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全书共分八章,详细论述了抗战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重庆地区的文化发展状态,以大量第一手实证材料论述了重庆由战前的区域文化中心成为战时重要的文化中心的形成转变过程,全面论述了抗战时期重庆以抗战为主轴的文化发展,以翔实的材料介绍了战时文化中心迁移的历史过程,这种迁移为当时的重庆地区带来教育的发展、报纸新闻出版的多向发展、文学艺术运动的勃兴,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化事件。作者先后搜集整理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出版的各类报纸期刊数千种,该研究为重庆区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郝明工,男,1950年生,重庆市万县人,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现当代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值得一读~~
我觉得上个世纪40年代的出版审查还是很宽松的,大家对出版审查制度有意见,就上街游行,结果就真一度被取消过,那个时候人们的言论很自由嘛~\(≧▽≦)/~多读读历史的犄角旮旯,会有许多有趣发现
淘的 挺无聊
还行,很多独家的资料,观点也很客观。
侧重统计学概述,细节不够。
> 6人在读
> 22人读过
> 71人想读
订阅关于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独角兽 2016-05-26 13:21:42
值得一读~~
1 有用 爪花盔兰 2016-05-24 09:03:25
我觉得上个世纪40年代的出版审查还是很宽松的,大家对出版审查制度有意见,就上街游行,结果就真一度被取消过,那个时候人们的言论很自由嘛~\(≧▽≦)/~多读读历史的犄角旮旯,会有许多有趣发现
0 有用 苞谷猪 2023-01-30 19:34:21 重庆
淘的 挺无聊
0 有用 白 2016-06-07 13:52:03
还行,很多独家的资料,观点也很客观。
0 有用 渴望年老 2017-02-06 17:12:32
侧重统计学概述,细节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