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原作名: The Future of Life
译者: 杨玉龄
出版年: 2021-5
页数: 276
定价: 5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55383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我深信我们会做出明智的抉择。一个能拟想到上帝且向往太空殖民的地球文明,一定也想得出办法来保护这个星球的完整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缤纷生命。
——爱德华·威尔逊
“伊甸园由人进驻后,就变成了一座屠宰场。”本书中,文采斐然的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将用真挚动人的文笔,讲述消无声息在世界各角落上演的物种灭绝故事,生命的多样性的富丽与骤然陨落构成鲜明对比。
美国南部海岸平原,象牙喙啄木鸟日渐凋零,归于静寂无声;哥斯达黎加的金蟾蜍,原是两栖类动物界的传奇,如今已消失了生存的踪迹;天性害羞、ZUI难繁育的苏门答腊犀牛,不知不觉在骤然衰减……甚至,许多珍稀动植物距离灭绝仅需100个心跳。种种令人难过的细节,各式各样的物种消灭模式,无不说明正是人类的贪欲、无知与不经意,迫使着全球生物踏上ZUI后的毁灭之路。
被灭绝的本是可被拯救的,威尔逊对生命的未来并未...
【内容简介】
我深信我们会做出明智的抉择。一个能拟想到上帝且向往太空殖民的地球文明,一定也想得出办法来保护这个星球的完整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缤纷生命。
——爱德华·威尔逊
“伊甸园由人进驻后,就变成了一座屠宰场。”本书中,文采斐然的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将用真挚动人的文笔,讲述消无声息在世界各角落上演的物种灭绝故事,生命的多样性的富丽与骤然陨落构成鲜明对比。
美国南部海岸平原,象牙喙啄木鸟日渐凋零,归于静寂无声;哥斯达黎加的金蟾蜍,原是两栖类动物界的传奇,如今已消失了生存的踪迹;天性害羞、ZUI难繁育的苏门答腊犀牛,不知不觉在骤然衰减……甚至,许多珍稀动植物距离灭绝仅需100个心跳。种种令人难过的细节,各式各样的物种消灭模式,无不说明正是人类的贪欲、无知与不经意,迫使着全球生物踏上ZUI后的毁灭之路。
被灭绝的本是可被拯救的,威尔逊对生命的未来并未绝望。他坚信人类对自然的生命之爱,列举大量政府、民间组织与科技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勾勒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他以对生命的真挚热爱与JI大敬意,完成这部面向大众的科普名作,出版后赢得公众与学术界的一片赞誉,NATURE杂志更是辟专栏倾情推荐,国际影响深远。
/////////////////////////
【编辑推荐】
1. “最后的博物学家”、生物多样性之父、两度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威尔逊,深情讲述全球各角落的物种灭绝的故事,用丰富的细节和鲜活的案例展示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2.一封给梭罗的信,写出我们时代的《瓦尔登登湖》。威尔逊跨时空与梭罗对话,将深厚的生命之爱娓娓道出,充满了浪漫与哲思。
3融合爱德华·威尔逊30多年环保实践经验,结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提供大量环保与经济并重的成功案例与具体设想,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生境。对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环保意识的增进具有很大启发。
4.上佳译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经典作品,获得国内外果多个奖项,赞誉不断。获第二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金签奖,DISCOVER杂志年度好书;amazon网站编辑评鉴年度好书;英国年度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NATURE杂志辟专栏倾情推荐,获自然世界年度图书奖。潘文石、刘华杰、郑也夫赞誉推荐。
生命的未来的创作者
· · · · · ·
-
爱德华·威尔逊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蚂蚁研究权威,世界上ZUI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选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世纪人物”。目前担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荣誉馆长。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美国学界与民众的大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他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他非常擅长著述,是极具文采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社会生物学》《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蚂蚁研究权威,世界上ZUI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选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世纪人物”。目前担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荣誉馆长。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美国学界与民众的大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他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他非常擅长著述,是极具文采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社会生物学》《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等。
