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主要对认识自闭症、我的孩子可疑吗、确诊——不愿得到的答案、深入了解自闭症、我应该怎样帮助你,我的孩子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编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妇基会”)成立于1988年12月,是以母亲、家庭和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家5A级公益慈善组织。
作者简介 · · · · · ·
邹小兵,男。广州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医师。广东省儿科学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组长,儿童保健学组副组长。中华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育行为,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以儿童孤独症,阿斯博格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保健为主。创建广东省首个儿童发育行为发育障碍专门机构(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全面开展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综合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录 · · · · · ·
认识自闭症
一、什么是自闭症
(一)认识阿海
(二)不一样的自闭症
(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概念
二、自闭症简史
三、自闭症在流行吗
四、患病率升高的原因何在
我的孩子可疑吗
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到底有多么重要
二、自闭症有哪些早期征象
三、早期筛查量表
(一)一级筛查
(二)二级筛查
四、如何看待早期筛查的可疑阳性结果
确诊——不愿得到的答案
一、医生诊断的基本流程
(一)第一次就诊(首诊)
(二)第二次就诊
(三)第三次就诊
二、自闭症有哪些表现?
(一)核心障碍:社会交往障碍
(二)家长最关注:语言交流障碍
(三)表现最特别: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四)敏感还是迟钝:感觉异常
(五)智障还是天才:智力发育
(六)灵活还是笨拙:运动发育
(七)学了还是没学:延迟性学习能力
(八)共患病
(九)原来这些行为是因为自闭症
三、其他类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表现
(一)阿斯伯格综合征
(二)雷特综合征
(三)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四)不典型自闭症
(五)病态需求回避综合征
四、诊断标准及诊断量表
(一)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二)诊断量表介绍
五、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
(一)神经心理学检查及其意义
(二)需要做染色体和基因检查吗
(三)脑电图检查的意义
(四)脑影像学检查及其意义
(五)其他实验室检查
六、还需与哪些情况进行鉴别
(一)自闭症与智力障碍、脑瘫的关系
(二)如何区分天才儿童与阿斯伯格综合征
(三)如何区分语言障碍与自闭症
深入了聊自闭症
一、什么原因引起了自闭症
二、自闭症的神经影像学改变
(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三)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四)扩散张量成像(DTI)
(五)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三、自闭症的神经生化改变
四、自闭症的神经心理学异常
(一)心理理论缺陷
(二)执行功能障碍理论
(三)中央统合不足(WCC)理论
(四)镜像神经元功能障碍假说(MND)
(五)图像思维理论
五、发展心理学理论与自闭症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行为矫正
(三)多元智能理论
我应该怎样帮助你,我的孩子
一、家长和家庭必须首先调整
(一)家长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及过程
(二)给家长的建议
(三)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
(四)组建一支以孩子为中心的团队
(五)如何重新认识我的孩子
(六)与自闭症孩子相处的基本要领
二、教育干预的原则
(一)教育干预原则
(二)基本行动要点
(三)坚持三原则及篮子策略
三、行为—认知—关系干预模式(BCR模式)
(一)处理行为问题,扫除训练障碍
(二)巧用行为疗法,培养行为能力
(三)构建结构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四)交往无处不在,提高社交能力
四、自闭症的常用教育训练方法介绍
(一)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二)结构化教学和TEACCH
(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PDI)
(四)地板时光
(五)游戏与文化介入(PCI)
(六)社交故事
(七)SCERTS模式
(八)早期丹佛模式
(九)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五、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
六、自闭症的其他治疗方法
(一)如何确定主流方法与非主流方法
(二)科学看待各种疗法
与孩子一同进步,明天会更好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一、什么是自闭症
(一)认识阿海
(二)不一样的自闭症
(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概念
二、自闭症简史
三、自闭症在流行吗
四、患病率升高的原因何在
我的孩子可疑吗
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到底有多么重要
二、自闭症有哪些早期征象
三、早期筛查量表
(一)一级筛查
(二)二级筛查
四、如何看待早期筛查的可疑阳性结果
确诊——不愿得到的答案
一、医生诊断的基本流程
(一)第一次就诊(首诊)
(二)第二次就诊
(三)第三次就诊
二、自闭症有哪些表现?
