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旗下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1 张躲躲 2017-03-19 15:35:44

    写到最精彩处没有了,人没了,想到历史,心疼了好几天。再不会有谁把旗人、北京人、近代中国人写得那么好看了。

  • 219 糖罐子 2017-03-04 17:20:42

    没写完就没写完呗。《四世同堂》最后一句也不过是“起风了”,这世上好的事物都不会有结束的,此之谓完美。

  • 122 别的熊 2017-02-18 19:02:58

    可惜是残本。老舍绝了,好比那些作天作地的作精啊,吹得五湖四海为之变色的马屁精啊,个个儿在他笔下活灵活现。这热闹、叽叽喳喳的故事里又有惊心的一面:大姐在婆家忍气吞声服侍人一家老小,终生指望就是熬成姑母那样的婆婆;除夕夜花炮齐放犹如万马奔腾,讨债人一叩响门环,总有几个苦命人悄悄来到城根儿自寻了断。写义和团那几章有些地方稍怪,好像溜冰溜得好好的突然卡住冰槽了。对了,这书还有个很要命的地方!作为一个南方人,看他写那什么山豆子、干炸小丸子、苏式盒子、花糕、杂拌糖豆的……怎么听起来都这么好吃?所以到底好吃不好吃?

  • 107 阿巴厮 2017-01-15 13:21:45

    可惜没写完,大清朝大厦将倾,小人物们仍然以为天下太平,忙着吃吃喝喝,喜剧背后看着很悲。

  • 50 #暗蓝# 2017-02-01 10:08:40

    伟大的头脑又太容易被莫名其妙毁灭,太可惜。看得出会是一部格局很大的作品,旗人、汉人、洋人在晚清丧乱的现实中各自角力,人物刻画依旧入木三分。从家族到民族,有趣但让人绝望。

  • 36 大甜甜~~ 2018-04-15 20:46:18

    牛牧师正要表现点什么,我最忧心二哥的命运,然后就结束了。一个国家也只有一个老舍,我们竟然没有福气。

  • 29 昵称已被重置 2017-05-13 10:31:38

    我看到这一代最天才的头脑被毁于疯狂……人物刚刚立起来,剧情刚刚展开,大清要完的末世狂欢刚刚拉开序幕。结果……一起沉到太平湖底了。

  • 14 2017-03-25 10:52:14

    精彩处戛然而止。画面定格在暴风雨骤降的前夕,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故事中描写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破落但仍要体面的旗人,玩鸽子遛鸟儿不谙世事的头戴官帽的旗人,对洋人谄媚的好吃懒做的旗人,老实做生意的回回和汉人,以及一心想在中国养膘的传教士。老舍先生准备了一个盛大的开场,却来不及讲完这个故事了。

  • 19 熊阿姨 2018-02-04 13:12:28

    今天北京的晴天、西北风,跟书里「全北京的人都预备过年,都在这晴光里活动着」一模一样,但是旗人、剃头师傅的吆喝、破棉花的炕已经全不见了。老舍记录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对每个角色都一视同仁地刻薄与同情,最后的儒释道基督翰林大聚会让人笑到拍腿,可就在最精彩的地方,故事和作者的命都戛然而止了。难过。

  • 23 林为攀 2018-04-18 00:08:59

    文学史上有三大遗憾:一、鲁迅没有长篇;二、加缪出车祸;三、此文没写完。

  • 22 苏斯洛夫 2017-03-27 21:27:32

    定大爷这顿僧、道、喇嘛、翰林、牧师齐全的饭局注定没有结果了。

  • 7 .🌈 2017-02-27 04:43:22

    愤怒惋惜。中国人的劣根性一直在延续。

  • 10 Shirleysays 2017-05-06 19:29:00

    身为旗人,对老舍笔下的旗人生活特别感兴趣。每读到一处,还给我妈念上一段。老太太就给我解释那个吃的是现在的什么,这个用的是我家以前用的什么。时光走的还是慢呀,那些浸透在生活里的吃穿用物,看似走了,其实都躲在暗处。幸亏有老舍这样的时代记录者。写作也并非毫无用处。

  • 5 到处旅游 2017-02-22 08:58:58

    这个版本也没插图。最近的再版基本都去图化,买授权很贵么。

  • 5 失意的孩子 2018-04-02 20:07:03

    想起同是文革时殒命的大师刘宝瑞,小时候电视上看[官场斗],也是正吸人处戛然而止。此残卷转场处有些生硬,但是写起人来生动形象,他们贪图享乐、玩物丧志,八旗子弟如此,大清岂能不亡。

  • 8 兔子晴 2019-03-18 14:26:27

    铺垫已经密密织成,第一幕眼看就要演到高潮,但那些等待着展开的命运、等待着描绘的壮阔波澜,都没能挽留住作者的脚步。难以想象他最后关上红木书桌的一刻会有多么的不舍。心痛。

  • 4 川儿。 2017-05-13 23:22:35

    写的真是好。残的只是本,那些写书时想起的种种记忆已然是完整的悲欣交集。

  • 4 玲娜墩墩子 2017-03-24 23:37:02

    太多精细的刻画,老舍先生真的很擅长对那个年代达官贵人,市井小民的描述。没写完太可惜了...

  • 4 Fleurs.哼哼 2018-11-15 21:41:07

    鲁郭茅巴老曹, 鲁自不必说,茅没读过,巴看过《家春秋》但多半忘了,曹的《雷雨》太经典。 至于那个旧时代的渣男,新时代的孙子,劣迹太多,不想多说。 想来想去,那个年代的作家能真正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除了鲁迅,就是老舍(特别是看完《猫城记》)。 鲁迅是火,老舍是水。 如果再去北京,多半会去寻路祭奠,但,太平湖到底该在不在?还是要去积水潭?

  • 3 2021-08-29 23:29:24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的那天出生,倒是与老舍身上的世俗烟火气相符,灶王爷身边的童子下凡是吧。对于大姐的婆婆所作的描写挺损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移植给正黄旗大妈。不谈武艺醉心于养蝈蝈和唱戏的佐领公公,不会骑马的骁骑校丈夫,从大姐的婆家就能看出旗人的没落。老舍是这种玩文化的表现者也是批判者。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当然也有讨喜的人,比如二哥福海,没有架子懂变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