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电子资料瞎粘乱贴,跟他那本所刊一样垃圾!
开始为课程报告做准备。本书几个主要的观点:1,“二元”体制与藩属体制的碰撞是中国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线索。2,汉武帝,刘渊,康熙帝是大一统观念变化的三个重要节点。3,汉人创造了夷夏观,在民族融合中北族利用与接受了夷夏观,从而走向近代中国。整本书更像是专题形式,各章之间逻辑不明确。提出的理论,可作为以后整理学术史的参考。
观点不敢苟同
亮点是反驳新清史的理论,认为东亚各政权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但是一些论述我个人不太赞同。比如对藩属体系的论述,大多着眼于中原王朝本身,而事实上各属国内部如何看待这种所谓的藩属体系也有很大的偏差。
从概念上入手,不过这个史料引用实在是。
理论性强,但衔接不太好,史料重复率过高,没有好好打磨。
> 从天下到中国
4 有用 春诵夏弦 2020-07-31 11:44:58
电子资料瞎粘乱贴,跟他那本所刊一样垃圾!
1 有用 咸南海東 2019-04-27 15:19:47
开始为课程报告做准备。本书几个主要的观点:1,“二元”体制与藩属体制的碰撞是中国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线索。2,汉武帝,刘渊,康熙帝是大一统观念变化的三个重要节点。3,汉人创造了夷夏观,在民族融合中北族利用与接受了夷夏观,从而走向近代中国。整本书更像是专题形式,各章之间逻辑不明确。提出的理论,可作为以后整理学术史的参考。
2 有用 茨坝畸人 2020-02-15 08:16:23
观点不敢苟同
1 有用 三拳超人崔季舒 2019-12-14 12:33:41
亮点是反驳新清史的理论,认为东亚各政权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但是一些论述我个人不太赞同。比如对藩属体系的论述,大多着眼于中原王朝本身,而事实上各属国内部如何看待这种所谓的藩属体系也有很大的偏差。
0 有用 斯塔巴夫斯基 2017-10-12 20:29:34
从概念上入手,不过这个史料引用实在是。
0 有用 鸭鸭博士 2018-07-03 17:14:03
理论性强,但衔接不太好,史料重复率过高,没有好好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