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Anil's Ghost
译者: 陶立夏
出版年: 2016-5
页数: 288
定价: 5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迈克尔·翁达杰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14085
内容简介 · · · · · ·
《英国病人》作者、布克奖得主迈克尔・翁达杰最具力量的小说
关于战争,关于爱,关于亲情,关于身份,关于未知的敌人,也关于对尘封过往的探索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桐山环太平洋文学奖、吉尔奖、美第奇奖获奖作品
人气作家、《夜航西飞》译者陶立夏 倾情翻译
《安尼尔的鬼魂》是翁达杰唯一一本以斯里兰卡内乱为背景的小说。一个数百年来浸淫于温和的佛教传统的国家,一夜之间因残酷的内战和种族主义,被血腥的宗派势力瓜分、屠戮。
受国际人权组织委托的法医学专家安尼尔回到故土斯里兰卡,试图调查在内战的骚乱中无辜平民的伤亡状况。一具被故意转移到自然保护区的骸骨“水手”成为她揭开残暴战争真相的契机。
在与政府指派的考古学家塞拉斯一同探究 “水手” 的身份和死因过程中除了战争那无处不在的阴影和血迹,她也逐渐接触到战争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撕裂的伤口。
安尼尔必须背负自己、塞拉斯、塞拉斯的弟弟...
《英国病人》作者、布克奖得主迈克尔・翁达杰最具力量的小说
关于战争,关于爱,关于亲情,关于身份,关于未知的敌人,也关于对尘封过往的探索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桐山环太平洋文学奖、吉尔奖、美第奇奖获奖作品
人气作家、《夜航西飞》译者陶立夏 倾情翻译
《安尼尔的鬼魂》是翁达杰唯一一本以斯里兰卡内乱为背景的小说。一个数百年来浸淫于温和的佛教传统的国家,一夜之间因残酷的内战和种族主义,被血腥的宗派势力瓜分、屠戮。
受国际人权组织委托的法医学专家安尼尔回到故土斯里兰卡,试图调查在内战的骚乱中无辜平民的伤亡状况。一具被故意转移到自然保护区的骸骨“水手”成为她揭开残暴战争真相的契机。
在与政府指派的考古学家塞拉斯一同探究 “水手” 的身份和死因过程中除了战争那无处不在的阴影和血迹,她也逐渐接触到战争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撕裂的伤口。
安尼尔必须背负自己、塞拉斯、塞拉斯的弟弟迦米尼、为佛像点睛的安南达深藏的秘密与悲恸。
翁达杰怀揣着对故土悲剧的隐秘伤痛,花费多年进行历史资料收集,甚至涉猎了书中相关的考古、法医学的研究,让小说叙事达到精湛的完美和准确。作家延续了他的诗意风格和片断式叙事结构,在对主人公的记忆和运命的层层揭露中,寄托了对故土失序的正义和荒芜心灵图景的哀伤与慰藉。
媒体推荐:
翁达杰的非凡成就在于,他似有魔法般地让故国的血腥栩栩如生……正如他在《英国病人》中展示的那样,翁达杰先生能以激烈而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苦痛与诱惑揉合。
——《纽约时报》
在翁达杰的作品里,可以预见的边界都是可疑的:诗歌,抑或散文?事实,还是虚构?真实,想象?他在记忆、历史、梦境和想象交汇之处写作。
——《纽约书评》
在《安尼尔的鬼魂》中,翁达杰的视角最惊人的地方在于那可怕的孤绝:没有一个男人和女人置身于集体中,所有的人都被描述成或全然、或彻底的孤身一人,对他们的同伴封闭自身,不管他们如何试图冲破相互之间的障碍。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都沉迷于这种障碍本身。
——《卫报》
甚至在他揭开真相时,翁达杰仍欲说还休;他通过主人公们孤注一掷且充满激情的行为呈现他们的动机;更重要的,借由那些蚀刻在优美风景和残暴人性的背景中的个体故事,他呈现了一个人、一个国家及其历史的本质。
——《出版人周刊》
作者简介 · · · · · ·
迈克尔•翁达杰,加拿大小说家、诗人。他一九四三年出生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十一岁时随母亲移居英国,十九岁移居加拿大,加入加拿大国籍。先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皇后大学,曾长期在约克大学教授英语文学。
自一九六二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以来,迈克尔•翁达杰已经出版六部长篇小说、童年回忆录《世代相传》、多部诗集、剧本、文学评论集。他也积极参与加拿大独立出版社马车房出版社的诗歌编辑工作。他于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小说《英国病人》荣获布克奖,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二〇〇〇年出版的小说《安尼尔的鬼魂》获加拿大吉勒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法国美第奇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二〇〇七年出版的小说《遥望》又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迈克尔•翁达杰和同为作家的妻子琳达•斯伯丁住在多伦多。
译者简介:
陶立夏,作家、翻译、摄影师。已出版《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岛屿来信》,译著《夜航西飞》《一...
