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清末留学生经济思想变迁
第一节欧洲留学生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日本留学生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美国留学生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民国时期留学生经济思想变迁
第一节民国初年(1912—1926)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学研究
第二节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学研究
第三节国民政府中后期(1938—1949)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学研究
第四节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的经济学研究
第三章近代留学生与理论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樊弘的《评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资本蓄积、货币和利息的理论》
第二节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
第三节潘玉璞的《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形成》
第四节浦山的《技术进步与就业》
第四章近代留学生与财政学研究
第一节清朝末年留日学生及留日使节的财政学研究
第二节马寅初的《纽约市的财政》
第三节朱进的《中国关税问题》
第四节李权时的《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中央、省、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研究》
第五节陈岱孙的《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
第六节寿景伟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和财政:财政制度与思想发展研究》
第七节尹文敬的《中国税制》
第八节朱炳南的《经济剩余与税收》
第九节陈友松的《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关于其重建中主要问题的事实分析》
第十节田炯锦的《英美地方财政的国家监督研究》
第十一节刘炳业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资本税(1919—1923)》和周舜莘的《资本税》
第五章近代留学生与金融理论研究
第一节清末近代金融思想的发端
第二节晚清留日学生及驻日使节的金融思想
第三节留美生章宗元的货币思想
第四节魏文彬的《中国的货币问题》
第五节梅远谋的《中国的货币危机——论1935年11月4日的货币政策》
第六节林维英的《中国之新货币制度》
第七节林霖的《定期存款是货币吗?》
第八节刘大中的《论中国的外汇问题:一个建议性解决方案》
第九节胡先进的《中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控制(1937—1947)》
第六章近代留学生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第一节施宗树的《中国对外贸易》
第二节潘序伦的《美国对华贸易史(1784—1923)》
第三节何思源的《国际经济政策》
第四节李卓敏的《银汇兑下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节伍启元的《国际贸易价格关系理论:一个历史的研究》
第六节张自存的《收支平衡的周期性波动》
第七章近代留学生与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第一节黄汉樑的《中国的地租》
第二节李庆麐的《伊利诺伊的农业抵押贷款与农业土地转移关系(1910—1932)》
第三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第四节巫宝三的《农业与经济变动》
第五节孟庆彭的《中国农业进步研究:要素分析》
第八章近代留学生与工商管理研究
第一节中国近代工商管理教育及工商管理学术论著概述
第二节留学生与西方科学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
第三节谢霖、孟森的《银行簿记学》
第四节杨汝梅(众先)的《无形资产论》
第五节曾同春的《中国丝业》
第六节吴绍曾的《铁路价值与合理回报:美国铁路合理回报基础、费率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七节周贻困的《收益费用的会计理论》
第九章近代留学生与经济思想史研究
第一节近代经济思想学术史概述:立足于学术著作的考察
第二节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
第三节段茂澜的《作为经济学家的西斯蒙第》
第四节袁贤能的《道家及相关哲学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赵迺抟的《理查·琼斯:一位早期的英国制度经济学家》
第六节李肇义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的主流经济思想及其对重农学说的影响》
第十章留学生与经济史研究
第一节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概述:立足于学术著作的考察
第二节李美步的《中国经济史:关于农业》
第三节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吴兆莘的《中国税制史》
第五节陈振汉的《美国棉纺织工业的区位:1880—1910》
第六节杨联陛的《<晋书·食货志)译注》
第十一章近代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近代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留学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人:西线的考察
第二节留学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人:东线的考察
第三节留学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人:北线的考察
第十二章近代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经济知识体系的转型
第一节中国近代经济知识体系转型
第二节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经济知识体系转型的个案:以“economy”和“economlcs”的早期汉译为例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关键词索引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往复君 2018-09-14 22:16:13
建议阅读其论文一篇,了解其脉络,有选择阅读即可。
0 有用 , 2023-06-04 18:16:59 江苏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叹为观止,这些经济学的精英论著理应得到重视,特别是没有中文译本的。多少故事随历史消散。
0 有用 实名上网 2023-04-10 00:28:02 上海
学术地图一览,大多数论文看书中的概述就好,但一些论文还是直接看原文更不容易误读或者遗漏重要信息。整体上看,本书对研究清末民国的经济学界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看邹老师前面的序言就可以感受到其材料的扎实
1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16-12-06 20:31:40
中国第一个在顶级期刊AER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经济学家是谁?又是哪位经济学家被《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收录传记?Hayek最早的中国博士生是谁?在本书中,你不仅能够找到答案,而且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经济学家研究成果及其心路历程。读史明智,对比民国时期经济学家的群星璀璨,试问当前华人经济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增强了还是衰弱了?原因又是什么?相信读者也会得出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