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5 恶鸟 2016-10-24 12:25:42

    书名掩盖了内容的深度,作者可是写道德明晰:成年理想主义者指南》(Moral Clarity: A Guide for Grownup Idealists)、《现代思想中的邪恶:另类哲学史》(Evil in Modern Thought: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Philosophy)、《理性与文火的统一:柏林犹太录》的人,可不会写日式治愈哲学或者那种港台成长学的东西。入门但不乏哲理的深度。

  • 110 九离南火 2016-09-28 21:57:40

    为什么 我没有在高中读到这本书 如此理性的调研隔三页就有落泪的冲动

  • 60 Aquarium 2016-06-24 16:42:16

    哲学入门书籍,但不乏思考的深度。觉得标题有点幼稚的人都不妨读读看,因为有很多问题我们小时候提过却从未正视过就稀里糊涂地长大了。很喜欢不满足的心灵那一章,但仍旧提醒大家要小心作者暗含的倾向——她赞成康德,不代表斯多葛学派和黑格尔就是错的,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康德所说的判断力了。

  • 22 Neris 2016-06-15 18:02:09

    是一本很好读的哲学小册子。实然与应然。

  • 27 Y门食客 2016-12-21 20:34:06

    有些地方浓度太高,难以消化;有些部分浓度太低,掺水过多,索然无味;还有一些,刚刚好,给我以安慰、启迪、激励。

  • 11 魏小河 2018-05-05 00:14:36

    给了我能量和信心。

  • 6 胖达叔 2017-05-08 15:59:50

    很棒的一本书!

  • 15 冲类个神 2016-11-17 14:35:51

    像是跟认真说话的人好好聊了场天。想找康德来读。

  • 13 麦兜小胖 2019-08-06 16:18:42

    读完这本书以后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在当前这个让人越来越不需要思考的时代,成长的必要性更加凸显。自从自由世界资本主义成为了地球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无尽的增长成为了当下的世界运转的基石,一切都为增长让步。为了增长,我们不得不一直创造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带来了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我们戴上了比过往更沉重的枷锁。想象一下小时候仲夏的夜晚在楼下乘凉打牌闲聊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现在被移动设备锁定的深夜,我们本应拥抱的成长反而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磨灭,在我们青少年时候那种改变世界的愤怒已经难觅其踪了。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作者非常有见地的指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弄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下决心更努力地去成为这样的人,这条路上我们所经历的苦痛与快乐,正所谓成长。

  • 8 小南玩小南 2017-06-23 10:52:57

    读几页就想哭,革命队伍里有一个我呀!

  • 10 摇滚明星 2019-03-25 08:09:11

    喝完鸡汤只觉得做人好麻烦。开除人籍放弃做人了,只做臭臭泥。

  • 6 海狸小姐 2016-07-04 11:07:09

    生日读完了这本书,哲学还是有用的,获益良多。

  • 9 张宇涵🔒 2019-05-11 12:19:11

    英文版2015年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的单行本有更多段落。见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69136/discussion/616300551/

  • 13 弥斯因 2016-08-08 00:56:25

    是一本最终治愈了我,在公共场合阅读需要把这本书皮翻过来、掩饰自己对未成熟自我的羞愧的,很好的哲学漫谈。

  • 7 CWRun 2016-11-28 23:53:24

    大概这个系列的意义是告诉大家哲学还是可以实用的吧,虽然书名取得太鸡汤。

  • 6 我是猫阿猫 2017-11-27 14:21:39

    想和每一个朋友推荐的书,旁征博引,以康德的思想为主线简明阐述了何为成熟 为什么要走向成熟的问题,受益匪浅。

  • 3 2018-10-04 10:54:14

    小学中学的教师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18 赵小跑. 2021-06-01 19:26:00

    一本能量密度极高的哲学小读本,以康德哲学为基础,引出卢梭的教育观念,在本质上探讨,理解世界是怎样(实然)与世界应该是怎样(应然)之间的思辨关系。苏珊·奈曼认为,正是两者之间的所形成的差距感,导致大多数人无法辨析幼稚与成熟的边界,笃信实然的青少年,成熟之后可能因为应然的反差感,轻视现实,忽视经验,进而步入理想主义的状态,导致某种“不成熟”。而迷信应然,则会步入平庸的陷阱,行事盲从,缺乏理性,无法拥有自身独立的判断,成为乌合之众。而真正的成熟则是认清两者之间的鸿沟,两者都不要放弃。因为成熟就是不断在两者之间做出思考和行动,从而做出独立的判断,获得自由,勇敢的走下去,永不疲沓。

  • 15 二赫 2021-02-19 16:14:20

    18岁到30岁之间是一个人最艰难的岁月,因为生活会像煎牛排一样,让你在理想与现实、大城市与小县城、理性与感性、得到与失去……反复翻转煎炙。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疼。说简单点,成长就是直面现实,不骗别人容易,不骗自己太难;说复杂点,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就是成长,就是回答:当现实不如我所料,该怎么办?欧陆传统主张理性,英国传统则倾于经验,直到康德,才终于实现了一次大综合。但康德没给答案,只说培养判断力,而成长的目标就是判断力之培养。判断力你也不知道啥时候来,但它的到来总是痛苦的,这便是长大的滋味。

  • 3 cub18 2019-12-27 22:50:22

    已兼顾了可读性,但也颇有门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