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历史学家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应该不会超过万分之一,即使加上有相当研究的历史爱好者,这个比例相信也不会太高。但奇怪的,一方面有人说现今的人们不爱读正经书,一方面出的书却又那么严肃,故意不让人亲近,悖论。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艰辛苦读、那么浓的兴趣去深究历史。一本书,只要通俗的语言去展示精彩的史事,使得众多沉浮于“愚乐”当中的平民百姓能够感受到历史魅力、阅读快感,那么它的意义就远远胜过所谓的长篇大论、鸿篇巨制了。 当然,降低历史的神秘感不能等同于“戏说”那些玩意儿,找来几个帅哥靓女披上古代的衣服,胡编乱造些可笑的闹剧、整几出三角恋,那是纯粹的搞笑或者无聊。 好的读物,应该在知识性和可读性上达到平衡。在这一点上,《历史》做到了。
总是提醒自己,看书要多啃学术硬货,少读厕所读物,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呀,这两天连这本儿童读物都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放弃治疗了。想来咱们这位作者约莫是到了奶孩子的年纪了,竟然写起了青少年读物。虽说压根就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到他能在教科书史观的框架内,讲得活灵活现,确实是很不容易。中学生看完,一定爱上这位林老师的。不过不能小看这书,虽然算不上全然严谨,你看过就知道是有些学术里子撑着的。例如人口、土地兼并问题与王朝的兴替;土地兼并和奖励军功是如何消灭贵族的;儒表法里的内在逻辑这些没看过专著是写不出来的。当然好玩的新鲜说法也不少,比如模范诸侯齐桓公,春秋五“伯”老父亲式微大哥当家;论打仗不是秀肌肉,掏出钞票烧着玩,你一张我两张不服咋地;人民币玩家汉武帝;铜钱的卷边防盗术……趣味也在其中。
男神的书,虽然京东上标着适合11-14岁,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属于中国通史,作为入门是很不错的读物,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的原因分析得很透彻。不够没有让我惊艳,于是就给4星啦!
不多说,我是该作者忠实粉。
3.5星作者已出版的书我都看过,可能因为中国历史太长篇幅不够所致内容并不完善很遗憾我觉得写得不够太简单粗暴,整体比哲学家和佛学内容有下降,不免遗憾!
一看出版社就笑了,定位应该是给年少的学子看的。只是我倒是看的津津有味,字里行间作者体现了博学和逻辑,有举重若轻之感,作为串起历史脉络的启蒙读物还是很不错的。
终于明白林欣浩为什么不在《哲学家》里写老马了…敢情跑中国古代史这儿坚定不移地践行辩证唯物史观来了,放着那么多生动有趣涨学问的东西不写,费老大牛劲证明历史必然性,也不知道图个啥。这不就相当于中学历史课本删掉主线故事以后的通俗解说本嘛,什么制度史文化史艺术史学术史,饭桌上侃大山就砍这个?概而言之,《哲学家》的优点努错了方向,撞上了南墙,下半本没兴趣看了。这么着急忙慌地赶落完,真比一个皇帝写一本强?蜜汁优越…以及,书名过于一惊一乍,堪称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典型。
每次看完林老师的书,就会感叹背后是怎样一个有趣的人呀。 出版的初衷是为了配合历史教材,章节开始也是和“”教科书”对应的。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把每个时代中的一点亮点,深加那么一点地探讨。在保持按照历史顺序叙述同时, 又给你突然来个放大镜,作者那举重若轻的笔触非常有魅力。比如从 “春秋战国时的屈原艺术家论”, 说到“蔡伦造纸背后不可言说的小秘密”,这些都是教科书里永远都不会说到的,甚至是作为成人眼中凡世的真相。这本书还厉害在会把很多非常基础的,我以为早就懂了的概念,给你分析一遍它诞生的理由。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作为一个初学者,看这本书会比柏杨的《中国人史纲》要轻松地多了多,因为后者是“编年体”。PS 章节安排和副标题也非常有意思。
本来就设定了读者群为中学生,所以这种大框架的叙事完全没有问题,因为非常符合现代历史学的观点,即不计较太过于确切的历史事件节点,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内容的本质的分析(就是所谓的大历史,个人觉得在学习跨度比较大的历史的时候,这种方法的确是更加高效并且能够提起兴趣,更加细腻的学习可以留在对于某历史的分析中)同时也比较欣赏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尽量客观不偏颇,不神化美化也不丑化的描述和评判。如果我可以带着本书穿越回高中,一定能够修炼成历史学霸霸中霸。
很适合做义务教育历史教材:/
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太差了hh 内容真的很基础 但是十分适合我这种只学了一年历史朝代都背不清的文盲理科生!讲的很有意思 解释了很多之前困惑的知识点 真的有一种“哇 历史还可以这么学!”的感觉 这几天我一有机会就读 真的手不释卷第一次这么喜欢一本历史书....
