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李玉祥于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称号,这本《乡愁》是不可多得的江浙皖赣乡土建筑的影像记录,记录了纯朴的村民面貌和乡土文化的仪式习俗,是一部值 得收藏的人文摄影作品。摄影师深入偏远而古老的乡村,赶在乡土文化的遗产被现代工业文明冲击前为它们留下档案。透过摄影师古典凝练的镜头,领略温柔的江南水乡、秀美的雁荡山麓、粉墙黛瓦的徽州… 本书集结了作者多年来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拍摄的古村落照片,涵盖江南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用丰富的视觉资料展现中国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风貌。
作者简介 · · · · · ·
李玉祥,20世纪60年代生于南京,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
80年代末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90年代末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合办视觉艺术硕士研究生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出版有《老房子》系列画册十多卷及《乡土中国》图文书系列十多本。
目录 · · · · · ·
"乡愁"试读 · · · · · ·
玉祥把他多年来在乡村拍摄的照片精选了一部分,准备出版,邀我在书前面好歹写几个字。这件事叫我很为难,哼哼哈哈拖了差不多半年。难在哪里?至少有两点。第一难点是,玉祥跑过的地方实在太多。几年前,他很遗憾地告诉我,还没有到西藏去过。过了不久,我有事找他,拨了他的手机号,他很高兴地也很自豪地大声说:“我在拉萨啊!”他又把西藏跑了个遍。有几次,我从交通极不方便、偏僻而...
喜欢读"乡愁"的人也喜欢 · · · · · ·
乡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对许多人而言,乡愁是种不治之症

人间匆匆意,最难忘乡愁

人间匆匆意,最难忘乡愁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后浪 · 摄影」 (后浪)
- 「后浪@2016」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9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乡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lsbsblm 2023-05-28 14:59:50 浙江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乡愁除外
1 有用 后浪 2016-06-17 18:29:45
一本书很薄,乡愁很厚——乡愁——用摄影写一本生活的史书。 李玉祥乡土建筑摄影作品精选,记录正在或已经消失的中国古村落。
0 有用 栗山渚 2018-04-17 22:59:33
布满了苔藓的青石板,渗着水,滑溜溜,燕尾划过的一方天井,褪了墙皮露出的斑驳青砖,上面隐约可见的线条和色彩,都是我记忆里的故园。
2 有用 捕风捉影 2016-05-25 23:42:21
文字和照片都很美
0 有用 风之影 2023-06-12 16:11:16 山东
乡愁是有地域的,但那种愁绪却是想通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家乡,但对于美的认知却是有共性的。书中的照片大多来自江浙皖赣乡土建筑,远景与近景结合,更重视的乡里古村落建筑的风貌与特色。对于那些生长于斯的人来说都是熟悉而渐渐远去的风景,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则是见证地域乡土文化的一个窗口。书中照片焦点大多停留在古屋建筑或装饰用的木器石器上,具有较强的民俗文化特色,也是为留住这种乡土文化之美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书中... 乡愁是有地域的,但那种愁绪却是想通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家乡,但对于美的认知却是有共性的。书中的照片大多来自江浙皖赣乡土建筑,远景与近景结合,更重视的乡里古村落建筑的风貌与特色。对于那些生长于斯的人来说都是熟悉而渐渐远去的风景,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则是见证地域乡土文化的一个窗口。书中照片焦点大多停留在古屋建筑或装饰用的木器石器上,具有较强的民俗文化特色,也是为留住这种乡土文化之美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书中有些照片难言技术出色,但其记录价值远远大于其审美价值。值得一提的,书中文字岁不多,但前面的一篇序言写的非常出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