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的书评 (9)

书白 2012-04-24 13:35:0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

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 季剑青 《读书》2012年第4期 1934年3月,时任北大文学院长的胡适在一次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发表演说,大胆提出将“文学院”改为“史学院”的设想:“学历史的效用是很大的,而历史的范围亦最广,将来文学院亦可设为史学院,因为现在研究哲学的,亦不过是...  (展开)
炎仌 2012-09-09 15:3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 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 ——读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陆 胤 自从1904年初《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将源自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作为讲授“历代文章流别”的参照,百年来“文学史...  (展开)
文学混子 2020-10-19 15:58:59

所思所想

平原君自《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开始就一直在反思西方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尝试挖掘中国自古以来的学术传统。在80年代的中国是开创性的尝试。从《六说文学教育》到《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平原君则试图说明文学教育的关键——在于读本而不是教科书,但是读本也不宜是...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5-19 03:13:03

夏中义:“人与学科史”关系的两种书写——以王瑶为例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2016年第10期 “以王瑶为例”的理由 以王瑶学案为例,来讨论“人与学科史”关系的两种书写,拟作对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下简称陈著)的书评,这恰当否? 所以有此自我设问,是因为陈著这部44万字的大书气度不凡,视界宏阔,实属全景式的通史史论...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5-19 02:38:00

吴晓东:文学史家的“通识”与“情怀”

陈平原教授刚刚付梓的《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文学教育的方法、途径及境界》(增订本),[i]是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以及文学教育领域一部意义非凡的著作。对于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以及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尤其是这些年来在大学教育领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的陈平原教授来...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5-19 02:37:59

朱寿桐:文学教育学建构的学术可能性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2016年第10期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多彩,多元和谐的学术建构局面的形成,文学研究至少在文化幅度面临着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传统的文学研究,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之外,近些年兴起了文学传播研究,文学生活研究,并且各...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5-19 00:10:05

贺桂梅:文学史传统与大学文学教育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2016年第10期 文学史作为目前大学文学系的核心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陈平原所说:“对于今日中国的大学生来说,‘文学史’既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种不证自明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大学教授来说,撰写一部完整的可以作为教材的‘文学史’,更是毕生...  (展开)
顾瓴 2019-12-03 21:43:18

笔记

桐城派被章门弟子扫地出门/,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启明:性格内向,不太会讲课/吉川幸次郎:难懂的浙江话/林损:先喝半瓶葡萄酒上课/骂人的黄侃/鲁彦:《活在人类的心里》:鲁迅讲课/俞平伯:真好!真好!——简直没有办法!/吴梅:持笛讲曲/傅斯年:“这个人书读得不多,你们不能闹”...  (展开)
张学勤 2019-09-25 14:38:2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拾贝

进入现代社会,“合理化”与“专业性”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文学”作为一个“学科”,逐渐被建设成为独立自足的专业领域。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文学教育的重心,由技能训练的“词章之学”,转为知识积累的“文学史”。 “‘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  (展开)

订阅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