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到历史 短评

热门
  • 1 非行少女神乃襞 2023-11-19 21:11:11 日本

    如果巴丢立场的全部重心都在于“坚持认为在存在和人的思维之间有一种相互需要”,那么我们似乎可以画出一道粗略的光谱(在中间,我们看到一些哲学家把需要理解为无限的错配,又或者取消需要可逆性中的一个方向),在光谱的末端非哲学要对这种相互需要进行彻底的解体,这不仅意味着取消存在对表现的霸权(诸思想之平等)或某一表象形式(如哲学或数学)对存在的霸权,也同时意味着表现与表现之本质之间区分的消失,接受安利式的激进命题:现象性不外乎现象本身。后一点决定了这个光谱的首尾实际上是相接的,因为如果在巴迪欧那里是“数学本体论”决定了数学作为存在的特权话语,那么非哲学那里这种“数学本体论”与数学本身之间的裂隙以及缝合裂隙的“决定”本身都将被压平:数学=存在,数学是存在的表现与数学是数学的数学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 3 已停用 2016-12-04 23:58:41

    显然没看懂。。。不过巴迪欧认定数学为本体论话语并将其引入哲学领域,确实极具开创性,而且大有可为啊。。。

  • 0 不周堤 2023-10-17 22:26:16 北京

    目前读过的国内写得最好的一本巴迪欧

  • 1 神秘棕色仓鼠 2018-08-13 18:21:54

    主体→主体化,萨特与巴迪欧

  • 0 momo 2020-12-07 06:00:21

    读的是万方上下载的博士论文版。是比较认真的一份研究了,但是追问的问题有点trivial……写了那么多却只涉及巴迪欧四前提中的政治和一丢丢科学部分,没有怎么谈艺术和爱(当然这也得怪巴迪欧写得少);结构与历史当然对解释主体来说是重要的,但只以这种方式重构论文就显得很没意思,而且看似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对研究没啥用处——总之论文感觉缺少了点灵气😂😂(我居然也会用这样道学家的黑话了,这样不好不好。。。

  • 0 Jysyylike 2025-04-06 16:41:02 上海

    期待过高了 私以为不够历史。。。

  • 0 snyin 2024-09-26 11:23:37 上海

    非常棒的研究。将主体定位于结构与历史之间,用来意指主体是逃避普遍性集合的例外,他标志着结构内在不一致与匮乏。同样,对意识形态结构永恒性的逃离,本身就意味着时间性的生成。历史因此就具备了《历史哲学论纲》中反抗者被遮蔽历史的含义。这种异质性的历史因此也走出了黑格尔的总体性循环。用齐泽克的语言简化,从结构到历史,实际上能够被翻译为从男性逻辑到女性逻辑的过程。但是读起来很费劲,因为遣词造句晦涩,而且思想史内外的交互还有点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