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艺术的笔记(20)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篇目“《红楼衣物》及当时种种”收集了许多物品以及语言信息,非常惊喜! 古人的tony都好强!发型都那么会搞!🤣而沈从文先生描述的文字让原本枯燥学术变得生动,前朝往事犹如历历在目。😄👍

    2022-01-22 07:25:04   2人喜欢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看着近代书法变迁和匾额的沉寂,这是历史文化必有的新陈代谢。 🌸 近代有代表的书法:“梅兰芳为“伦池斋”写的三个字。乾嘉时代多宰臣执政名公巨卿手笔,刘墉、翁方纲可作代表。成同之季多儒将手笔,曾左可作代表。晩清多诗人名士手笔。法式善,宝竹坡可作代表。” 这百十家商店的市招,多近两百年国内名流达宦手笔。虽匾额字数不多,尽各人所长,然在同一限度中,却多少可见出一点各自不同的风格或性格。北平商店最有名...

    2022-01-31 08:36:00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欣赏虞欧褚颜书法。(✨褚遂良—字登善,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市。据记载,此人博涉文史,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特征“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欣赏范成大,陆游的书法。 书画到宋代后,有了极大变化,说坏处是去传统标准日远,说特色是敢自我作古。经生体的稳重熟练把握不住,虞欧颜的创造天赋也都缺乏。试用代表这个时代的苏黄米蔡作例,就可知道这几个人...

    2022-01-31 08:26:44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 ✨沈先生对写字透彻犀利的点评—“间接给他一种价值。把字当成种人格的象征,权力的符咒;换言之,欣赏它只为的是崇拜它。” ❓“写字拘束性大,无创造性可言。”关于这一段是有争论的。 字的艺术价值动摇,浮泛而无固定性,是否艺术成为问题,另外有个原因,不在它的本身,却在大多数人对于字的估价方法先有问题。一部分人把它和图画、音乐、雕刻比较,便见得一切艺术都有所渭创造性,唯独写字拘束性大,无创造性可言...

    2022-01-31 08:16:00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山水图见笔墨韵味。 🌸人物图见故事、基本理解服装。 这一点特别重要,值得注意。历来谈绘画考证和艺术鉴赏的,多乐于在一幅画中谈笔墨韵味,不大注意到这些具体问题。谈山水犹可说除笔墨韵味外无物可证,而鉴赏人物故事画,对于故事本来如还模糊不清楚,不免难言。衣冠器用更不能不有个基本理解。即或是小处,也可以帮助我们比较深入明白一些问题,至少是可推测出一幅画的相对年代。个人也并不认为冠服制度就是鉴别古画...

    2022-01-29 15:54:16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生命机动之线条需再细看与比较 🌸✨展子虔,人物面部神采如生,意度具足,可为唐画之祖。 至于涉及展的山水人物,比彦悰进一步,以眼见展之遗迹。说得十分具体,也极重要的,却应数元汤星《画鉴》:“展子虔画山水法唐李将军父子多宗之,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人物面部,神采如生,意度具足,可为唐画之祖。”二李山水得展法,世多知之世称张画美妇人明艳照人,用朱晕耳根为别。原来这个画法也得自子虔,并非纯粹...

    2022-01-29 15:37:41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专业知识扎实全面,不怕麻烦。 为什么我们把颜之推这几句话看得那么认真,不怕麻烦,来寻根究底,有无必要?读书明大义即得了,必求字字落实,将不免引人走人歧途,迷不知返。这种看法对于一般人说来是对的。但是就一个博物馆工作者说来,如论文物制度,却有必要对于它知道得比较扎实全面一些。文图互证也会有错误时,文物见闻有限,更容易弄错。但私意结合文献和文物来找问题,终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文物方法。一面可望把文...

    2022-01-28 13:46:56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沈先生爱惜知识,重视人才培养,多次语重心长引导后来者有积极态度,下狠心,扎扎实实学懂,再来作注,不懂不妨暂时不注。字里行间流露出情真意切的心情怎能不令人感动! 这文章正面说的是妙玉为人如何爱清洁,讲风雅,反面却有个是假的微言深意,显明对照是奉承贾母无所不至,却极瞧不起刘。所渭文笔曲而隐的褒贬,和当时事事物物相结合,二百年前读者用不着注也能有会于心。但是,到现代,由于近半世纪社会变化格外大,即...

    2022-01-27 10:02:56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著名青白瓷器:官、钩、定、汝窑。 🌸东瓯(ou 第一声 小盆、杯子、温州的别称)、白坩(gan 第一声 盛东西的陶器)用于喝茶。 🌸鲜为人知的著名作品:四川大邑白瓷,江浙秘色瓷,北方柴世宗皇帝雨过天青柴窑瓷。 但是由汉代绿釉陶器到宋代的官、钩、定、汝窑四种著名世界的青白瓷器,中间却有约八百年一段长时间,陶瓷发展的情形,我们不明白。它的进展过程,在文献上虽有些记载,实物知识可极贫乏。因此,赏鉴家叙述...

    2022-01-26 07:53:34

  • 文恒谦 (不坠青云之志)

    🌸古称玻璃名词:琳、球琳、璿(xuan 、第二声 、美玉)珠、火齐,琉璃,琅开、珂玻。 🌸记录睿宗和武则天的灯彩工艺。 中国玻璃或玻璃生产,最早出现的年代,目下我们还缺少完全确具体的知识。但知道从周代以来,在诗文传志中就经常用到如下些名词:“琳”、“球琳”、璿珠”、“珂玻”、“火齐”、“琉璃”、“琅开”、“明月珠”和晋六朝记载中的“玻璃”、“瑟瑟”,后人注解虽然多认为是不同种类的玉石,如联系近10年古代墓...

    2022-01-26 07:43:36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龙凤艺术

>龙凤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