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书评 (30)

月兔子 2018-06-23 11:25:43

关于标题《乌合之众》

群体的智慧只能是愚蠢的。 但是the crowed翻译乌合之众真的恰当吗?汉语中的乌合之众: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百度百科)。而群体并不是简单的数量聚集,群体意识替代个人意识的情况下,群体受愚蠢的感性主导,群体行为却具有目标的高度...  (展开)
巴拉巴拉 2016-02-16 15:58:58

不一样的“乌合之众”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7年前,百无聊赖之中打开了一个同学拷给我的电子书文件夹,《小王子》《爱的艺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书都在这个文件夹中,而我偏偏点开了《乌合之众》。 电子书的排版很老旧、也很不好读,但是依旧掩盖不了这本书对我的致命吸引力,废寝忘食般地...  (展开)
Ray 2023-10-02 14:21:54

乌合之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国大革命影响巨大,引发了无数思考,催生了不少思想家和著作,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从群体心理学的视角对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群体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勒庞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他的书中是可以明显感受到马尔基雅维利的深刻影响的,他把什么是群体,群...  (展开)
豆友Afz9w7enTA 2022-11-22 02:23:12

上海译文出版的译者认为这个译者和别人相互抄袭,其实,那个译者的英文名就叫frank,网上很多他的小号一个叫frank一个叫学海无涯的,学海无涯的主页里面给所有乌合之众的翻译版本都是差评谩骂,唯独给自己所有的译本好评,“太棒了”“无可挑剔”“强烈推荐”等等自己推荐自己还诋毁其他译者(图片在长评里都有),大家不要上当了

上海译文出版的译者认为这个译者和别人相互抄袭,其实,那个译者的英文名就叫frank,网上很多他的小号一个叫frank一个叫学海无涯的,学海无涯的主页里面给所有乌合之众的翻译版本都是差评谩骂,唯独给自己所有的译本好评,“太棒了”“无可挑剔”“强烈推荐”等等自己推荐自己...  (展开)
我不晓得 2020-04-04 16:37:53

乌合群体

乌合之众顾名思义就是指群体,这个定义在看完这本书后,觉得有了新的理解:无意识而形成的群体。这类群体的出现不由得想起网络暴力、选民们的投票、社会媒体的舆论等等。涉及其中的种种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大都不是特别好的。 深思后,纵然有些事情历史总会重演的。群体还是很受...  (展开)
蓝。 2020-03-29 18:06:31

这是一本让人不爽的书,你也上当了吗?

《乌合之众》,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当我刚开始对人文社科类图书感兴趣的时候就看到过这本书的推荐,并在豆瓣标为了“想读”。本以为是如《少有人走的路》《爱的艺术》等书一般的经典之作,近来开始读时真是大惊失色。 应当指出的是,群体的一些特点,比如冲动、不理性、不关...  (展开)
Russell 2020-02-07 19:08:49

对于当下舆论热潮的想法——《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传染的威力非常大,它不但能迫使个人接受某些观点,甚至能让个体接受一些情感模式。” 在动笔之前,很想说几句题外话。就在今天凌晨,最早通报疫情发生的李文亮医生,因为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紧接着,各大媒体纷纷站出来,开始为李文亮医生哀悼,为李医生可歌可泣的精神而吹响...  (展开)
问津 2019-09-03 15:55:04

《乌合之众》:到底谁是野蛮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百多年前,勒庞对法国大革命的审视和反思,以及他对大众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时至今日仍有启发性意义。但是,少论证,多论断的文章,使我怀疑他的经验主义立场。片面、激进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观点,使勒庞的文化保守倾向尤为明显。 仅举几例。如,第一卷第二章...  (展开)
阿烧的枕边手记 2018-07-01 04:47:58

报刊的发展,以及乌合之众的自我救赎

花了一天时间看完乌合之众,大部分是以学习的目的阅读,当然也有一部分的观点已经和现代社会相异,因此标了出来。 等到全书看完一遍,重新审阅这一段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的评论有些不妥。 现代媒体的发展,是在中心和群众的拉扯下前进的,其本质仍旧是总体和个体对权利的争夺...  (展开)
浅仁 2016-12-16 23:22:09