(一)核心障碍:社会交往障碍
(二)家长最关注:语言交流障碍
(三)表现最特别: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四)敏感还是迟钝:感觉异常
(五)智障还是天才:智力发育
(六)灵活还是笨拙:运动发育
(七)学了还是没学:延迟性学习能力
(八)共患病
(九)原来这些行为是因为自闭症
三、其他类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表现
(一)阿斯伯格综合征
(二)雷特综合征
(三)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四)不典型自闭症
(五)病态需求回避综合征
四、诊断标准及诊断量表
(一)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二)诊断量表介绍
五、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
(一)神经心理学检查及其意义
(二)需要做染色体和基因检查吗
(三)脑电图检查的意义
(四)脑影像学检查及其意义
(五)其他实验室检查
六、还需与哪些情况进行鉴别
(一)自闭症与智力障碍、脑瘫的关系
(二)如何区分天才儿童与阿斯伯格综合征
(三)如何区分语言障碍与自闭症
深入了聊自闭症
一、什么原因引起了自闭症
二、自闭症的神经影像学改变
(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三)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四)扩散张量成像(DTI)
(五)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三、自闭症的神经生化改变
四、自闭症的神经心理学异常
(一)心理理论缺陷
(二)执行功能障碍理论
(三)中央统合不足(WCC)理论
(四)镜像神经元功能障碍假说(MND)
(五)图像思维理论
五、发展心理学理论与自闭症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行为矫正
(三)多元智能理论
我应该怎样帮助你,我的孩子
一、家长和家庭必须首先调整
(一)家长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及过程
(二)给家长的建议
(三)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
(四)组建一支以孩子为中心的团队
(五)如何重新认识我的孩子
(六)与自闭症孩子相处的基本要领
二、教育干预的原则
(一)教育干预原则
(二)基本行动要点
(三)坚持三原则及篮子策略
三、行为—认知—关系干预模式(BCR模式)
(一)处理行为问题,扫除训练障碍
(二)巧用行为疗法,培养行为能力
(三)构建结构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四)交往无处不在,提高社交能力
四、自闭症的常用教育训练方法介绍
(一)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二)结构化教学和TEACCH
(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PDI)
(四)地板时光
(五)游戏与文化介入(PCI)
(六)社交故事
(七)SCERTS模式
(八)早期丹佛模式
(九)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五、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
六、自闭症的其他治疗方法
(一)如何确定主流方法与非主流方法
(二)科学看待各种疗法
与孩子一同进步,明天会更好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闭症人士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非只有值得同情或治疗的一面……并非在外星球,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在我们这些将自闭症人士当成“病人”的“凡夫俗子”们所推崇的“人类文化”之外,是否还有一个“自闭症文化"? 我们现今的文化似乎过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甚至以为善于交往、至少具有基本的交往能力オ是“正常”人类行为,以至于忽略了人类行为多样性以及人类行为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地球上有很多人种、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众多的民族、有数不清的语言,地球人类的这些多样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化。我们既然可以接受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为何不可以试着去承认和接受“自闭症文化”? 作者认为,承认这样一种文化的存在是有益的,其目的不是为了安慰自闭症患者或患者的家长。“自闭症文化”似乎也不是天方夜谭的故事,是一种客观存在…… 无疑,与人类今天的生活相适应的就是我们的“凡夫俗子文化”,我们见面打招呼、热情拥抱、亲切交谈、互相帮助、彬彬有礼、尊老爱幼、请客吃饭、过年走亲戚、“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文明”,当然,我们人类也虚情假意、尔虞我诈、假话连篇……人类“文明”虽不赞成这种品质,可是却也是人类品质的客观存在。然而自闭症人士,在没有遭受到家长以及治疗者、教育者(我将他们称为凡夫俗子)的雕琢或改变(有好的改变,也有破坏)之前,似乎本质纯朴、真诚、善良、不撤谎、不说假话,不理解为什么不可以公开说某人胖,也不懂明明你很丑为什么还要称呼为“美女”………很显然,自闭症人士所具备的自闭症文化不适应我们的文化,严重的自闭症患者,如不给予帮助,甚至不能独立生存,本着爱、本着不忍心看着他们在我们的文化中的悲惨遭遇,我们去治疗或改变他们,在这种意义上,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治疗教育和改变是需要得到加强和褒奖的行为,也是本书的主调。然而,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坚持三原则及篮子策略 -
