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第2卷) 短评

热门 最新
  • 17 赶得及 2016-09-18 16:36:27

    像看美剧一样精彩,陀翁第二季,1849到1859,这十年真是苦,这么过了十年怎么可能写舒缓优雅的风格呢,不惊心动魄不狂风暴雨可能吗

  • 5 何适之 2016-10-02 20:59:05

    第二卷所述的这段磨难重重充满考验的生活经历,铸就了作为世界文学大师之大师的陀思妥耶夫斯。这本细致的梳理,堪称是老陀受难记。

  • 3 米卡 2016-05-25 11:07:11

    叙述与评论张力十足。

  • 2 不文 2017-04-16 09:13:30

    p214—p220对自主性,非理性,希望的描述,悲苦中的恶魔。文笔泛泛,《死屋手记》的伟大,至今都难以撇开。

  • 1 松荫溪畔扫雪僧 2022-06-09 21:12:00

    迫不及待,马上要翻开第三卷了!

  • 1 恶鸟 2022-04-27 08:24:52

    一晚上看了都是苦难,这真是陀翁最坎坷的岁月,流放西伯利亚苦役,但也是重获信仰的契机

  • 1 沙仑 2022-11-14 19:40:20 上海

    把第一卷和第四卷看完,再看第二卷,翻译者换了,有些地方读起来有些磕绊,不过总体上还是通畅的。我很喜欢弗兰克的这五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记,提出很多让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的面很广,用到的资料很多很可靠,论证很有说服力,读者在阅读时像在玩解密游戏一样,一页接一页看下去,根本停不下来。大概也只有陀老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深奥的精神世界才值得用这么五卷本鸿篇巨制来书写吧。 读第二卷感觉自己也跟着去了广袤寒冷的西伯利亚一趟。

  • 2 深山夜读 2016-10-10 22:37:30

    监狱与劳役,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场灾难,但对他的作家身份,尤其对于后世的读者如我们,是种幸运。

  • 3 老霸王夏天很好 2020-10-18 18:47:02

    看完才发现我对《死屋手记》理解太浅了,陀从1849年被判死刑到1859重回彼得堡,经历了最重要的思想转变,陀称为“我信仰的重生”,整得我热血沸腾的,陀在被迫与农民犯人相处、没有独处过一个小时的几年间,他开始深刻地意识到非理性在人的存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摆脱了早年对俄罗斯农民那种飘忽浪漫主义的乐观认识的天真,实实在在地看透他们粗野、高度自尊、阶级排外背后的基督教道德,这才是俄罗斯纯洁的灵魂。脱离文坛中心许久之后,陀从百折不挠的流放中,已经经受过足够的考验,他够格;也准备大展拳脚,重获文学的显赫声名,在贫困和野心促使下做了一大堆文学计划,啊啊啊啊好激动

  • 0 苏丹红 2020-06-21 08:07:58

    陀用自己的经历和理性的思考为非理性确定了地位。“信仰的重生”抽丝剥茧有理有据。排版很舒服。

  • 1 摸鱼契卡 2021-05-24 00:13:07

    第二卷读了几页,感觉和第一卷有点不一样,一翻封面,原来是换人翻译了。

  • 0 亢龙无悔 2019-11-30 17:32:52

    非常好的著作,深入还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形成,以及如何落实到笔下的故事,以及概括当时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 1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22-04-04 07:15:10

    本卷非戴老师所译,但译文质量是有保证的。译者是译过另一部优秀的作家传记《纳博科夫传》的刘佳林先生。

  • 0 蓝色苦茶猫 2022-03-23 20:55:26

    59 读《死屋笔记》之前应该先看看这本的,对照起来就好懂很多了。读起来比第一本各种思想顺一点。陀每一本都想去看看,包括水花小一点的《双重人格》。

  • 1 飘随风 2022-03-19 16:28:51

    202208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跟发现大海,发现爱情一样美好,现在终于能体会这句话了,十年的苦难生活会造成接下来的经典爆发,迫不及待去图书馆借第三本来看。

  • 0 王子毅 2022-02-08 19:03:03

    陀氏从西伯利亚归来后,其信仰不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转向基督教,而是转向了对俄罗斯普通人民的信仰。

  • 0 拔刀诀 2022-03-09 11:15:09

    从苦役犯,列兵,到爱情少尉,近十年时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经历了信仰的破灭与重铸,从最底层的民众和罪犯中找到了俄罗斯的灵魂,体验了最初的热烈的痛苦的爱情,向死而生。他在给冯维辛娜夫人的信中说:“我是一个世纪儿,一个不信与怀疑之子,我现在如此并至死都这样……我找到的反面论点越多,我内心对信仰的渴望就越强烈……信条很简单,就是:相信没有什么比基督更美好、更深刻、更可爱、耿明智、更刚毅、更完善……若有人对我证明说,基督是外在于真理的,而真理又确实是外在于基督的,那我宁可跟基督在一起,也不跟真理在一起。”

  • 0 2022-02-03 11:07:18

    第二卷的主题是受难:从假死刑的精神摧毁到西伯利亚十年流放,贫穷、疾病和不幸福的婚姻。读着造就陀氏的苦难之时,正是作家诞辰200周年。是年年末克里米亚的硝烟味道对应着170年前。作者写卷二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在时空交错的相遇中,隐隐约约感觉着人类精神如何重述(如果不是创造)不朽。

  • 0 迷惘の一代 2022-01-27 18:57:47

    描写了陀翁思想转变的经历

  • 1 黑色曼陀铃 2021-12-07 23:56:42

    这套书其实读起来真的不轻松,应该说是截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在的某段时间坐标,辐射了俄国社会史,文化史,重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会成为我们所知道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过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