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他们戴上“市民大众文学”的桂冠(自序)
百年发展轨迹与雅俗互补互动
来龙去脉:中国市民大众文学的前天、昨天和今天
世纪回眸:百年雅俗文学分合消长及通俗文学的发展轨迹
古今转型:1890—1892新文学的先驱和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
揭发伏藏: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
新颖文士:论中国早期自由职业文化人对文学现代化的贡献
中外交流:一支被忽视了的翻译方面军
分道扬镳: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
形象教材:市民大众文学——“乡民市民化”形象启蒙教科书
源流轨迹: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源流与运行轨迹
异中有同: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补关系
临界演变:在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上
题材类型之名作名家
志在催醒:《催醒术》——1909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附:《催醒术》原文)一
社会写真:通俗社会小说现代化传人——李涵秋
移民都会:移民大都市与移民题材小说
人的尊严:狭邪小说的人情和人道化
开拓新境:向恺然为民国武侠小说奠基
历史演义:让高文典册飞入寻常百姓家
报人杂感:引领平头百姓的舆论导向
王气北移:以张恨水、刘云若和李寿民为新标杆
霓虹灯外:从“亭子间作家”与“封建小市民”的关系谈起
现代市民大众文学的发源重镇——苏州
启蒙前驱:早期启蒙主义者包天笑
骈俪名作:哀情小说——《玉梨魂》和《孽冤镜》
全能园丁:周瘦鹃论
爱的供状:从劫后余生的“紫罗兰”亲笔信看
一缕新风:倡导探案“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别有洞天:姚民哀与江湖会党小说
笑傲运命:以情补武的顾明道
商海汪洋:江红蕉的金融风潮小说
人海探秘:艺林、花丛秘幕写生家平襟亚
刺丛笑声:幽默大家徐卓呆和程瞻庐
附录
每一代人都理应用自己的观点编写一部文学史(范伯群)
百年后学科架构的多维思考(陈国恩等)
在“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范伯群)
《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严家炎、温儒敏、陈思和、范小青、吴福辉、王尧等16位专家、学者的发言)
谈谈我的写作经历(范伯群)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尘末彤 2023-01-05 18:31:13 山东
范老师治学的态度太值得我学习了。
0 有用 Wes-K 2017-08-19 22:55:43
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多有重复,二者择其一即可,但先生的治学精神足以垂范后辈。写周瘦鹃的文字让人心痛,也许应该找个时间读读那些在我看来说教气太重的民初通俗小说。
0 有用 青岚 2022-05-11 16:51:08
@2021-10-07 21: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