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第2卷)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郑宁素 2016-06-21 15:49:21

    这一本比第一本好看

  • 6 mymike 2016-12-10 23:21:50

    矮大紧全家都是名人;矮大紧是校园民谣的旗帜;马可波罗是个大骗纸;澳大利亚是个喜欢怒刷存在感的国家;肯尼迪是被共济会干掉的,不要得罪共济会;一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茜茜公举……好了都去睡吧。

  • 2 爱地人 2016-06-12 04:30:13

    讲到爷爷故居在杭州祖庙巷这一带,倒是让我也有了思古之心。不过,既有《鱼羊野史》,又有《晓松奇谈》,还有之前的《晓说》,总觉得这样对品牌是一种分散的效应,对于著书来讲,也容易在材料和观点上互相重叠。已豆列。

  • 2 Leauna 2016-10-13 08:59:07

    厉害的人都在一个圈子里,历史上的名人都扯得上关系

  • 0 燃烧Q 2016-06-08 13:25:05

    >< 二叔的爱情故事。

  • 0 pubb 2016-05-15 20:29:43

    张嘴就能来。

  • 1 suesan11 2018-03-31 23:19:07

    矮大紧祖辈就很显赫啊,外公外婆都是留学生了,一个人所能到达的学识眼界逻辑思维都不仅是自己这一辈子的努力啊,还是前几代人的累积。讲其他历史的也很有趣,适合休闲阅读。

  • 0 老算盘 2021-04-10 00:43:07

    听高老师嬉笑怒骂谈历史

  • 0 小灵MOVIE 2021-11-26 18:25:45

    总感觉第二本属实比第一本好看,整体讲的非常有意思,虽然首先讲的是高老师的家史,但是可以看到一个过去知识分子的种种,还有有意思的故事。之后讲的许多,都算是世界故事,其中也有非常不错的故事,而且也让我们了解不一样的世界历史,更加有趣,吸引人。

  • 0 天外飞青 2022-11-21 17:57:14 江苏

    晓松出名之后卖了许多书,我有个感觉就是这套综艺同名,以风花雪月为主的读本“去芜存菁”过了。没有当年《鱼羊野史》那种撬动历史三观的方式获得读者拥趸。当然我依然喜欢,一是因为让我回忆起那段自我意识成长期,二是因为单纯仰慕谈笑有鸿儒的这种高老师的交际圈。实际上野史这种方式叫兜售不对称信息换取流量。像今年有句网络口头禅:这是可以说的吗。当年想必有不少人觉得矮大紧这种没有学术的人哗众取宠,不过是拿不在主流平台传播的信息当内容耍宝了。但正是高晓松开讲之后,网络信息时代轰然进入了大众视野。呐,再看现在鱼龙混杂,复读主流精神跟矫饰强国为目的不算,锵锵许知远罗胖马督工等的自媒体,居然依然找不到可以盖过晓松老师那张胖脸的风度,这就很是一个问题了。

  • 0 守护者穆迪塔 2022-12-02 18:57:42 山东

    中国人总爱把自己辉煌时候的历史搞得特详细,自己特倒霉的事就不太聊。

  • 0 甜贝司 2023-11-07 15:10:42 山东

    挺有意思 爹味也是很重

  • 0 大寒 2022-06-19 20:51:16

    他的家庭给了他写这本书的本事,他却把牌打得稀巴烂。

  • 0 ~Zurich~ 2019-12-27 23:23:13

    果然优秀的人周围都是优秀的人 高晓松一家人真的相当厉害 读完之后 又明白了好多 世界历史 那些不会出现在教科书上的事 玛丽莲梦露和肯尼迪 共济会 一战前的世界 感觉自己要加油了 做不了如高晓松般知识渊博的人 也不要胸无点墨 以混浊为高深

  • 0 悟—— 2018-02-21 09:24:08

    厉害的人,家里圈子全是能人名人,矮大紧整个家族全是社会顶层的,从小教育不考一百分不行,小学几年级就都二十四史了,那时候我四大名著好像还没听说过。他却从理工科清华退学做了音乐电影,还这么成功。出身没办法,注定的,从小父母能给的有限,但上大学之后其实是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去学习去生活去提高自己了,努力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羡慕是肯定的,但仅此罢了。

  • 0 wgao19 2017-05-14 23:18:24

    比第一卷好看,每个故事都很精彩。

  • 0 tomato 2017-03-29 15:14:01

    厉害人物家族史

  • 0 dolphinfish 2018-06-26 14:14:09

    完全就是《晓说》、《晓松奇谈》的文字版,如果听过看过节目,这书不用看了,浪费时间~

  • 0 仍有梦想 2018-01-13 18:59:32

    读的高晓松的第二本书,其实内容跟听的/视频的内容都差不多,有内涵的人将自己的料通过不同的渠道抖出来卖也是不错的,真正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金钱,同时他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挺羡慕他的生活的,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电影、音乐、文学、脱口秀,挣钱后就去旅行,周而复始,他的生活是许多人羡慕着但却永远无法实现的,吃瓜群众坐在井底听他说说外面的世界也是极好的。 所幸,我也在努力多去看世界,不过知识容量无论如何却是无法企及的,这是像他这种优秀子弟积累几十年的成果,何况我等平凡人呢,慢慢积累、慢慢接近、逐步到达,时间总是看得见的,用在了哪里就在哪里产出,不是百分百也差不多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