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笔记(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雪野

    有了一个成语,叫“不擒二毛”。什么叫“二毛”呢?不是两根毛,是头发已经斑白了,黑头发和白头发已经都有了,“二毛”在当时是指上了年的人。

    2019-09-25 10:31:56

  • 雪野

    为什么说孔子不是写《春秋》?为什么《三字经》说“春秋作”?这个“作”为什么不能理解为今天的写,而只能理解为编?因为我们知道,《春秋》实际上是比孔子所处时代更早的时期就已经有的一种书,是一种编年体史书。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这个是有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一般都有它的道理。古人特别重视春、秋两季。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所以就用春秋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好像我们去买东西,没有人说买南北的。据说,那是因...

    2019-09-25 06:35:38

  • 雪野

    如果我们要表达一种祝福的意思,比如我们要祝老人家健康长寿,一般说什么?“寿比南山。”如果这位老人家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要怎么说?“万寿无疆。”如果有朋友要搬家,可说“恭贺您乔迁之喜”。如果要恭喜自己的朋友或者亲属结婚,就有婚礼祝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新婚宴尔”“天作之合”“携手共行”“白头到老”。比如有件事情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就有“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所适从...

    2019-09-25 06:29:06

  • 雪野

    孔门弟子是分批进入孔门的。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是孔门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是在跟人战斗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帽带松了,按照孔子的教训,儒家的君子帽子怎么能歪了呢?他就把手上的戟,就是带钩的长矛往旁边一放,把帽子系好再打。等他把帽子系好,自己已经变成一堆肉酱了。子路就是这么个人。年龄最小的弟子则是子张,比孔子要小四十多岁。

    2019-09-24 16:00:26

  • 雪野

    先讲训诂。《论语》里面有这么一件事情,孔子和一个叫阳货的人交往。阳货按照礼节来拜见孔子,可是,孔子不喜欢阳货,不大想见他。然而,孔子自已是很讲究礼的啊,古人讲究的是,如果有人来拜他,他必须回拜,不然就是失礼。孔子就琢磨,怎么能够不见他,但又不失礼呢?《论语》里就讲,孔子想了一个办法,叫“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什么意思呢?这里面就有两个训诂方面的问题:第一,亡也,等到他死了才去拜他吗?那不是。这里是亡羊补牢之亡。亡羊...

    2019-09-24 15:55:18

  • 雪野

    《三字经》中五行的排列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什么叫克呢?水克火,这没有问题吧?古人看到着火了,一盆水泼上去,火灭了,所以水克火。这个观念直到发现石油才被改变。从中国宋代开始,甚至更早就已经发现石油,人们发现用石油点着的火不能用水泼,越泼越旺。 五行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什么呢?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水可以灭火,那么,水克火。金属做的工具,比如用铜做的斧子,可以砍木头,那么金克木。那么,金属又...

    2019-09-23 08:46:36

  • 雪野

    “東”,一个日,一个木,正是表示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代的自然环境当然比今天要好,到处都是森林,郁郁葱葱。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从那里升起,固定的。好,就先把它定为东。

    2019-09-23 08:43:27

  • 雪野

    当时的皇帝是鼎期大名的梁武帝。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信佛的皇帝。首先,他第一个下令僧人只能吃素,在他下令之前僧人不一定全吃素。第二,他动不动就出家当和尚,把自己施舍给庙里。群臣一看,皇帝跑了,只好把国库里的钱全部掏出来,把他赎回来继续当皇帝,如此反复。

    2019-09-23 08:35:55

  • 雪野

    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送了一头象给他。当时中原地带象很少,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曹操就带着手下的群臣、将领琢磨,这象有多重?怎么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主意。曹冲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开条船过来,把这头象搁到船上这条船不就沉下去一些了吗?我在船边画一道线,再把这头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

    2019-09-23 08:17:12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