生子当如林欣浩啊
好喜欢这个作者 很有意思 而且不卖弄
作者写得太棒了 但他自己只给自己打四颗星 希望不着急出书 出好书
通俗趣味历史书,历史的必然和偶然,经济与政治,儒表法里,兴盛与衰落,虽然是中学读物,也很适合其它人看。
01,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
我这种历史盲还蛮喜欢读历史故事书的
意外的好,基本符合了我对儿童历史普及的期待。虽然是在教科书的内容和史观框架下,但做到了把一个事物从怎么来,到之后的影响,说的很清楚。这点很棒,高中的历史课和课本没有做到。
看得入迷啦,噗哧笑几回
唯物史观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1
57 有用 汤先生 2016-06-02 18:37:26
历史学家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应该不会超过万分之一,即使加上有相当研究的历史爱好者,这个比例相信也不会太高。但奇怪的,一方面有人说现今的人们不爱读正经书,一方面出的书却又那么严肃,故意不让人亲近,悖论。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艰辛苦读、那么浓的兴趣去深究历史。一本书,只要通俗的语言去展示精彩的史事,使得众多沉浮于“愚乐”当中的平民百姓能够感受到历史魅力、阅读快感,那么它的意义就远远胜过所谓的长篇大论、鸿篇巨制了。 当然,降低历史的神秘感不能等同于“戏说”那些玩意儿,找来几个帅哥靓女披上古代的衣服,胡编乱造些可笑的闹剧、整几出三角恋,那是纯粹的搞笑或者无聊。 好的读物,应该在知识性和可读性上达到平衡。在这一点上,《历史》做到了。
41 有用 鸟飞 2016-12-28 09:51:38
总是提醒自己,看书要多啃学术硬货,少读厕所读物,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呀,这两天连这本儿童读物都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放弃治疗了。想来咱们这位作者约莫是到了奶孩子的年纪了,竟然写起了青少年读物。虽说压根就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到他能在教科书史观的框架内,讲得活灵活现,确实是很不容易。中学生看完,一定爱上这位林老师的。不过不能小看这书,虽然算不上全然严谨,你看过就知道是有些学术里子撑着的。例如人口、土地兼并问题与王朝的兴替;土地兼并和奖励军功是如何消灭贵族的;儒表法里的内在逻辑这些没看过专著是写不出来的。当然好玩的新鲜说法也不少,比如模范诸侯齐桓公,春秋五“伯”老父亲式微大哥当家;论打仗不是秀肌肉,掏出钞票烧着玩,你一张我两张不服咋地;人民币玩家汉武帝;铜钱的卷边防盗术……趣味也在其中。
17 有用 点落秋雨 2016-05-22 18:55:34
男神的书,虽然京东上标着适合11-14岁,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属于中国通史,作为入门是很不错的读物,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的原因分析得很透彻。不够没有让我惊艳,于是就给4星啦!
10 有用 doreenfly 2016-07-15 18:22:16
不多说,我是该作者忠实粉。
6 有用 楱杌 2016-09-30 20:23:08
3.5星作者已出版的书我都看过,可能因为中国历史太长篇幅不够所致内容并不完善很遗憾我觉得写得不够太简单粗暴,整体比哲学家和佛学内容有下降,不免遗憾!
