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欲与虚无之上的笔记(12)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liberte

    如果对于意义的渴求是一种欲望,纵欲指的便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于人类的作为创造意义的能力有太大的信心。相对于此,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知识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在瞬间崩解,沦为对于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在除魅后的近代世界里,意义的问题逐渐浮现,解决的唯一资源又只剩下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纵欲与虚无之间的轮替交迭自然愈演愈烈,表现了人类每一次构建意义时从张狂得意到失败丧志的循环。 但是纵欲与...

    2019-02-24 20:23:26   10人喜欢

  • liberte

    终极言之,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应该就是一个在某方面对人性的可能性做了独特而深沉的诠释的生命。所谓诠释,意思是说当事人有一事地指认了他所处的社会及历史空间的特质,然后以随俗从众的幸福和安逸为代价,用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表现出人性在这样的一个空间中有什么样的机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面对什么样的力量和挑战,以及如何去处理和--- 最重要的--- 超越这些不断企图主宰、淹没自己生命的外在力量。

    2019-02-24 19:56:28   3人喜欢

  • Mr.Craner (你球吃枣药丸)

    在我的体会之中,韦伯的这些呼吁似乎可以用“纵欲”与“虚无”的对立两极来衬托表达。如果对于意义的渴求是一种欲望,纵欲指的便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于人类的作为创造意义的能力有太大的信心。相对于此,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在瞬间崩解,沦为对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在除魅后的近代世界里,意义的问题逐渐浮现,解决的唯一资源又只剩下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纵欲与虚无之间的轮替交迭...

    2017-06-16 17:11:44   1人喜欢

  • 波罗的帕

    如果历史注定我们要活在一个后而形上的时代,而我们仍愿意维持 **“败而不溃”(non-defeaist)^[2]** 的方向,我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败而不溃”的意恩就是 “顽强地批判”(stubbornly critical),它包含两个意思:超越既予的脉络背景以及维持乌托邦的远景。

    2022-07-08 20:14:44

  • 阿树

    意义的渴求是一种欲望,纵欲指的便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于人类的作为创造意义的能力有过太大的信心。相对于此,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在瞬间崩解,沦为对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 在各种政治压制、文华侵蚀、乃至于整个庸碌世界的扭曲消耗之下,如何维持一份做人的尊严! 热情、怀疑、同情、反抗如何结合成一种尊严的处事态度,抗拒这个时代的庸俗和无聊,维护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2021-02-26 09:58:18

  • liberte

    韦伯认为,学术与政治诚然有其重大的价值,但它们也均有严重的局限。学术一方面帮助人认识事态之间的相互关联,相对于既定目的提供手段的考虑;另一方面则帮助人理解自己的实践抉择如何与终极价值立场保持一贯,也就是让人对自己行为的终极意义有所自觉和交代。 可是针对生命的根本问题 — 个人应该选择、信奉生命终极价值立场 — 学术是无法提供答案的。客观宇宙秩序崩解所带来的“价值多神论“,迫使学术必须守住自己的神,从...

    2019-02-24 20:00:36

  • Mr.Craner (你球吃枣药丸)

    一元与多元的争执,其实正表现了人类的生命处境中的对立两极,因此均有其不容抹杀的正当性:某种对于“秩序”的形而上欲望,总是会与现实的凌乱多样、生命的丰富多变冲突,永远无法消解。用政治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为例,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之争、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及多元文化主义之争,乃至于民族主义从“对外求异”到“对内求同”的暧昧性格等等讨论,用意都是企图安顿一元与多元两方面的要求,却又难以得到其间的解决。

    2017-06-18 18:57:26

  • Mr.Craner (你球吃枣药丸)

    《单向度的人》是一本悲观的书:它的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原本代表超越了这个社会的运作原则的各种契机,在先进工业社会中,都已经心满意足地被纳入体制。在这种单面的社会中,充斥着一种“幸福意识”:“相信实在的便是理性的,同时现存体制履行了它的承诺。”马尔库塞当然要反抗这种庸俗的幸福意识,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未曾明言的一点希望,其实是建立在一种和幸福意识成对比的“苦恼意识”上。

    2017-06-16 14:39:09

  • Mr.Craner (你球吃枣药丸)

    走出神话国,就是拒绝一切美丽动人的政治神话,拒绝任何狂热而绝对的道德理想主义,拒绝为了在此世实现虚幻的天国而牺牲个人的理智、良心和自主。要做到这一点,“每一个个人,就以个人的良知为依据”,最好是同“权利”“组织”这一类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

    2017-06-16 14:20:20

  • 想知道为什么

    人自觉地要求自主和自由;另一方面,这种自主和自由又必须植根于一套客观的意义和秩序。人的有限性,在于这套客观的意义和秩序不断威胁到人的自主和自由,但脱离了这套客观的意义和秩序,人的自主和自由缺乏任何具体的内容可言。 现代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焦虑、抑郁,也许可以试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渴望自主和自由,不希望被非自主选择的观念和价值观裹挟。年轻人的自主和自由体现在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恋人、婚姻方式,我...

    2017-02-05 15:47:05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纵欲与虚无之上

>纵欲与虚无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