(1)原则一一理解、容忍、接纳和尊重:……我们需要理解、容忍和接纳这种独特心理特征和文化的存在,尊重自闭症文化具有的价值。 有了这样的胸怀,就可以避免一个最为普遍的错误:“把自闭症儿童改造成一个和别的普通发育儿童一样的孩子。”事实上,我们似乎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自闭症不可治愈!”但是生物学不可治愈,并不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就不能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下学习、生活和工作,更别说不能生存了。重度自闭症的确需要帮助,也需要包容,但是对于已经具备生存生活能力的自闭症人士,更加需要包容。我们凡夫俗子文化应该有包容他们的空间,就像我们今天的世界可以包容不同肤色、种族、语言人群的文化一样,我们多包容一个自闭症文化吧。家长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自闭症儿童不够恰当的交往;老师和同学应习惯和体谅自闭症儿童一定程度的我行我素、自我中心的行为方式;社会要给予这些独特的人群与我们一样的学习工作机会,就工作和创造性而言,他们可能不差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甚至优于我们,只是作为你的同事,自闭症人土不那么好打交道而已;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给予自闭症人土充分的权力,这才叫包容。今天我们包容他们,将来他们会回报我们的。记住,不要试图彻底改变自闭症儿童,做不到,也不必要,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 今天的主流教育体系,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或缺陷,在这个体系中,儿童就像沙子,教育体系就是十分精细的滤网,所有的儿童都要放进这个滤网过滤,结果,普通儿童多数都漏过去了,而各类特殊儿童,无论是像自闭症儿童这样的有缺陷的儿童,还是那些聪颖有个性的资优儿童,似乎都不容易通过这个精细的滤网,最后被主流教育体系所淘汰。现今的教育模式,几乎让自闭症儿童陷于无处可学、无人愿教的境地。是时候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了。在主流教育中,应该有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在主流教育之外,应该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坚持三原则及篮子策略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与你同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与你同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 9.3
-
- 重建依恋 8.3
-
- 孤独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 8.5
-
- 孤独症婴幼儿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8.8
-
- 这世界唯一的你 9.0
-
- NeuroTribes 9.2
-
- 社交潜规则(第2版) 8.6
-
- 凯丽的心声 9.4
与你同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如果你是谱系家长新鲜人,也许你会关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比较实用,教家长了解自闭症基本知识,包括国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知道如何开始应对,当然了真要干预得报三院的家长班,会领到操作教材。 但是对于我来说还好先看了自闭症和阿斯伯格指南两本书,心态比较稳当,孩子爸爸一来就看这本,看得相当绝望。尽管护士提醒重点是这... (展开)> 更多书评 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发育行为儿科学 (一滴沥青)
- 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 (向北向北)
- 自闭症疗育书单 (槑)
- 自闭症 (收藏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与你同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西西弗斯那厮 2023-07-03 23:29:44 江苏
了解自闭症入门吧
0 有用 Island 2023-07-23 23:07:18 北京
本土化,实操性强。
1 有用 默。 2019-01-08 09:39:41
自闭症入门科普书籍,建议刚被医生批示疑似的家长阅读。 邹教授详细的说了自闭症的概念,早期征兆,对诊断帮助非常大。以及确诊后一些干预方法
0 有用 时化猫 2024-07-23 13:22:27 广东
挺实用的入门读物,包括了一些初步就诊的流程介绍以及对家庭的心理按摩,对家庭干预这一块比较少有涉及,以及提出的社会认知普及和包容环境的愿景,目前来看还是道远且长。
0 有用 飞翔的兔子 2022-10-07 11:11:37 上海
不要放弃希望,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