迈克尔•翁达杰,加拿大小说家、诗人。他一九四三年出生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十一岁时随母亲移居英国,十九岁移居加拿大,加入加拿大国籍。先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皇后大学,曾长期在约克大学教授英语文学。
自一九六二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以来,迈克尔•翁达杰已经出版六部长篇小说、童年回忆录《世代相传》、多部诗集、剧本、文学评论集。他也积极参与加拿大独立出版社马车房出版社的诗歌编辑工作。他于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小说《英国病人》荣获布克奖,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二〇〇〇年出版的小说《安尼尔的鬼魂》获加拿大吉勒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法国美第奇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二〇〇七年出版的小说《遥望》又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迈克尔•翁达杰和同为作家的妻子琳达•斯伯丁住在多伦多。
译者简介:
陶立夏,作家、翻译、摄影师。已出版《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岛屿来信》,译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等。
目录 · · · · · ·
塞拉斯 003
密林里的修行者 067
兄弟 099
安南达 139
老鼠 181
心跳之间 203
命运之轮 235
在远方 263
致谢 273
无明最苦(代译后记) 27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即使是當時,也沒有什麼是可以讓人篤定相信的。我們從未真正擁有過真相,就算你用骨頭也找不到著。” “我們用骨頭來探索真相,‘有了真相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我相信這句話。”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時候,真相有時候只是片面之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8页 -
她站在井邊褪去衣物,解下手錶,身上只罩著一件薄紗:然後將水桶投進井裡,深處傳來一陣濺水聲,桶子沈入水中灌滿之後,她一拽繩子,將桶子拉了上來。她將一整桶水往身體淋下,冰涼的井水讓她的精神一下子抖擻起來;她再次將木桶擲入井中,這回她從頭上淋下,水花紛紛灑落在髮梢、肩頭,濕透了薄布緊裹著身、腿。她當下領悟了為何井會被奉為神聖的象徵,它同時融合了樸素與奢華。她寧可捨棄她所擁有的每一只耳環,只求換取在井邊的半個時辰。她一再重複相同的儀式。沐浴結束後,她脫去濕透的衣物,裸身面向習習晚風、落日餘暉站立了一會兒,然後圍上乾爽的紗龍,彎下腰將頭髮甩乾。 不曉得過了多久,她從椅子上醒來坐定,她聽到陣陣水花濺地的聲響,回頭看見帕利帕拿站在井邊,女孩正將一桶水淋下他裸露的軀體。他面朝著安霓尤的方向,毫無遮掩。他瘦極了,像是某種已經絕跡的遠古生物,幾近某種意念。菈瑪不斷地從他頭頂澆下一桶又一桶的水,他們不斷晃動身子,吃吃笑個不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安尼尔的鬼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安尼尔的鬼魂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安尼尔的鬼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7 条 )
> 更多书评 57篇
-
这是一条评论。 我当时读到也有点疑惑,反复看了几次,作为一个切除了扁桃体的人,非常深刻地记得它是在喉咙里。但是随后我就忘记了。扫眼看到这条评论,于是百度了一下。 贴出来是觉得人们在发出疑惑之前,自己可以先付出一点努力去寻找答案,如果要提出批评,更加要谨慎。否则就是轻率的。而且那种方式的措辞(因为一个词,几乎要否定一本书),给人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狂刷存在感的感觉。就像你看到一棵树,吃了一个它的果子... (24回应)
2016-09-05 15:06 1人喜欢
这是一条评论。
我当时读到也有点疑惑,反复看了几次,作为一个切除了扁桃体的人,非常深刻地记得它是在喉咙里。但是随后我就忘记了。扫眼看到这条评论,于是百度了一下。
贴出来是觉得人们在发出疑惑之前,自己可以先付出一点努力去寻找答案,如果要提出批评,更加要谨慎。否则就是轻率的。而且那种方式的措辞(因为一个词,几乎要否定一本书),给人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狂刷存在感的感觉。就像你看到一棵树,吃了一个它的果子,味道居然不是你以为的苹果味道,就责怪这棵树不行。实际上呢,它不过是你不曾见识过的另一种苹果树。也算引以为戒吧,因为轻易的点赞和轻易的指责,都不是有建设性的可取的态度。
24回应 2016-09-05 15:06
-
安尼尔记起这座被她抛诸脑后的城市里十九世纪的气息。“复制路”上卖明虾的商贩向往来行人兜售他们的货品,科伦坡七区的房子刷成一丝不苟的纯白色。这里是旧富豪与新权贵居住的地方。“天堂居……科伦坡七……”为晚宴盛装的时候,她父亲会一边用《脸贴脸》的调子唱着,一边让安尼尔为他的衬衫袖子别上袖扣。他们之间总有这种悄然的默契。 她也知道,无论从舞会、其他约会或是急诊手术回来时有多晚,第二天他都会开车送她去参加...