8 有用 DY先生 2018-03-31 22:45:39
一看出版社就笑了,定位应该是给年少的学子看的。只是我倒是看的津津有味,字里行间作者体现了博学和逻辑,有举重若轻之感,作为串起历史脉络的启蒙读物还是很不错的。
6 有用 史历黑 2018-01-03 20:08:54
终于明白林欣浩为什么不在《哲学家》里写老马了…敢情跑中国古代史这儿坚定不移地践行辩证唯物史观来了,放着那么多生动有趣涨学问的东西不写,费老大牛劲证明历史必然性,也不知道图个啥。这不就相当于中学历史课本删掉主线故事以后的通俗解说本嘛,什么制度史文化史艺术史学术史,饭桌上侃大山就砍这个?概而言之,《哲学家》的优点努错了方向,撞上了南墙,下半本没兴趣看了。这么着急忙慌地赶落完,真比一个皇帝写一本强?蜜汁优越…以及,书名过于一惊一乍,堪称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典型。
5 有用 日日是好日 2017-05-22 04:56:15
每次看完林老师的书,就会感叹背后是怎样一个有趣的人呀。 出版的初衷是为了配合历史教材,章节开始也是和“”教科书”对应的。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把每个时代中的一点亮点,深加那么一点地探讨。在保持按照历史顺序叙述同时, 又给你突然来个放大镜,作者那举重若轻的笔触非常有魅力。比如从 “春秋战国时的屈原艺术家论”, 说到“蔡伦造纸背后不可言说的小秘密”,这些都是教科书里永远都不会说到的,甚至是作为成人眼中凡世的真相。这本书还厉害在会把很多非常基础的,我以为早就懂了的概念,给你分析一遍它诞生的理由。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作为一个初学者,看这本书会比柏杨的《中国人史纲》要轻松地多了多,因为后者是“编年体”。PS 章节安排和副标题也非常有意思。
2 有用 marumaru 2018-07-30 07:59:58
本来就设定了读者群为中学生,所以这种大框架的叙事完全没有问题,因为非常符合现代历史学的观点,即不计较太过于确切的历史事件节点,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内容的本质的分析(就是所谓的大历史,个人觉得在学习跨度比较大的历史的时候,这种方法的确是更加高效并且能够提起兴趣,更加细腻的学习可以留在对于某历史的分析中)同时也比较欣赏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尽量客观不偏颇,不神化美化也不丑化的描述和评判。如果我可以带着本书穿越回高中,一定能够修炼成历史学霸霸中霸。
3 有用 貓 2018-04-24 05:46:37
很适合做义务教育历史教材:/
2 有用 Desperado 2017-01-22 10:39:07
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太差了hh 内容真的很基础 但是十分适合我这种只学了一年历史朝代都背不清的文盲理科生!讲的很有意思 解释了很多之前困惑的知识点 真的有一种“哇 历史还可以这么学!”的感觉 这几天我一有机会就读 真的手不释卷第一次这么喜欢一本历史书....
3 有用 大碗 2017-07-19 06:43:10
生子当如林欣浩啊
5 有用 苏联宇宙空间站 2018-02-05 01:27:07
好喜欢这个作者 很有意思 而且不卖弄
2 有用 平平无奇徐老师 2019-08-28 17:34:07
作者写得太棒了 但他自己只给自己打四颗星 希望不着急出书 出好书
3 有用 一直很低调 2017-01-31 18:18:12
通俗趣味历史书,历史的必然和偶然,经济与政治,儒表法里,兴盛与衰落,虽然是中学读物,也很适合其它人看。
1 有用 ༼✿沅有芷兮 2016-10-29 15:13:49
01,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
0 有用 Ann 2018-05-06 09:14:48
我这种历史盲还蛮喜欢读历史故事书的
1 有用 骑士的蒙太奇 2017-01-24 23:43:43
意外的好,基本符合了我对儿童历史普及的期待。虽然是在教科书的内容和史观框架下,但做到了把一个事物从怎么来,到之后的影响,说的很清楚。这点很棒,高中的历史课和课本没有做到。
1 有用 37cocoa 2017-01-27 00:31:36
看得入迷啦,噗哧笑几回
0 有用 米大师 2017-06-19 19:31:52
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