看完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给别人洗脑

怎样的人适合读这本书? 一, 星盘里10宫或11宫特质比较重的人,管理者的身份,公司的中高层,或者你有志于以后成为管理者。 如果你想更聪明的驾驭下属或群体,如果你想更好的实施管理行为,如果你想做更优秀的管理者,那么请你花一点时间看看这本书。 只有当你知道群体的想...  (展开)
木子李 2022-11-10 23:45:05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20221110

本文作者是古斯塔夫 勒庞,本文主要是希望对群体的各种特征加以解释说明。 第一卷 群体心理 作者认为思想的转变通常有两种原因:①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②现代科学工业的新发现。他指出,当处于群体中,个体自觉个性的小事以及思想和情感迈向不同的方向,只需要某些刺...  (展开)
帆帆的可耐橙子 2022-09-17 22:16:14

二次阅读之感

第二次阅读,前面篇章读出了作者对群体的鄙视感,和自己作为贵族的优越感……但是读到后面,有些观点放置现在,也是有种被作者神预言之感,所以还是值得阅读……但是书里的观点也是不断不断被重复,写来写去作者观点就这么多,就是这样,所以是否就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用重复...  (展开)
芳樽里的歌 2021-11-13 15:07:10

人类:一种自以为是的动物群体

在我看来,《乌合之众》能够算得上是一本好书。尽管受限于种种因素,书中有一些言辞很是有失偏颇,甚至在今天的观点看来根本就是错误的,但瑕不掩瑜,书中所描述的有关群体心理的内容,确实也能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我带着有关这场疫情的新鲜的记忆翻...  (展开)
【乐于悦读】 2021-01-26 10:54:50

领袖何来

《乌合之众》 在勒庞的笔下无论有多高的智商在组成群体的一刻人们都变成了没有理智、没有推理能力,只崇尚暴力革命的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都盲目地崇拜领袖,因为他们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蛊惑人心,并许之以美好的必将在未来实现的理想。 领袖之所以成为领袖是因为他们具有极高的...  (展开)
大饼小饼 2020-10-18 23:50:56

活得清醒的人才最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概括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导语:1.我们即将步入群体的时代,因此认识群体心理有其必要性;2.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现代科学和工业的新发现都会促成人类思想转变。 一、群体心理:1.群体无责任意识、易受暗示、情感具有传染性;2.群体常进行无意识行为、行为不受利益...  (展开)
学习写日记吧 2020-01-15 06:03:35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言:群体中只有累积的愚蠢的智慧。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群体独有的因素: 1.个体在群体中,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消失,便会为所欲为; 2.群体具有传染性; 3.个体在群体中更容易接受暗示。 群里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感情更冲动易变,易受暗示和轻信,更夸大与简单化,更保守。...  (展开)
两个句号一段话 2019-12-11 17:03:50

略看《乌合之众》有感

也许是我对这类型的书不感兴趣,我一开头时还兴致勃勃的拿着笔记下书中内容,并在旁写下自己一些感想。到后来,越看心里面越觉得奇怪,看书的速度不禁加快了起来,甚至一目十行,有点走马观花。最后记下的就是大概几点,群体的无意识以及它的传染性,群体所需要的是领导而非思...  (展开)
不吃青椒 2019-10-29 22:28:31

革命与群体性事件

1894年,古斯塔夫开始着手整理他对集体心理的一些想法和感悟,这本书就是其中一本,结构上,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群体的心理、群体的观点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不是一本完全学术的书,一些论断比较有作者本人的主观倾向性。 整本读下来,给了我两个思考的方向 1、关...  (展开)
palmtree 2019-09-17 17:17:22

群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群体的概念停留在“人多力量大"这个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俗话。群体力量之大,可以挑动政治革命、社会变革、文化革新。但在这力量大的事实背后,又是群体的盲目性或是无意识性,以致在历史上发生多次人类之间的大屠杀,而那些违背人伦道德的个体,或是盲目地...  (展开)
Changer 2019-07-28 22:14:48

《乌合之众》随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古斯塔夫·勒庞 著 张倩倩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Changer 笔记 2019.06.30~2019.07.14 一直听闻《乌合之众》的盛名,花了两周时间慢读经典。整体来说,观点基本OK,但行文过程和逻辑推理略为琐碎。 全文细读后,能够回想起现今社会中的很多实例予以验...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0条)

订阅乌合之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