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太阳宫:我二姨一家 月亮门:邻居苏慧一家 鬼子坟:安定门外,北馆,南馆和李冬生一家 后罩楼:黄嬷嬷和真格格 扶桑馆:狸的中日混合家庭 树德桥:西北干校灭鼠记 唱晚亭:孙辈们和石碑 黄金台:青山县的古董专家老刘 苦雨斋:我的六叔隐居在山村之中
又见莫姜,又见老五,那些静静躺在《豆汁记》《采桑子》文辞中的故人,简直也像是相识多年的旧友。作者不多言,只是几笔带过,看官却晃神,老莫姜,想象的样子是赵奶奶,白衣黑裤白袜黑鞋,寡言又那么一股子利索的倔劲儿。把此书里《鬼子坟》讲给农场君,很慢,早饭时讲一会儿,叠衣服时讲一会儿,他没说听不懂,也没催着往下讲,只问了句,你说“白人儿”谢尔盖会不会有些像菲利普院长。晚间写稿空隙散步去,故事继续。小秋生在铺上静静躺,娘不舍得,爹说我快抱他进“火匣子”吧,太阳要下山,孩子怕。暗中,见人高马大的农场君偷偷抹了把眼睛。
看着很解闷儿。在我厌恶中国当代文学时,帮我换了换胃口。嗯呣,采桑子是不是该再刷一遍了?~
《扶桑馆》读得我泪流满面
写得真好。之前以为叶广芩大概是更擅长写自己的家族往事,看完这本书认为,她对现实题材的驾驭能力一点也不差。这本书依然是历史与现实穿插,每个中篇拉出来都能拍成一部精彩的戏。常常让你会心一笑,笑过之后又会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驳杂。书里有种很纯正的文学趣味。最近常常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叶广芩的童年真的还蛮让我羡慕的,倒也不是说家世的显赫,而是那一大家子人,虽不完美,却极具个性,性情张扬恣肆有趣,不似晚了两三辈的后人,市侩无趣得很。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看完这本书你会对这首词有更深的理解,从童年到现在七十多岁,从陕西到北京,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出现,全是作者的回忆,当你老了,回忆起你的童年,就是这样
前半本比后半本好
读叶广芩很是亲切,眼角总是带着泪。为古城旧人的一并而去难过,为北京这片乡土人情的话密爽朗而笑哭了,读京派小说总是一不留神就被抖包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与耗子大爷、花猫三丫那个系列形成奇妙的互文。同样的食材两做。童年的胡同、小伙伴、古都遗迹做玩处。在耗子大爷那里固守儿童视角,活跃萌发如春天,这个是老年人隔着一生回望,天凉好个秋的惆怅。我讶异于她的心里住着两个季节。
不夸张的说,看哭了好几次,好想让拍成电视剧啊,叶广苓的书就没有不好看的。
京派小说作家群为什么能容纳那么多五湖四海的作家,守正、持中是基本的价值、写作取向,不把人看得过高过重过大,不纠缠于理论、主义、技巧。较喜《太阳宫》、《鬼子坟》、《扶桑馆》,后几篇过于贴近时事、网络,失之不够宽厚。
这样的作家是天才吧,描写场面和人物都及其日常生动鲜活又戏剧化,每个章节里面每个人物都写活了
2017.2.21
喜欢叶广岑,朴实而有趣,忠实于自己
前面忆儿时几乎和我小时候和奶奶生活别无二致
《扶桑馆》老唐收录丫丫的物件一节催人泪下。老唐收之缘由,恐怕各人又各人的理解吧
这些都是北京在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消失或变了面貌的地方,其中蕴涵着作者对过去那种虽然落后但内心安宁的生活的眷恋与追念。
还是那个叶广芩,还是那个北京,小人儿长大了,故事复杂了。
那些人那些事,几十年过去,物是人非,很多当时以为的也不是以为的,后罩楼里的珍格格原是侧福晋,老唐家扶桑馆三字原是孙文先生所题,树德桥的病理学家原是在传达出血热的传染病,是以这三篇最能震撼人心,除此之外还有那日头、七哥、苏惠、秋生、王树贵,他们一生都有那么多秘密和颠沛流离,终是曲终人散。
> 去年天气旧亭台
23 有用 no gain no pain 2018-03-12 16:53:46
太阳宫:我二姨一家 月亮门:邻居苏慧一家 鬼子坟:安定门外,北馆,南馆和李冬生一家 后罩楼:黄嬷嬷和真格格 扶桑馆:狸的中日混合家庭 树德桥:西北干校灭鼠记 唱晚亭:孙辈们和石碑 黄金台:青山县的古董专家老刘 苦雨斋:我的六叔隐居在山村之中
10 有用 烈反秃肚嘿 2016-08-25 16:23:45
又见莫姜,又见老五,那些静静躺在《豆汁记》《采桑子》文辞中的故人,简直也像是相识多年的旧友。作者不多言,只是几笔带过,看官却晃神,老莫姜,想象的样子是赵奶奶,白衣黑裤白袜黑鞋,寡言又那么一股子利索的倔劲儿。把此书里《鬼子坟》讲给农场君,很慢,早饭时讲一会儿,叠衣服时讲一会儿,他没说听不懂,也没催着往下讲,只问了句,你说“白人儿”谢尔盖会不会有些像菲利普院长。晚间写稿空隙散步去,故事继续。小秋生在铺上静静躺,娘不舍得,爹说我快抱他进“火匣子”吧,太阳要下山,孩子怕。暗中,见人高马大的农场君偷偷抹了把眼睛。
