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用心颇细
推论不少粗率之处吧,比如,1 疾患与享年,仅凭几首诗的“负疴”“抱疾”等字样就认为它们指的是同一场病;2 庞遵与享年,列了几个时间点,就“故庞遵出任主簿当在这年”,以此为基础就开始一系列推论了;3 斜川之游,也没什么凭证,就认为二三邻曲是刘柴桑,张野,“可能有周续之”。等等。且有强凑之嫌,比如 1 审丑,将“晨兴理荒秽”“披榛步荒墟”等说成“丑秽之物,见诸笔端”;2 和束晳的对比;3 服药(忍不住吐槽一句,贫如陶渊明拿什么嗑药呢,还嗑到生脚疾)。等等。不过,也有亮点,比如释“五斗米”为每日食俸,虽然给的例证不多,但足可以给人启发。又,喜用字分析,觉得这很有意思,据此很可以窥探陶渊明的思想,书中工作还可以更深入。
无趣又松散 -12-
期末论文参考文献 很细致的阐述,一窥陶田园派诗作背后的魏晋人格魅力。
2017.5.18 晴
没看到作者的“深度”,也鲜少“新探”出了陶渊明的“深度”。当文献考据类论文看看。
文学论著的初尝 亲身体会了文学研究里文史哲如何互相交融 挑了能看懂的部分 考据类的章节都没看 陶公的人格魅力太强了 奈何我肚子没货,还享受不了大餐。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都是不错的话题,然而一点意思都没做出来。有些地方太牵强,比如第三章陶渊明与汲冢书,粗翻之下似乎一个直接证据都没有就敢说陶渊明的三观受其影响。其它几章多少类似。
本书由作者的多篇论文攒成,论文之间并无联系。作者承袭旧说,认为陶渊明是为晋室尽忠的遗民,这大大贬低了陶渊明的价值。
陶渊明不仅是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山水诗人,也是一位有着“拳拳故国”忠义之心的儒家传人。年轻时也一样想要学而优则仕,可惜错生于风雨飘摇的晋朝。只好寄情山水,聊以自慰。而不是我原来误以为的为自己的清修安逸不愿面对浊世的清高词人。年少时不喜陶公,现在再读对他的高逸和诗文其背后的精神世界非常喜爱,常常心里默念他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美国的梭罗是国外学者中气质与他最相似的。有人忙于世俗,即使到处旅游也是一身疲惫,有人即使一辈子待在家乡,也能从一场雨、一棵树获得生活的美好和感动。山珍海味是滋味,青菜豆腐也是滋味。
从陶渊明与汲冢书,交友考,触发良多。
哭了,为什么会这样,我的论文还有旧嘛
看了前面的点评,就到知网看下钟书林的论文,一看吓了一大跳,都2022年了,还敢一稿多投、改头换面: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钟书林 决策探索(上) 2021-03-08 期刊 213 下载 4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钟书林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1-01-25 期刊 114 下载 5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钟书林 智慧中国 2021-01-25 期刊 52 下载 敦煌遗书P.4640碑铭作品与敦煌都僧统悟真成长路 钟书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20-02-15 期刊 敦煌遗书P.4660邈真赞专集与悟真的都僧统之路 钟书林 兰州学刊 2018-05-15
本人看到了这则短评,为此私下专门询问了作者。这里根据作者的回复,大致回应“逍遥散人”短评,还清真相。钟书林《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最早刊发于《光明日报》,没有一稿多投。“逍遥散人”知网所看到的决策探索、公民与法等期刊,均从《光明日报》转载而来。至于敦煌遗书,分别是P.4640、P.4660,不是一回事,可能是匆忙中有人看错了。
拼凑之作,牵强处很多
> 隐士的深度
2 有用 摸鱼居士 2019-06-16 20:44:43
用心颇细
1 有用 滔滔孟夏 2022-02-23 14:20:23
推论不少粗率之处吧,比如,1 疾患与享年,仅凭几首诗的“负疴”“抱疾”等字样就认为它们指的是同一场病;2 庞遵与享年,列了几个时间点,就“故庞遵出任主簿当在这年”,以此为基础就开始一系列推论了;3 斜川之游,也没什么凭证,就认为二三邻曲是刘柴桑,张野,“可能有周续之”。等等。且有强凑之嫌,比如 1 审丑,将“晨兴理荒秽”“披榛步荒墟”等说成“丑秽之物,见诸笔端”;2 和束晳的对比;3 服药(忍不住吐槽一句,贫如陶渊明拿什么嗑药呢,还嗑到生脚疾)。等等。不过,也有亮点,比如释“五斗米”为每日食俸,虽然给的例证不多,但足可以给人启发。又,喜用字分析,觉得这很有意思,据此很可以窥探陶渊明的思想,书中工作还可以更深入。