2016-06-02 11:39
安尼尔记起这座被她抛诸脑后的城市里十九世纪的气息。“复制路”上卖明虾的商贩向往来行人兜售他们的货品,科伦坡七区的房子刷成一丝不苟的纯白色。这里是旧富豪与新权贵居住的地方。“天堂居……科伦坡七……”为晚宴盛装的时候,她父亲会一边用《脸贴脸》的调子唱着,一边让安尼尔为他的衬衫袖子别上袖扣。他们之间总有这种悄然的默契。 她也知道,无论从舞会、其他约会或是急诊手术回来时有多晚,第二天他都会开车送她去参加游泳训练,穿过空荡荡的街道前往“水獭俱乐部”。回程中他们会停在小摊前来碗牛奶、吃些甜面饼,每只甜面饼都裹在一张张亮闪闪的英文杂志页里。 即便在雨季,清晨六点她也会跑下车穿过暴雨,跳入雨迹斑斑的池水,拼尽全力游上一个钟头。只有十个女孩和一个教练。雨声嘈杂,敲打着铁皮车顶和坚硬水面,落在搅动池水的游泳者紧绷的橡胶泳帽上,他们调头,再次浮出水面,寥寥可数的家长则读着《每日新闻》。孩提时代,她所有的努力与精力似乎都集中在早晨七点半之前。在西方生活时她保持着这个习惯,去医学院上课之前先学习两到三个小时。从某种角度来看,后来她对发掘真相穷追不舍的痴迷与那个水下世界相似,当她循着剧烈运动的节奏畅游时,如同窥向时间深处。
回应 2016-06-02 11:39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Alfred A. Knopf (2000)9.2分 32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8.2分 215人读过
-
Vintage (2001)8.7分 15人读过
-
大塊文化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安尼尔的鬼魂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amon 2016-06-24
非常喜欢的一本小说。作者翁达杰以《英国病人》而闻名,他的文字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细节和令人惊讶的知识结构——这些细节和知识建构起一个真实而广阔的世界,令书页有如银盐相纸般在读者面前渐渐显像。而他最令我着迷的是,一个人拥有如此多关于世界的知识,却仍愿意耐心探究人的内心。
7 有用 Lily Legacy 2016-05-30
翁达杰的小说为电影而生:在人际交往中陷入孤绝的人物、电影情节中才有的对话。当然,还有如诗一般的语言。阅读时,你仿佛能看到电影场景和一帧帧影像切换而过。这就是翁达杰讲故事的方式。
5 有用 drunkard 2016-06-04
20160604。作者题记里写「今日,斯里兰卡的战争仍在以另一种方式上演」。真相不明的死亡,何尝不是我们的现状?最喜欢迦米尼,他身上有很多让我共鸣和认同的地方。无论是从小说结构、诗意语言、作品深度还是翻译来讲,都是一部杰作。我会去斯里兰卡看一看的,alone。
5 有用 Hey Juju 2016-05-24
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像很支离破碎的拼贴
11 有用 cellocello 2016-05-30
翁达杰的杰作。
0 有用 不是凯西 2021-03-02
花了很久一点点看完的 每次看的时候还要往前读十几页回忆一下剧情 好dense 好美丽;“它们飞越层层热浪。体内如此微小的心脏猛烈而迅疾地跳动,赛丽莎正是这样死去的——在失去她的无尽虚空之中,他为她的死编排了这样一个故事。一颗小巧而无畏的心,穿行在她曾挚爱的高空与惧怕的黑暗之中。”
0 有用 4stranger 2021-02-11
克制优美的文笔, 故事是黑暗的, 最后会有光。这个世界总归还是有光亮的吧。
0 有用 村上呆猫 2021-02-06
我惊奇地发现我喜欢文笔却难以共情角色,所有人的呓语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大脑的分裂(写小说的人本来就应该分裂成一个team,但我希望个个不同、惟妙惟肖)。更让我惊奇的是译者的后记却比正文更有感染力——以及,既然是“阿难”,既然是佛教国家,就不要翻译成安南达好吗……
0 有用 MOON牟霜 2021-02-05
读的断断续续,快快慢慢,跟多词句来不及推敲就略过。关于政治,战争,各方势力深奥的我太难懂了
0 有用 mio 2021-02-02
没看原文,初读觉得尚可,但杏仁核怎么会翻成扁桃体,这让人有点怀疑译者的翻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