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过原书,再看看这个译本,翻译得挺流利的。这本书值得推广。
日本学界最早系统论述1931—1945年的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是一个整体这一观点的重要论著,围绕对英美协调主义逐步转向亚洲门罗主义这一路线之争的线索,提纲挈领地对日本十五年间,战争规模、涉及地域不断扩大的历史进行梳理。在保留了日本学者考证细密的优点同时,体现出很强的宏大叙事能力,并且对日本战争的各级主体责任予以深刻的反思,难能可贵。而书中对于日本方面诸多史料的披露与整理,对于习惯国内抗战叙事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与映照。在中国正式确认“十四年抗战”这一提法之际,来读这本史著,可谓恰逢其时。
法不责众,“一亿总忏悔”的结局只能是对作为帝国主义忠实信徒的日本民众行为和责任的置之不问。
言简意赅的一部日本视角的1931-1945战争史,虽然内容精练,但是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和剖析很公正和深刻,包括十五年战争的内在关联—满洲事变、分离华北、日中全面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存在的密切联系;侵略战争的根源—对英美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线路的矛盾;国家政体与侵略战争的关系—天皇立宪主义体制、国家权力结构的二重性如何影响战争走势;战争责任的思考—天皇和日本民众的责任该如何看待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江口先生在日本的史学界和政治环境下坚持真理、尊重事实非常不易和难得。本书翻译也很流畅。
言简意赅,了解二战期间日本的入门佳作。推荐。
2017.10.02
十五年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在日本为推行帝国主义国家利己主义而武力压制中国的恢复主权和民族解放要求。这场侵略的根源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存在着两面性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便是亚洲门罗主义扩张。但是由于依赖英美的现实没有改变,对英美协调的倾向也一再有所反映,因此扩张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斗争。
简要。
不愧为“史”。
作为简史,这书写的太完美了。
读毕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让我认识到不只是应该关注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还应该关注日本民众的战争责任。无意识不代表无罪过。
“远东国际审判很不彻底,特别是对那个对十五年战争负有最大责任的人物根本置之未问” 裕仁老狗,说的就是你
抗战七十八周年胜利日读毕。日本左翼史家写的简明讲义,严厉批判了日本的民族优越论、天皇无责论和国民普遍的受害者心态,并非戴锦华所鄙视的“左翼学者”。近代日本是一个具有两面性(亚洲门罗主义和协调英美主义是日本统治阶级内部最主要的矛盾)的天皇制帝国主义国家,每一次侵略得逞的背后都有英美帝国主义的妥协,而这种妥协又会刺激亚洲门罗主义的膨胀,最终在统治阶级内部各种贪婪而残酷的内斗过后,亚洲门罗主义压倒协调英美主义,天皇立宪制崩溃,与英美帝国主义开展对决,整个国家陷入资源耗竭前疯狂扩张中,直至毁灭。
补标~数年前
之前看的日本学者关于侵华的研究著作较少,日本学者能把侵华战争剖析的如此深刻,确实值得一读。这本书是作者的上课教材,没有大段大段细致的考证,主要以叙述、解说为主,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解析的很有说服力。日本的亚洲门罗主义、对欧美经济的依附、日本的国家体制、国民的战争狂热、决策中各种势力分歧与矛盾、战争的责任等等。我们对抗战的研究,多是从中国反抗的角度,很少去分析日本为什么会这么做。还是需要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过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认识那段历史。这本20万左右的著作,言简意赅,以日本为视角对侵华战争进行的解说。特别值得读一读。
提纲挈领,要言不烦!了解二战日本史的最佳入门书!
真相只有一个
简明清晰 配图很赞 9分 有印刷错误 关于珍珠港事件认为是罗斯福故意挨打以参战 已购
暑假最后一本。
日本学者江口圭一写的日本侵略战争史,篇幅不长,比较精炼。 从外部环境来看,日本一方面在经济上依赖英美,另一方面又想扩张势力范围,从属性与侵略性并存。 由此,从外交和军事来看,日本政界便存在着对英美的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后来亚洲门罗主义占了上风,日本走向侵略扩张之路。 从政治体制来看,当时的日本实行天皇制立宪主义,有专制的一面,也有近代意义上立宪主义的一面。 但无论拥护专制的还是支持立宪的,无论是对英美协调还是亚洲门罗主义,根本上都是要向外扩张,都要攫取侵略利益,只是手段方式不同。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签署投降书,这十五年间日本发动的一系列战争都具有内在关联,因而要作为整体叙述。 天皇要负最大的战争罪责,其次是军队和政府,日本民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8 有用 历史理性 2020-10-10 01:14:51
看过原书,再看看这个译本,翻译得挺流利的。这本书值得推广。
10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7-03-07 23:07:56
日本学界最早系统论述1931—1945年的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是一个整体这一观点的重要论著,围绕对英美协调主义逐步转向亚洲门罗主义这一路线之争的线索,提纲挈领地对日本十五年间,战争规模、涉及地域不断扩大的历史进行梳理。在保留了日本学者考证细密的优点同时,体现出很强的宏大叙事能力,并且对日本战争的各级主体责任予以深刻的反思,难能可贵。而书中对于日本方面诸多史料的披露与整理,对于习惯国内抗战叙事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与映照。在中国正式确认“十四年抗战”这一提法之际,来读这本史著,可谓恰逢其时。
