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战略论:间接路线》是李德·哈特以西方军事史上的三十场战争,二百八十多个战役的研究为例,归结出间接路线为最有希望且最经济的战略形式。他通过分析战史以说明理论,揭示出了战争中种种部署的优势与不足,简单易懂,使读完此书后的每个人都会对他的“间接路线”印象深刻。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英)李德·哈特 译者:钮先钟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篇 二十世纪以前的战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希腊时代的战争
第三章 罗马时代的战争
第四章 拜占庭时代的战争
第五章 中世纪的战争
第六章 十七世纪的战争
第七章 十八世纪的战争
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
第九章 一八五四至一九一四年的战争
第十章 二十五个世纪的结论
第二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第十一章 一九一四年的西战场
第十二章 东北欧战场
第十三章 东南欧与地中海战场
第十四章 一九一八年的战略
第三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第十五章 希特勒的战略
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全盛时期
第十七章 希特勒的衰颓
第十八章 希特勒的败亡
第四篇 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
第十九章 战略的理论
第二十章 战略和战术的基本要点
第二十一章 国家目的与军事目标
第二十二章 大战略
第二十三章 游击战
附录:李德·哈特及其思想
· · · · · · (收起)
第一篇 二十世纪以前的战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希腊时代的战争
第三章 罗马时代的战争
第四章 拜占庭时代的战争
第五章 中世纪的战争
第六章 十七世纪的战争
第七章 十八世纪的战争
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
第九章 一八五四至一九一四年的战争
第十章 二十五个世纪的结论
第二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第十一章 一九一四年的西战场
第十二章 东北欧战场
第十三章 东南欧与地中海战场
第十四章 一九一八年的战略
第三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第十五章 希特勒的战略
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全盛时期
第十七章 希特勒的衰颓
第十八章 希特勒的败亡
第四篇 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
第十九章 战略的理论
第二十章 战略和战术的基本要点
第二十一章 国家目的与军事目标
第二十二章 大战略
第二十三章 游击战
附录:李德·哈特及其思想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战略家,应该以“瘫痪”为着眼点,而“岂在多杀伤”?即令从战争的较低层次来说,一个人被杀死了只不过是损失了一个人而已,但是一个神经受到震动的人,却可以成为恐怖病菌的传染媒介,足以造成一种恐怖现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1页 -
这正可以说明拿破仑的一切基本观念,都是受了过去几位兵学大师的影响,在他这一生中最紧要的阶段上,他曾经努力于军事学术的研究。不过时间却非常短促——在他24岁时,以一个炮兵上尉的身份,参加土伦的围攻战;而到了26岁时,却已经升任“意大利军团”的总司令了。他在几年当中,固然读了不少书,吸收了很多思想;可是此后,却很少有余闲来做沉思和反省的工作。他这个人是具有充沛的活力,而缺乏深刻的思考,所以他并不能创造任何有条理的战争哲学;而从他写作的东西里,去发掘他实际应用时的理论,就不免有断简残篇之感。后世的军人因为遵守他的教训,有时就不免会发生误解,而被引入歧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人也喜欢 · · · · · ·
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主要原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战略论:间接路线》的主要原则 《战略论:间接路线》在西方战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军事理论的必读书。因为此书,李德·哈特被西方奉为“军事理论教皇”。李德·哈特以深厚的军事理论和战史研究功底,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30场战争、280多次战... (展开)

真理,从战争中得来——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真理,从战争中得来 ——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战争是残酷的,令人厌恶的。然而遗憾的是,综观中外历史,战争又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需分出个胜负输赢,而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军队和武器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战略...
(展开)

《战略论:间接路线》
前面的战例叙述没让人觉得这本书有多么厉害,但后面的理论阐述让人心悦诚服。李德哈特不仅对战略战术有独到研究(正面六条和反面两条的公理应该牢记),更有哲学层面的高屋建瓴(克劳塞维茨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以下观点值得读者反复揣摩: 1.间接路线既是地理分...
(展开)

读《战略论——间接路线》
李德哈特说,这个路线不只适用于军事,也适用于生活,甚至撩妹,从最大的普适性上来讲,他就是强调不要蛮干,而要用脑子,从外围开始,打破对手的平衡,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但又不将对方置之死地的结果,即,有利的和平。 李德哈特在最初写这本书时并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但...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8.3分 199人读过
-
Plume (1991)暂无评分
-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8.8分 179人读过
-
战士出版社 (1981)8.9分 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企业战略管理----马选经典100种 (小毛叔)
- 军事战略----国外传统理论及其研究 (小毛叔)
- 微信读书已购 (谢里登大道)
- 书 (狂傲的旋子鱼)
- 军事类 (阅览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战略论:间接路线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ニガヨモギ 2021-05-04 16:26:53
“(一)调整目的以适应手段;(二)心中经常保持目标而计划则应适应环境;(三)选择期待最低的路线(方向);(四)利用抵抗最小的路线;(五)采取能同时到达几个目标的作战线;(六)计划和部署都必须有弹性而能适应环境。(七)当对方有备时慎勿倾全力作孤注一掷的进攻;(八)失败后勿用同一路线(或同一形式)再发动攻击。”“战争的目的为获得较好的和平”俾斯麦“愚人说他们从经验中学习,我则宁愿利用他人的经验。”“研... “(一)调整目的以适应手段;(二)心中经常保持目标而计划则应适应环境;(三)选择期待最低的路线(方向);(四)利用抵抗最小的路线;(五)采取能同时到达几个目标的作战线;(六)计划和部署都必须有弹性而能适应环境。(七)当对方有备时慎勿倾全力作孤注一掷的进攻;(八)失败后勿用同一路线(或同一形式)再发动攻击。”“战争的目的为获得较好的和平”俾斯麦“愚人说他们从经验中学习,我则宁愿利用他人的经验。”“研究战争并从历史学习。尽可能保持坚强,但无论如何都应保持冷静,要有无限的耐心。不要欺人太甚,经常帮助他维持面子。万事均应替对方着想,必须避免自以为是的态度。” (展开)
2 有用 瑞鶴 2017-12-02 20:20:50
也是很早读的书,利德尔哈特的行文和钮先钟先生的翻译对年少的我影响至深,不论是文字还是思想。
0 有用 Δικαιοσύνης 2022-02-07 05:09:14
印象最深的就是调整目标来配合手段,使对手失去平衡(物质和心理两方面)
0 有用 活着才能漂泊 2021-09-12 21:33:15
太多的历史记录,完全没概念。 看了一些案例分析,有种,我需要我就这么分析的感觉。 直接看了下后面的理论。 有些啰嗦, 还是选择直接看孙子兵法更有意思。
0 有用 写字的心情 2021-09-09 13:29:05
兵者,诡道也。
0 有用 zzzecan 2023-06-02 20:08:49 广东
看不懂。
0 有用 岡薩雷斯 2023-06-01 17:46:43 北京
军事学必读书,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1 有用 Apkallu 2022-03-21 08:49:48
“间接是最经济的路线”。不仅仅是军事,在所有方面都是如此。
0 有用 R.Peng 2022-02-16 00:05:00
20181001读过,补记
0 有用 Δικαιοσύνης 2022-02-07 05:09:14
印象最深的就是调整目标来配合手段,使对手失去平衡(物质和心理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