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无言的前卫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三白岛 2016-05-23 16:36:20

    一场毫无写作包袱的艺术探索,想象得自由,也恣意。“本书作为资料毫无价值,只是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利休。”(作者言)

  • 1 2016-05-06 17:49:48

    认同他探索的方式 可是一切都浅尝辄止

  • 3 或以梦为马 2017-01-22 11:13:47

    “我走之后,茶道衰微。”利休大概是说应该在茶道的含义的沸点上舞蹈。如果停止下来,沸点下降后的语言逻辑就开始临摹沸点的遗痕。人们开始只是对临摹倾注心力,茶道就是通过这样的临摹被固化,沸点上的舞蹈终于消失,衰微下去。

  • 1 太一 2016-11-20 11:03:04

    想到什么说什么,都是大白话。差评,强烈不推荐。

  • 1 轩羊羊 2016-03-20 12:30:43

    原本以为是关于千利休的传记,略读之后发现是一本艺术评论。感觉作者的文学涵养一般般

  • 0 Jeff 2018-10-05 14:12:08

    翻了翻,孙正义说千里休是个军火商,不光是茶商,专门给信长提供火药。

  • 0 amour 2020-07-06 08:27:23

    因为是老师推荐的,花半天看完了,然而翻译得一言难尽

  • 0 AI 2016-03-26 21:05:59

    书名取坏了

  • 1 禮福巳 2017-03-20 22:43:19

    吸引人的開頭,僅此。

  • 3 Raiden 2016-08-22 10:14:15

    其实书里跟利休巨巨关系并不大……有种被深深欺骗的赶脚……39的定价也小贵不是很值这个钱……【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在实体店买书提前翻翻的优势……】作者是利休电影的编剧,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他写了剧本之后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小感想,非常天马行空……觉得特别无关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利休的内容不多那你多讲点前卫的内容也好啊……两者都没有啊!!!作者基本是想到神马地方写点神马东东,很多解读也确实有点像他自己吐槽而言牵强附会,想太多而没有必要……然后就是作者自己对于东方文化and历史的了解很差,从他发表的观点就可以看出这点历史底蕴他是没有的,诚然这样的角度也能诞生一些有趣的观点,但大多真心是牵强附会and有点没逻辑没常识的表现……反倒是有些跟利休还有前卫无关的感慨倒蛮会心一击的……总结一下,强烈不推荐OTL

  • 0 空谷琴音 2017-05-07 12:24:22

    透过利休与他的茶道,讲述日本文化心理,通过与邻国的对照,追溯其本源。金茶碗的猜测、风土带来思想意识、仪式对抗不安的想法都很有趣。我也因此理清对茶道的迷恋从何而来,有对美食天生的追逐,有分享的快乐心情,有期待无法捕捉的一期一会的惊喜,也有无用仪式的神秘吸引。

  • 0 微苒 2018-01-08 20:36:59

    亦是在书房翻完。已经中了千利休的毒,然而就此书论,却只觉得一般。

  • 0 米粉侠 2017-07-07 13:56:12

    不得不说纸钞、路上观察学和利休/秀吉都是相当吸引我的题材,就是种种发想表达出来不如一个椭圆茶室的点子来得快,这就是艺术家的良い所と悪い所吧。总之不去韩国不行啊……

  • 0 张弛 2016-05-21 19:11:58

    零零散散的,好像写得随意了些,可能是《利休》编剧的一点感想吧。好像大多时候在讲政治关系。

  • 0 白日乌鸦 2021-11-24 20:17:30

    补标。一个小宝贝儿送我的书。非常珍贵。是我们共同的关于美的理解。

  • 0 🌙 2022-04-25 08:32:08

    屋不漏,食不饥,足矣。此乃佛之教导,茶道之本意也

  • 0 常陆茉子 2023-10-18 13:57:48 黑龙江

    跟前卫艺术有点关系,或者说这只是跟作者心中所想有关系,感觉跟千利休本人倒是关系不大。毫无史料,读着更像随笔,乏善可陈。

  • 0 不知啊谁知道呢 2023-06-05 13:12:11 北京

    一本结构像散文的小书,写了作者与千利休相遇的全过程和思考,作者的脑回路很有趣!

  • 0 2023-02-11 20:46:14 四川

    本書借由千利休的思想勾勒出前卫艺术以及路上观察学的轮廓。“前卫”原是军事词汇,用作艺术时则能反映出时代的意图。赤濑川原平认为,欣赏极小精致的审美意识与日本地缘上的“贫瘠性”有共同之处,其基本感性就是对细节的偏爱。 而有意识将这种感性提炼升华为美学,是在千利休的时代。当艺术作为概念被分离出来後,又重新拉回与日常行为的基础相连接的力量,意外地催生出前卫,这是思考利休的要点,也是路上观察学采集记录各种“托马逊”的出发点:寻找的只是有一点点不同寻常的东西。 现存的利休箴言常告诫说“勿临摹他人”,提倡创作独具个人风格的东西,茶道原本具有形式美的要素,其中一点破旧立新的创意就会闪烁光芒,用另一种说法表达的话,就是“一期一会”。然而人们开始只是对临摹倾注心力,茶道就是通过这样的临摹被固化,徒具形式了。

  • 0 李再见 2019-09-02 14:33:34

    茶道创始人。喜欢茶道,就想把相关的历史了解一下。跟随自己的兴趣,没有攻击性地来阅读。信马由缰,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