目录 · · · · · ·
对于居住在瓦尔登湖畔的你来说,野鸽子的晨间哀歌,青
蛙划破黎明水面的呱呱声,就是挽救这片大地的真正理由。
第一章 绝 境 // 019
蓝色的海洋,看起来一片清澈,不时有鱼儿和无脊椎动物
在水中来回游动。但事实上,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我
· · · · · · (更多)
对于居住在瓦尔登湖畔的你来说,野鸽子的晨间哀歌,青
蛙划破黎明水面的呱呱声,就是挽救这片大地的真正理由。
第一章 绝 境 // 019
蓝色的海洋,看起来一片清澈,不时有鱼儿和无脊椎动物
在水中来回游动。但事实上,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我
们肉眼看到的生物,只不过是生物量金字塔顶端的一小点。
第二章 瓶 颈 // 041
生物圈创造了每分钟都在更新的世界,而且保持在一种独
特的物质失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类完全被束缚住。
我们不论朝哪个方向改动,都会让环境背离这首巧妙的生
物舞曲。
第三章 大自然的极限 // 063
如果说,单一物种的灭绝是狙击手的神来一击,那么,摧毁一处含有
多种独特生物的栖息地,无异于对大自然宣战。
第四章 地球杀手 // 103
当地傈僳族猎人描述,他们是如何一头头地追猎苏门答腊犀牛,直到
一头也不剩。猎人说“都没了,已经好多年没看到半头犀牛了。”
第五章 生物圈值多少 // 129
所有生物体内都会进化出身体需要的化学物质,用来抗癌、杀死寄生
虫,或击退天敌。我们已经学会去参考,编成我们自己的药典。如今,
抗生素、麻醉剂、止痛药、抗癌药物……全都任我们使用,而这些都
源自野生的生物多样性。
第六章 生命之爱 // 159
常常出现在我们脚边,我们不屑一顾的昆虫或杂草,都是独一无二的
生命体。它有自己的名字,有长达百万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也自有一
席之地。
第七章 解决之道 // 181
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未来的进展,也就是人类要不要接受此项交易,全
看世间的三根文明支柱是否能相互合作,这三根支柱分别是:政府、
民间组织以及科学与技术。
注 释 // 226
名词解释 // 266
致 谢 // 27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我人生中,有个难忘时刻发生在1994年一个5月的黄昏,地点是辛辛那提动物园展示区后面的房间,在那儿,我走向一头4岁大、名叫“艾美”的苏门答腊犀牛,凝望了一会儿它那悲惨的脸,然后用手轻轻抚平它侧腹上的毛发。它没有任何反应,除了眨一下眼。这就是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不过,不管怎样,我终于遇见现实生活中的麒麟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考古学上物种灭绝的惨痛历史,给了我们以下几个教训: · 所谓高贵的野蛮人,从来就不存在。 · 伊甸园由人进驻后,就变成了一座屠宰场。 · 人们一旦找到了天堂,就注定了天堂将会失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生命的未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生命的未来"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命的未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生命的未来》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以一封给梭罗的书信作为序言开篇。在这篇无法寄达的长信中,作者洋溢着对梭罗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众所周知,梭罗是一位特立独行并富有自然主义情节的人。他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他在美国波士顿西北方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过着自耕自食、简朴自然的生活,并写下... (展开)
当代“道统”——环保之书

《生命的未来》,你我共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考古学上物种灭绝的惨痛历史,给了我们一下几个教训:所谓高贵的野蛮人,从来就不存在;伊甸园由人进驻后,就变成了一座屠宰场;人们一旦找到了天堂,就注定了天堂将会失去。 爱德华·威尔逊先生的《生命的未来》一书以书信形式对话梭罗开始,向读者娓娓道来生命运转的基本规律... (展开)
生命的未来,从当下推演

造成物种灭绝速率显著增加的祸首,正是“人类”这一超级危险的物种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Abacus (2003)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0分 25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8.3分 28人读过
-
Vintage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自然 (举钟人)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新思新书 (新思文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生命的未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骑士的蒙太奇 2017-08-28 02:01:28
另一个层面的严谨,论证到了人为什么热爱自然和解决方案。开篇给梭罗的信很精彩。
3 有用 vivida 2017-04-18 01:43:49
卷首威尔逊写给梭罗的信本身即可与《瓦尔登湖》并列经典。如此有理有据却又饱含热情的叙述和论证,令人击节。而他没有止步于理论,还提出切实的建议,更为可贵。
1 有用 麦麦 2016-12-09 09:49:24
第112页的注释编号应该是92,它写成82了
22 有用 沉默的导航 2016-06-09 08:40:35
算了一下经济账,目前免费使用大自然环境的成本大约为每年33万亿。
1 有用 null 2019-06-07 14:50:08
老生常谈,乏善可陈,不过我写了个故事:https://dwz.cn/fjV84e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