4 有用 enenn 2017-03-01 08:19:52
法不责众,“一亿总忏悔”的结局只能是对作为帝国主义忠实信徒的日本民众行为和责任的置之不问。
2 有用 Ymir 2019-06-07 10:48:24
言简意赅的一部日本视角的1931-1945战争史,虽然内容精练,但是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和剖析很公正和深刻,包括十五年战争的内在关联—满洲事变、分离华北、日中全面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存在的密切联系;侵略战争的根源—对英美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线路的矛盾;国家政体与侵略战争的关系—天皇立宪主义体制、国家权力结构的二重性如何影响战争走势;战争责任的思考—天皇和日本民众的责任该如何看待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江口先生在日本的史学界和政治环境下坚持真理、尊重事实非常不易和难得。本书翻译也很流畅。
1 有用 fatman 2017-03-14 17:06:05
言简意赅,了解二战期间日本的入门佳作。推荐。
0 有用 momo 2017-10-13 19:54:11
2017.10.02
0 有用 Kyyper 2019-11-10 23:35:18
十五年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在日本为推行帝国主义国家利己主义而武力压制中国的恢复主权和民族解放要求。这场侵略的根源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存在着两面性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便是亚洲门罗主义扩张。但是由于依赖英美的现实没有改变,对英美协调的倾向也一再有所反映,因此扩张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斗争。
0 有用 刘静之 2022-02-24 11:50:48
简要。
0 有用 saudade 2021-11-12 19:06:52
不愧为“史”。
0 有用 垂江白丁 2022-06-05 13:34:36
作为简史,这书写的太完美了。
0 有用 谨知 2022-10-21 14:27:29 湖北
读毕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让我认识到不只是应该关注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还应该关注日本民众的战争责任。无意识不代表无罪过。
1 有用 夏之萤火 2023-01-31 23:10:06 江苏
“远东国际审判很不彻底,特别是对那个对十五年战争负有最大责任的人物根本置之未问” 裕仁老狗,说的就是你
0 有用 江糊骗子 2023-09-03 22:10:26 广西
抗战七十八周年胜利日读毕。日本左翼史家写的简明讲义,严厉批判了日本的民族优越论、天皇无责论和国民普遍的受害者心态,并非戴锦华所鄙视的“左翼学者”。近代日本是一个具有两面性(亚洲门罗主义和协调英美主义是日本统治阶级内部最主要的矛盾)的天皇制帝国主义国家,每一次侵略得逞的背后都有英美帝国主义的妥协,而这种妥协又会刺激亚洲门罗主义的膨胀,最终在统治阶级内部各种贪婪而残酷的内斗过后,亚洲门罗主义压倒协调英美主义,天皇立宪制崩溃,与英美帝国主义开展对决,整个国家陷入资源耗竭前疯狂扩张中,直至毁灭。
0 有用 頤眞 2022-07-23 11:05:01
补标~数年前
0 有用 木头人 2022-04-27 12:21:45
之前看的日本学者关于侵华的研究著作较少,日本学者能把侵华战争剖析的如此深刻,确实值得一读。这本书是作者的上课教材,没有大段大段细致的考证,主要以叙述、解说为主,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解析的很有说服力。日本的亚洲门罗主义、对欧美经济的依附、日本的国家体制、国民的战争狂热、决策中各种势力分歧与矛盾、战争的责任等等。我们对抗战的研究,多是从中国反抗的角度,很少去分析日本为什么会这么做。还是需要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过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认识那段历史。这本20万左右的著作,言简意赅,以日本为视角对侵华战争进行的解说。特别值得读一读。
0 有用 余峤 2024-12-22 06:44:34 北京
提纲挈领,要言不烦!了解二战日本史的最佳入门书!
0 有用 kunii777 2017-03-30 09:18:38
真相只有一个
0 有用 正直 2019-02-07 14:01:56
简明清晰 配图很赞 9分 有印刷错误 关于珍珠港事件认为是罗斯福故意挨打以参战 已购
0 有用 Northern 2020-08-09 10:35:34
暑假最后一本。
1 有用 龙庭皓月 2020-10-28 01:56:23
日本学者江口圭一写的日本侵略战争史,篇幅不长,比较精炼。 从外部环境来看,日本一方面在经济上依赖英美,另一方面又想扩张势力范围,从属性与侵略性并存。 由此,从外交和军事来看,日本政界便存在着对英美的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后来亚洲门罗主义占了上风,日本走向侵略扩张之路。 从政治体制来看,当时的日本实行天皇制立宪主义,有专制的一面,也有近代意义上立宪主义的一面。 但无论拥护专制的还是支持立宪的,无论是对英美协调还是亚洲门罗主义,根本上都是要向外扩张,都要攫取侵略利益,只是手段方式不同。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签署投降书,这十五年间日本发动的一系列战争都具有内在关联,因而要作为整体叙述。 天皇要负最大的战争罪责,其次是军队和政府,日本民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