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的书评 (18)

【转】虞云国评《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大宋的军队必须姓赵
原文地址: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8736 原文载于:《上海书评》(2017年6月) 因为发表过《论宋代第二次削兵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三期),鉴于研究对象的交集重合,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日本做访问学者时就翻阅过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
(展开)

重新认识南宋建立(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谈《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这本书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 说来惭愧,笔者作为毕业于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艺不精,亦孤陋寡闻,对寺地遵先生的大作——《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一直无缘拜读。毕业之后,虽未从事历史相关工作,但兴趣犹存,这才有机会阅览此书。 印象中,本书... (展开)
精耕细作下的“南宋初期”
本书实属精耕细作,令人击节。在我看来,本书胜场有四: 1.时时不忘点明论述时期政局的主要课题,并以此为纲串联权力中枢的陟黜和内政外交局面(似以《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等书为重要参照,可注意这些史料),动态讨论政治课题的起落。本书所论时期的中心课题则是对金关系和收拢...
(展开)

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读后
日本学者寺地遵的《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日文初版于1988年,是一本研究南宋高宗时期政权建立和演进的优秀专著。序章有力地批判了此前中日学界对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偏向和问题,第一部聚焦于南宋政权的建立过程,第二部则着重分析秦桧建立的“绍兴十二年体制”。本书于许多具体议...
(展开)

極佳的政治史研究典範
該書初版於1988年,為南宋政治史研究之必讀書目。相比於前輩學者的唐宋變革論(日本學者)、南北民族抗爭論(中國學者),寺地遵更希望將靜態的政治組成與類型變而為流動的、演進的動態過程。故寺地遵在山內正博研究脈絡上,將高宗朝、孝宗初年的南宋政治演進理路的描繪極為清...
(展开)

重新认识南宋建立(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俗话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距写完 读后感上篇 不知不觉又过了近一个月,《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全书也终于读毕,算起来前后花了近3个月。这般读书只能用龟速形容,笔者也自觉不满,怎奈杂事纷扰,闲暇有限,也无他法。说完题外话,言归正传,这次要谈谈《 南宋初期政治... (展开)
魏希德| 南宋的“帝国意识”
https://mp.weixin.qq.com/s/3p0OMk2YnSdtTgmUrG71EA “帝国在这里代表一种规模相对较大的政治形态,其中政治核心(皇帝、朝廷和中央官僚机构)通过精英中间人的协助——他们以赋税、徭役、兵役的形式,协助政治核心提取资源——来控制广袤的领土和多样化的人群。”
(展开)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读后
今日读毕。作者以政治史的视角,对南宋政权的确立以及秦桧专制体制的建立和变迁,对牵涉其中的诸多政治问题(如收兵权、议和、财政、经界法等),进行统合分析。作者认为南宋政权经历在地化,王瑞来先生“宋元变革论”中南宋士大夫转向对地方的专注,或受此影响。 作者对士大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