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佛学与书画艺术是一个热门话题,苏轼又是受人推崇的古代文人之一。本书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又涉及佛学、书画艺术及苏轼三个话题,内容广博,价值深远。
此书2004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于2005年11月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中国书法最高奖项,中宣部协办,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此次属于再版。
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书画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也是文人士大夫中与佛教关系最密切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从苏轼与佛教的因缘、苏轼书画观与佛教、苏轼书画创作理论与佛教、苏轼书画作品受佛教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苏轼的书画与佛教这个个案,对佛教如何影响中国文化展开实证性与科学性的讨论。
陈中浙,别名陈南璋,1969年12月5日生于浙江永嘉。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曾出版多部专著,如《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等;发表论文如《关于奉献的境界与层次》(《人民日报》2003年6月2日)、《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人民日报》2008年11月4日)、《荀子的“明分”之道》(《光明日报》2008年11月3日)等几十余篇;并主持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董其昌书画美学与禅宗思想》、2009年度中央党校哲学部研究基金项目:《先秦儒家政治理想研究》、第二届中央党校人才强校基金优秀教研人才项目:《中国当代社会与儒家思想》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barsac
2017-11-22 19:23
中国书法史上,魏晋追求“韵味”、唐代“法度”、宋代“尚意”。艺术家通过笔墨物象来表现自己的情趣、个性。从事书画艺术可以达到愉悦这一层高级享受,更重要的是把尽情发挥主体心灵世界作为对书画艺术的真实认识。
2017-09-10 13:56
苏轼认识佛教基本上是对哲理性认同多于宗教性。
> 2人在读
> 4人读过
> 55人想读
订阅关于我书意造本无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