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3000年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ly的读享生活 2016-05-27 19:43:38

    并非线性叙述,而是扣紧几个主题的阐发,有关荷马史诗的译本、重要研究者的比较,以及荷马史诗在西方文明中的烙痕。书总体很好看,主题广博而不松散,人文知识浓郁。文笔热情澎湃是优点也是缺点,作者过于感性,似乎随时随刻想要唤起读者的共情。

  • 8 疯狂大帆船 2016-09-20 11:28:22

    阅读体验并不好,结构松散,每一个独立章节都没有严格的证据逻辑。干脆写成散文也就算了,偏偏要以考古的形象夹带私活,不好。这书能进图书奖候选名单,有些让人觉得奇怪。

  • 4 小p 2016-06-28 00:11:34

    有些段落还挺动人的,但其他都是些东拉西扯的松散文字。前几章的质量明显优于后面的。

  • 2 朱zzz 2016-07-08 11:39:52

    其实是一本一口气吐槽历年记载荷马史诗的离骚体

  • 2 Phenixus 2019-07-29 22:00:57

    学术上臆断太多,价值有限,文笔优美,娓娓道来,当成作者的心路历程来读不错

  • 1 爱思狸 2016-10-20 21:30:07

    应该有的没写出来,比如荷马的乙抄本,仍然没说明白;而不需要的,却写了那么啰嗦,比如作者自己的游历

  • 2 小簟轻衾 2016-05-28 22:13:58

    作者爱荷马爱得深啊。。

  • 2 🌺五月雨永远 2020-08-06 02:49:46

    非常好读,就是抒情文笔不够严谨,有时太过感性和啰嗦。喜欢的两章是“草原上的荷马”和对奥德赛的精读。草原指“大海宽阔的背脊”,原来在早期希腊语中没有海的语源,荷马谈及贫瘠或丰饶的大海时只是将其视为草原。波塞冬等同于马神。风之于海上的船,亦马之于草原上的战车。风帆的出现带来了桨船面对逆风时无能为力的速度,缩小了海洋的空间。荷马将航海业融入到了诗句中,就此帆船成了英雄的坐骑。在伊利亚特,帆船载着美酒运达异国战场,开战前以战船数量表述军事实力。最光辉的战役也是围绕护船展开,因为它们是归乡的生命保障。阿喀琉斯与老王彼此相惜的对视,给一个更好的世界照进了曙光,尽管一方很快死去,另一方注定陷落。船缘、桅杆、帆桁、舵桨、吊索……穿行于岛屿和风暴之间,海浪如蓝色山丘,奥德修斯找到了活着的意义,踏上了回家的路。

  • 1 轩辕十四 2021-09-20 10:14:49

    古希腊人的先祖约在2000BC左右挟着游牧的豪勇之风,跨骏马,携带青铜武器,同赫梯人祖先一起,从里海与咸海之间的欧亚大草原呼啸着南下,与地中海周边住在城市里的航海文明发生碰撞,而在特洛伊海边发生的一次战争成为这一系列匪徒对抗城市冲突的代表,被后人或真实或篡改地传唱着,直到古风时代的荷马或者荷马群体集结、记录并传播到整个地中海甚至北欧地区,成为从远古到当代西方史诗传统的代表作,成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源头。纵观人类文明史,像这种野蛮战胜文明,文明又反过来同化野蛮的历史变革屡见不鲜。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就像是生物界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使人类文明整体能不断演化、延续。书中的比较研究很有新意,例如:古埃及史诗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与当代巴尔干地区史诗,荷马史诗中的希腊联军与现代美国黑帮……

  • 1 岂能无怪哉 2016-07-09 13:10:20

    真好看!尼尔科森巨巨卖的一手好安利!!!

  • 0 Theo👽 2016-07-06 08:51:45

    太暴力!!

  • 0 Rosalia 2017-04-08 17:32:32

    枕边读物。文笔优美流畅,作者通过不同时代对荷马及其文本影响的关注与探讨提出思考:荷马的遗产对于后世究竟意味着什么。

  • 0 Raindog 2018-12-05 18:27:38

    非常浪漫的作者,非常浪漫的作品,不太合格的荷马导读。

  • 0 魁魁格 2018-04-19 08:54:32

    荷马不给我们提供答案。是否要屈服于王权?是否要自甘卑微?是否要沉溺于自我?是否要尊崇礼仪?是否要鼓励暴力?是否要有爱?对这些问题,荷马拒绝作答;他只是把这些问题的真实性编成了故事。在他的气息吞吐之间,是人生的复杂,是海上船筏汨汨的活力,是他一遍遍反复说的——你身后闪耀的复苏的晨光。(P381,结束语)

  • 0 日暮倚修竹 2017-05-10 15:44:38

    前几章写得好。

  • 0 arapallas 2018-11-06 06:19:45

    当读后感看还不错

  • 0 陌白 2016-10-15 09:53:03

    @2016-10-15 09:53:03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