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故事地图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花大王 2016-11-21 11:15:13

    冲着书名来读的,为的是知识体系里的查漏补缺,读完一如既往的失望。两星是为了表达对动物系列一直以来的不满,从我入行读第一本北极熊信息架构开始,我就开始质疑这种拿热门词汇组织知识的方式,读到这本,失望情绪达到顶峰,作为工作7年的人,我认为里面讲的东西即不实用也没有做到理论层次的抽象。

  • 9 让爱先行 2016-07-14 21:50:12

    用户故事地图是产品设计可视化的最佳方法。从不同用户角色出发,创建用户画像,讨论用户在某场景下如何使用产品,也就是所谓的用户故事。然后从用户故事中提取用户需求,并依据业务相关性和用户类型对故事地图进行分割,切出能帮你达成特定目标的任务,也就是列出需求优先级。同时,对技术可实现性进行评估,衡量开发成本,和风险,做成原型。最后,和设计人员,开发人员说需求时,应先说为什么要做,谁是这个功能的用户,需要怎么做,让相关人员明确开发标准和度量指标。上线前,反复验证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可用性。上线后,依据干系人,用户反馈和数据表现,对功能进行调整或者增减,反复迭代。

  • 13 非高端人Muses9 2016-07-22 23:27:28

    太啰嗦了,明明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问题,写成了一本书

  • 3 徐毅 2016-04-22 14:29:20

    好书。书中大多数实践都是我们以前实践过的,外国人在总结、提炼和编写方面确实很牛逼,佩服。

  • 3 苏不西 2018-12-29 09:11:58

    我觉得5页PPT能讲完。

  • 3 vivian 2016-12-11 23:53:53

    2016年第105本。感谢@微猫CEO陈嘉榕赠书,很好的产品方法,但读完了还需实践才行。作者的思路略嫌混乱,用户故事、敏捷开发、精益创业、商业模式画布都有所涉及。其实只读前三分之一和结尾就差不多了。不过倒提醒我把两年前没读完的商业模式画布的书拿出来再温习完,应该对现在的我也有所帮助。

  • 3 Hey-there 2016-08-17 15:42:39

    一般吧,就是个用户地图,把怎么说用户故事那部分说好就可以了,说了一堆敏捷的理论,前后有很多东西重复,不简洁

  • 0 安猪 2017-07-29 23:33:55

    适合入门。

  • 1 事多疲狸 2019-04-04 14:04:33

    「2019.15」非常老派和外企感的一本书。有价值但在国内的团队未必能够实现。[业务201903]

  • 0 Zoom.Quiet 2019-05-07 14:56:06

    是也乎 ╮(╯▽╰)╭ 一不小心玩儿 HIGH 的 card.... 将真正有效的敏捷过程用实体卡片 --> 以及更重要的交流过程 <-- 达成了共识~ 因为全彩~所以贵~ 但~一个个真正项目案例证明是真的有效~ 沟通~共识~验证式学习即开发… 金句和鸡汤为主~但 got 到了干货~

  • 0 猪头小队长 2019-02-03 22:37:08

    很佩服老外这种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有意识的总结“模式”,这些方法论层面的事情,终究还是需要在实践和思考中才能领悟更多。最喜欢第一章前面的“使用前必读”,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已经在这部分交代清楚了。

  • 0 Junchen 2016-06-01 09:02:32

    我多希望能早点接触到用户故事地图!a book worth its weight in gold

  • 0 韩一暐 2017-04-07 12:09:15

    方法论和案例集,研究者方式练成

  • 0 湖绿鬼兮 2020-06-28 15:33:03

    7年前研究生课程中有一门「设计思维」,核心思路和这本书是类似的,但是毕业后接触的多是2B、2G的项目,敏捷开发还没有成为主流,多年后有种殊途同归、兜兜转转又遇到的感觉,也是工作些年,对设计思维有了更多的认识。用户故事目的在于建立共识,记录过程,整理解决方案,保持小团队快速推进,并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工具,方法是好的,但是需要执行人员具备相应的素质来配合,参与感、使命感、责任感缺一不可,以及频繁迭代是否适合2G一些局域部署项目还是个待确定的命题。

  • 0 Neo 2017-05-07 14:55:24

    a good guide for product design process

  • 0 liuwill 2021-04-11 16:42:47

    在软件开发中,要开发的功能,总比我们能负担的时间和金钱更多。所以软件开发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开发所有的功能,而是如何开发更少的特性来实现最终目标。 我们需要经常反思产品质量、工作计划和方式。 任何流程都是有成本的,达成共识需要时间;用户故事地图,就是讲大故事的同时进行拆分。通过用户故事,沟通的各方达成一致的理解;成功的估算依赖于此。 文档的作用,是让想法具体化。注重互动,充满活力。不管待办事项列表、原型、规格说明还是代码,我们需要通过成果来推动流程;产出成果也需要时间成本。 由一个人完成所有产品设计,会面临两个矛盾,如果考虑所有细节,就会像书中说的一样成为瓶颈;如果追求单点最高绩效,就会在开始冲刺后,把没有考虑的细节,延迟到流程的后续过程中。 把每次发布都当成一次实验,关注于自己要学习的东西。

  • 1 W先森 2022-02-06 17:03:56

    用户故事地图这套方法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内向社恐人士的不适,似乎无论作者还是作者所在公司,甚至作者所在的社会都是外向者社会。大量的协作,令人疲惫的沟通,真是想想都感觉到要窒息,如果相对于内向而又擅长独立处理大量信息的人而言,各个事项会有哪一些替代方案?如果我们假设没有哪一款所谓的新产品不能在市面上找到同类,那么通过竞品分析和用户评论是不是也能发现其中的机会?

  • 0 南生 2022-01-11 20:46:40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看不下去了,核心思想就是说在展开一个具体的产品开发之前,先把全部的产品用户路径梳理清楚,再根据优先级开发迭代之类的吧。【2022-3】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