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学的笔记(23)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Oscar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 作者:谢利·卡根 1, 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再。——伊壁鸠鲁 2, 永生并不是好事。对你好处有限的事物,一旦你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时,就会对你有坏处。比如巧克力。同样地,或许短短的生命是美好的,比如...

    2019-02-24 20:57:08   3人喜欢

  • 小象是小可爱呀

    哈佛公开课死亡 Lesson 1 关键在于你自己去思考 客观看待死亡并勇于面对 Lesson 2 人能幸免于死吗? 人是什么 活着的概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本身不成立 死等于生命结束,所以只是一种假象 死亡定义于肉体死亡 人是如何构造的? 1. 肉体和其他某物(灵魂)的结合体。(这两者截然不同,灵魂是非物质的,非物理的)“二元论” 2. “一元论”人只不过是物质实体 3. “唯心主义”人只有灵魂 …… 心物交互二元论 身体灵魂可以互相作用 ...

    2021-03-23 16:49:06   1人喜欢

  • 丷熊小咤丷

    如果死亡有坏处是因为它剥夺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这是否意味着,最好的是就是永生?鉴于剥夺解释理论说死亡是有坏处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最好是永生不朽? 不管是什么,生命都会给予你美好的事物,而当你被卡车撞到的时候,你就被剥夺了这些美好。这就是你在那时死去会对你有坏处的原因。也就是说,死亡是坏事,它坏在你被剥夺了生命中的美好。 但若假设生命并没有给予你更多美好的事物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否真的会发...

    2021-03-23 11:09:50   1人喜欢

  • 钧垚

    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再。——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

    2019-02-12 21:56:29   1人喜欢

  • 佃二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难以相信理想价值容器理论”,可是在我看来,周围大多数人似乎更倾向于这种理论,或者说他们努力使自己和他人相信这一理论,如果出现有悖于他们所相信的这种价值观,他们或不遗余力地抨击,或扼腕叹息,或表示难以理解——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他们始终秉持着“好死不如赖活”这种信念。 可是所以到底是什么支撑了这种信念之根深蒂固呢?为什么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地自己坚信这种理论且又试图说服他人要和他们...

    2018-06-30 10:29:26   1人喜欢

  • What2ver (Live life as if it is real)

    我们的精神生活充满了体验的定性方面。很自然的一个想法是:纯粹物理的对象没有这个方面。纯粹的机器不能感到痛,不能看见红色,不能感到快乐。机器能做行为方面的事情,但是纯粹的物理对象不能拥有体验的定性方面。但是我们有,所以我们不只是物理对象,我们不只是机器。

    2024-08-01 09:14:47

  • 丷熊小咤丷

    首先,我想讲反对自杀的两个有失审慎的观点,他们都含有伦理色彩。实际上,第一个观点不像一个道德观点,更像一个神学观点。当然大部分时间,我都尽量避免直接讨论神学问题(虽然我们谈过许多话题都很值得从宗教的观点进行讨论),但是讨论到自杀,在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上帝,因为有种观点十分普遍,即我们活着是上帝的旨意,所以自杀就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不管怎样,这是我想要讨论的第一个观点:因为自杀违背了...

    2021-03-29 15:54:03

  • 不倒翁

    实体书———————

    2021-03-23 06:43:37

  • 丷熊小咤丷

    这是一个奇怪的限定,“或几乎如此”。苏格拉底从他对于变化、无形、复合与单纯等的考察中得出结论:“灵魂是不可或几乎不可摧毁的。” 这个限定就引发了一种质疑。这个质疑由苏格拉底的门徒之一——齐贝提出。他指出,即使我们承认灵魂几乎是不可摧毁的,这也不足以让我们确信它是不朽的。接着他给出了一个极其有力的关于人和他衣服的类比。一个人的一生穿过许多件衣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任何衣服相比,人的肉体更接近于“...

    2021-03-16 11:53:23

  • 潜渊青魚

    虽然我也不相信灵肉可以分离,而且对死后灵魂独存的说法也一直保持怀疑,但谢利卡根直到第三章还是没能从逻辑上说服我。只能继续读下去,拭目以待吧。

    2020-11-07 08:36:03

<前页 1 2 3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