7 有用 colincreevery 2016-06-16 18:59:42
看着很解闷儿。在我厌恶中国当代文学时,帮我换了换胃口。嗯呣,采桑子是不是该再刷一遍了?~
8 有用 闻朵 2017-10-21 11:23:10
《扶桑馆》读得我泪流满面
7 有用 🍑 2019-06-03 19:39:22
写得真好。之前以为叶广芩大概是更擅长写自己的家族往事,看完这本书认为,她对现实题材的驾驭能力一点也不差。这本书依然是历史与现实穿插,每个中篇拉出来都能拍成一部精彩的戏。常常让你会心一笑,笑过之后又会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驳杂。书里有种很纯正的文学趣味。最近常常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叶广芩的童年真的还蛮让我羡慕的,倒也不是说家世的显赫,而是那一大家子人,虽不完美,却极具个性,性情张扬恣肆有趣,不似晚了两三辈的后人,市侩无趣得很。
3 有用 胡不归 2016-12-22 09:33:24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看完这本书你会对这首词有更深的理解,从童年到现在七十多岁,从陕西到北京,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出现,全是作者的回忆,当你老了,回忆起你的童年,就是这样
5 有用 nemours 2018-02-22 09:44:23
前半本比后半本好
2 有用 成因因 2018-01-12 08:19:59
读叶广芩很是亲切,眼角总是带着泪。为古城旧人的一并而去难过,为北京这片乡土人情的话密爽朗而笑哭了,读京派小说总是一不留神就被抖包袱。
4 有用 坐地而行 2016-06-07 21:09:23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 有用 黎戈 2021-09-18 08:54:22
与耗子大爷、花猫三丫那个系列形成奇妙的互文。同样的食材两做。童年的胡同、小伙伴、古都遗迹做玩处。在耗子大爷那里固守儿童视角,活跃萌发如春天,这个是老年人隔着一生回望,天凉好个秋的惆怅。我讶异于她的心里住着两个季节。
1 有用 冬至 2017-05-26 10:16:53
不夸张的说,看哭了好几次,好想让拍成电视剧啊,叶广苓的书就没有不好看的。
3 有用 苏木 2016-11-09 08:56:55
京派小说作家群为什么能容纳那么多五湖四海的作家,守正、持中是基本的价值、写作取向,不把人看得过高过重过大,不纠缠于理论、主义、技巧。较喜《太阳宫》、《鬼子坟》、《扶桑馆》,后几篇过于贴近时事、网络,失之不够宽厚。
3 有用 苏颜 2017-02-03 10:29:10
这样的作家是天才吧,描写场面和人物都及其日常生动鲜活又戏剧化,每个章节里面每个人物都写活了
0 有用 本燕 2017-02-21 00:03:04
2017.2.21
0 有用 Toccata_d 2018-06-15 09:04:11
喜欢叶广岑,朴实而有趣,忠实于自己
0 有用 cptbtptp 2022-02-25 17:46:36
前面忆儿时几乎和我小时候和奶奶生活别无二致
0 有用 琪妈 2022-02-02 01:05:36
《扶桑馆》老唐收录丫丫的物件一节催人泪下。老唐收之缘由,恐怕各人又各人的理解吧
0 有用 保持可爱 2022-01-31 00:14:07
这些都是北京在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消失或变了面貌的地方,其中蕴涵着作者对过去那种虽然落后但内心安宁的生活的眷恋与追念。
0 有用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2021-10-11 14:25:30
还是那个叶广芩,还是那个北京,小人儿长大了,故事复杂了。
0 有用 诗酒 2021-10-28 15:32:29
那些人那些事,几十年过去,物是人非,很多当时以为的也不是以为的,后罩楼里的珍格格原是侧福晋,老唐家扶桑馆三字原是孙文先生所题,树德桥的病理学家原是在传达出血热的传染病,是以这三篇最能震撼人心,除此之外还有那日头、七哥、苏惠、秋生、王树贵,他们一生都有那么多秘密和颠沛流离,终是曲终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