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特里·法雷尔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Shaping London: The Patterns and Forms That Make the Metropolis
译者: 杨至德 / 杨军 / 魏彤春
出版年: 2015-10
页数: 256
定价: 188.00 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世界城镇化建设理论和技术译丛
ISBN: 9787568012140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Shaping London: The Patterns and Forms That Make the Metropolis
译者: 杨至德 / 杨军 / 魏彤春
出版年: 2015-10
页数: 256
定价: 188.00 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世界城镇化建设理论和技术译丛
ISBN: 978756801214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规划学读本 (规划在路上)
- 历史阅读—城市史 (慎终如始)
- 书 (狂傲的旋子鱼)
- 世界城镇化建设技术与理论译丛 (withmama)
- 设计,设计,设计 (卖设计治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伦敦城市构型形成与发展(第二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Chenbao 2019-06-09 14:57:34
1.水系统真的是极为珍贵的娱乐休闲网络,它能把分散的城市和乡村景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不间断的网络。世界上的大都市,都是这样的。2.日益敏感的民主协商机智使得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和创新精神难以继续。3.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纽约的帝国大厦都是显而易见的城市象征,而伦敦则是小小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街道家具,使它与其他城市区分开,这或许表明一种对人行道设计的关注。4.伦敦这个大都市从本质上说是社... 1.水系统真的是极为珍贵的娱乐休闲网络,它能把分散的城市和乡村景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不间断的网络。世界上的大都市,都是这样的。2.日益敏感的民主协商机智使得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和创新精神难以继续。3.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纽约的帝国大厦都是显而易见的城市象征,而伦敦则是小小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街道家具,使它与其他城市区分开,这或许表明一种对人行道设计的关注。4.伦敦这个大都市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性的产物,“像一个怀孕的生产的孕妇,而不像天才思维的一时涌动。”Anyway,伦敦是一个伟大的城市。 (展开)
1 有用 ravi 2020-02-14 21:34:20
原书超五星,翻译很差劲。伦敦的个性:临时性、注重实效、层层叠叠、把现有的一个个零碎方案修补成一个整体(太准确了!)。这种个性来自自然环境(盆地、蜿蜒曲折的河道、潮汐、南北岸差异),双城的历史(伦敦城和威斯敏斯特、沿大拐角的弓形聚落),社会特征(店家的城市、政治形态、乡村情结)的影响,并导致所有要素都富有拼贴色彩:路网(罗马人的网格到摇摆的网格,东西向干道的层叠),运河(天然水系的大拼接),铁路和地... 原书超五星,翻译很差劲。伦敦的个性:临时性、注重实效、层层叠叠、把现有的一个个零碎方案修补成一个整体(太准确了!)。这种个性来自自然环境(盆地、蜿蜒曲折的河道、潮汐、南北岸差异),双城的历史(伦敦城和威斯敏斯特、沿大拐角的弓形聚落),社会特征(店家的城市、政治形态、乡村情结)的影响,并导致所有要素都富有拼贴色彩:路网(罗马人的网格到摇摆的网格,东西向干道的层叠),运河(天然水系的大拼接),铁路和地铁(以复杂的系统取代清晰的规划),公园绿地(不规则形状,路径的连接),乃至皇宫、议会、广场(人民)之间的三角关系都非常含蓄、自然。作者应该很推崇雷恩吧,两人都是大实践家(建筑、规划、都更通吃),都对他们的首都与民族饱含深情。 (展开)
1 有用 #Liang 2016-12-28 09:53:35
配图不错。但是这本书设计的有点糟吧,那字距来说,太大了。还有版面设计也不够好。不过不知道英文原版怎么样。内容不错,从城市构型来看伦敦的历史。
5 有用 🐳五月雨永远🌊 2016-08-08 00:06:52
读的是第二版,大致比对了下就发现调整了一些图片。作为一座由一些农庄和城镇逐渐演变而成的城市,伦敦比之大陆城市更像是自然发展而成,并没有政府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有序规划,这种定居区的概念可能和英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关。而与之对比的更人工化的城市,如大改造后的巴黎,体现的就是一种皇室的统治权力,把城市更加视为是一种精心组织的场所艺术品。作者的行文可能是有些有失偏颇的“自豪感”在里面,但作为对一个城市基本建设... 读的是第二版,大致比对了下就发现调整了一些图片。作为一座由一些农庄和城镇逐渐演变而成的城市,伦敦比之大陆城市更像是自然发展而成,并没有政府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有序规划,这种定居区的概念可能和英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关。而与之对比的更人工化的城市,如大改造后的巴黎,体现的就是一种皇室的统治权力,把城市更加视为是一种精心组织的场所艺术品。作者的行文可能是有些有失偏颇的“自豪感”在里面,但作为对一个城市基本建设及历史发展的导读也不能再要求更多了,这样的书本来就少找半天也没本更好的,想了想还是给五星吧。 (展开)
0 有用 Ken Yang 2017-09-10 13:09:32
作者做过很多年的伦敦规划和建筑项目,可说是伦敦城市建设的活字典。但此书行文太随心所欲,有种散乱无序的感觉。也许这正是伦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