
2020-05-05 18:25:22
-
人是观念的作品……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着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段话让我想起,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不少各式各样的父母。班里有这么一个调皮的孩子,叫做小刘吧。非常调皮,作业乱七八糟,衣服皱皱巴巴,上课不听课,下课追逐打闹。联系过好几次家长,却总是在几句以后无疾而终。终于有一次因为孩子一次小打闹,把孩子妈...
2020-04-25 16:08:36
人是观念的作品……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着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段话让我想起,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不少各式各样的父母。班里有这么一个调皮的孩子,叫做小刘吧。非常调皮,作业乱七八糟,衣服皱皱巴巴,上课不听课,下课追逐打闹。联系过好几次家长,却总是在几句以后无疾而终。终于有一次因为孩子一次小打闹,把孩子妈妈找到了学校。妈妈还带着妹妹,眼神里是非常诚恳,甚至带着一些准备好被老师批评一顿的准备。见此,我简单的概述了孩子事情的经过后,开始安慰妈妈,果不其然的,妈妈开始说自己也知道小刘很不听话的,非常难管,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老师同学家长找过。我说其实不会的,孩子还是很善良的,好几次他看到同学的水瓶掉了都会主动的帮同学捡起来,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扔掉,是个好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得到肯定,家长也会对孩子建立起信心。
可以说,一开始不责怪,先聊情感再讲问题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其实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回应 2020-04-25 16:08:36
-
忘了在哪篇推文看过这样一个观点,孩童的成长是认识自然,青年人是认识自我。我想,既然成长是过程,是发展的,不管从认识自然开始还是从认识自我开始,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解释自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如何看待热点问题也好,如何看待自我也好,正如书里说的,人的每个生命阶段,你都会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思考的过程,去解释的过程都意味着自我如何去接受这样的世界。
2020-05-05 18:25:22
-
人是观念的作品……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着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段话让我想起,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不少各式各样的父母。班里有这么一个调皮的孩子,叫做小刘吧。非常调皮,作业乱七八糟,衣服皱皱巴巴,上课不听课,下课追逐打闹。联系过好几次家长,却总是在几句以后无疾而终。终于有一次因为孩子一次小打闹,把孩子妈...
2020-04-25 16:08:36
人是观念的作品……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着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段话让我想起,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不少各式各样的父母。班里有这么一个调皮的孩子,叫做小刘吧。非常调皮,作业乱七八糟,衣服皱皱巴巴,上课不听课,下课追逐打闹。联系过好几次家长,却总是在几句以后无疾而终。终于有一次因为孩子一次小打闹,把孩子妈妈找到了学校。妈妈还带着妹妹,眼神里是非常诚恳,甚至带着一些准备好被老师批评一顿的准备。见此,我简单的概述了孩子事情的经过后,开始安慰妈妈,果不其然的,妈妈开始说自己也知道小刘很不听话的,非常难管,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老师同学家长找过。我说其实不会的,孩子还是很善良的,好几次他看到同学的水瓶掉了都会主动的帮同学捡起来,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扔掉,是个好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得到肯定,家长也会对孩子建立起信心。
可以说,一开始不责怪,先聊情感再讲问题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其实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回应 2020-04-25 16:08:36
-
忘了在哪篇推文看过这样一个观点,孩童的成长是认识自然,青年人是认识自我。我想,既然成长是过程,是发展的,不管从认识自然开始还是从认识自我开始,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解释自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如何看待热点问题也好,如何看待自我也好,正如书里说的,人的每个生命阶段,你都会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思考的过程,去解释的过程都意味着自我如何去接受这样的世界。
2020-05-05 18:25:22
-
人是观念的作品……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着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段话让我想起,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不少各式各样的父母。班里有这么一个调皮的孩子,叫做小刘吧。非常调皮,作业乱七八糟,衣服皱皱巴巴,上课不听课,下课追逐打闹。联系过好几次家长,却总是在几句以后无疾而终。终于有一次因为孩子一次小打闹,把孩子妈...
2020-04-25 16:08:36
人是观念的作品……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着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段话让我想起,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不少各式各样的父母。班里有这么一个调皮的孩子,叫做小刘吧。非常调皮,作业乱七八糟,衣服皱皱巴巴,上课不听课,下课追逐打闹。联系过好几次家长,却总是在几句以后无疾而终。终于有一次因为孩子一次小打闹,把孩子妈妈找到了学校。妈妈还带着妹妹,眼神里是非常诚恳,甚至带着一些准备好被老师批评一顿的准备。见此,我简单的概述了孩子事情的经过后,开始安慰妈妈,果不其然的,妈妈开始说自己也知道小刘很不听话的,非常难管,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老师同学家长找过。我说其实不会的,孩子还是很善良的,好几次他看到同学的水瓶掉了都会主动的帮同学捡起来,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扔掉,是个好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得到肯定,家长也会对孩子建立起信心。
可以说,一开始不责怪,先聊情感再讲问题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其实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回应 2020-04-25 16:08:36
0 有用 sparkX 2021-02-08 19:56:15
对各种教育乱象的批评比较到位,对教育从业者现状的理解也比较中肯。在正面例子方面,亲见亲闻的那些比引用的教育案例论文要具有说服力得多。看的时候在想那些逼出来的案例论文必须要导向一个特别理想的结局,哪那么容易呢,和其他复杂事物一样,教育没有现成绝对有效的答案。 另外,教育专著什么时候好好讲讲孩子呢,也要让更多教育者更清醒地认识孩子呀。
0 有用 Flowery 2021-12-29 10:38:38
细节注入用心才铸成教育吧
3 有用 大板栗 2018-08-18 07:52:59
学校发了那么多的书,很多关于教育的书都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实践的意义。但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却找到了很多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建议。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的细节,提醒着自己如何当一名教师。
0 有用 陆雪梵 2021-02-01 21:23:55
观念在细节里,教育在实践里。关注个人,关注情境,“一厘米”的主动,学生的未来即现在。
0 有用 北小熊 2017-09-20 13:25:48
暑假学校必读书,两个多小时阅毕。朱老师的情感丰富而细腻,看他观察女儿成长过程得到的那些感悟,满满的智者父爱。涉及到教育大问题时,他的思想态度也特别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变迁。并不总是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滔滔不绝,而是切实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之。
0 有用 落音吹羽 2022-06-24 22:51:04
理念不错,但里面所举的许多例子都有些过时~~借鉴意义不大。
0 有用 十区噩梦君莫笑 2022-03-26 00:01:47
2022年第八本书,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语言朴实,内容深刻,没有大道理但全都是细节。虽然里边有些观点我不是很认同,但讲到的一厘米之变不光用在教育上也用在做人做事上,再次叫醒了懒散的我。很感激读到这本书。
0 有用 栒 2022-03-17 12:04:39
细节是发自内心的爱心
0 有用 许明澈 2022-03-06 07:37:40
作者对于教育的思考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大局观方面让我更能看清当今社会教育积重难返的原因和弊端在哪里。建议作为教育行业的人人必读书。
0 有用 跑跑向明天 2021-12-29 19:56:18
有点过于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