0 有用 lorigh 2023-07-10 16:15:50 江西
无趣又松散 -12-
2 有用 程寻 2020-12-31 14:31:00
期末论文参考文献 很细致的阐述,一窥陶田园派诗作背后的魏晋人格魅力。
0 有用 俱往矣 2018-02-09 16:46:52
2017.5.18 晴
0 有用 玛门之歌 2021-03-04 23:35:19
没看到作者的“深度”,也鲜少“新探”出了陶渊明的“深度”。当文献考据类论文看看。
0 有用 cabeçudo 2020-08-29 00:39:56
文学论著的初尝 亲身体会了文学研究里文史哲如何互相交融 挑了能看懂的部分 考据类的章节都没看 陶公的人格魅力太强了 奈何我肚子没货,还享受不了大餐。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0 有用 王哪走 2021-07-01 19:36:44
都是不错的话题,然而一点意思都没做出来。有些地方太牵强,比如第三章陶渊明与汲冢书,粗翻之下似乎一个直接证据都没有就敢说陶渊明的三观受其影响。其它几章多少类似。
1 有用 ZG 2021-01-10 14:54:44
本书由作者的多篇论文攒成,论文之间并无联系。作者承袭旧说,认为陶渊明是为晋室尽忠的遗民,这大大贬低了陶渊明的价值。
0 有用 WSY:) 2021-01-02 16:03:53
陶渊明不仅是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山水诗人,也是一位有着“拳拳故国”忠义之心的儒家传人。年轻时也一样想要学而优则仕,可惜错生于风雨飘摇的晋朝。只好寄情山水,聊以自慰。而不是我原来误以为的为自己的清修安逸不愿面对浊世的清高词人。年少时不喜陶公,现在再读对他的高逸和诗文其背后的精神世界非常喜爱,常常心里默念他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美国的梭罗是国外学者中气质与他最相似的。有人忙于世俗,即使到处旅游也是一身疲惫,有人即使一辈子待在家乡,也能从一场雨、一棵树获得生活的美好和感动。山珍海味是滋味,青菜豆腐也是滋味。
1 有用 暮遇之 2017-10-01 12:10:27
从陶渊明与汲冢书,交友考,触发良多。
1 有用 momo 2020-11-13 20:26:10
哭了,为什么会这样,我的论文还有旧嘛
2 有用 逍遥散人 2022-06-01 22:15:10
看了前面的点评,就到知网看下钟书林的论文,一看吓了一大跳,都2022年了,还敢一稿多投、改头换面: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钟书林 决策探索(上) 2021-03-08 期刊 213 下载 4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钟书林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1-01-25 期刊 114 下载 5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钟书林 智慧中国 2021-01-25 期刊 52 下载 敦煌遗书P.4640碑铭作品与敦煌都僧统悟真成长路 钟书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20-02-15 期刊 敦煌遗书P.4660邈真赞专集与悟真的都僧统之路 钟书林 兰州学刊 2018-05-15
3 有用 茹泉 2023-12-17 17:28:47 上海
本人看到了这则短评,为此私下专门询问了作者。这里根据作者的回复,大致回应“逍遥散人”短评,还清真相。钟书林《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最早刊发于《光明日报》,没有一稿多投。“逍遥散人”知网所看到的决策探索、公民与法等期刊,均从《光明日报》转载而来。至于敦煌遗书,分别是P.4640、P.4660,不是一回事,可能是匆忙中有人看错了。
0 有用 客 2023-07-25 22:14:27 上海
拼凑之作,牵强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