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沙拉莫夫以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将在科雷马劳改营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写成一系列“科雷马故事”。这些故事以其巨大的艺术和道德力量,向读者呈现出一个陌生然而真实的世界,揭示了极端环境中各种人物的深层人性表现。他被称为俄罗斯三大劳改营作家之一。
“科雷马故事”在俄罗斯收入沙拉莫夫七卷本全集,另有大量选集、单行本问世,已译成英、法、德、日、西、意等国文字出版,获得读者和评论界极高的评价。本书为沙拉莫夫七卷集第一卷,涵括“三十年代故事”、“科雷马故事”、“左岸”、“铁铲能手”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 · · · · ·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Варлам Шаламов,1907-1982) 俄苏著名作家,出生于沃洛格达一个神甫家庭。曾因“政治问题”三次遭逮捕判刑,在远北地区的苦寒荒僻之地科雷马度过了十五年劳改生涯。1956年获平反回到莫斯科。1979年健康恶化,住入残老院,失明失聪,直至去世。著有系列作品“科雷马故事”和“科雷马诗抄”等。
目录 · · · · · ·
京斯卡娅ⅰ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伊·西罗京斯卡娅ⅰ
三十年代故事
汉斯003
大夫三死007
回归011
贝尔热雷先生在医院016
孔雀和树020
马雅可夫斯基同读者交谈027
厂里031
李斯特第二号狂想曲037
地矿图041
镜中047
科雷马故事
踏雪行053
欠债赌055
夜061
木匠064
单独丈量070
邮包073
雨078
边角活082
一天的口粮087
喷嘴事件101
使徒保罗103
浆果109
母狗塔玛拉112
雪利酒118
儿童画124
炼乳127
面包132
弄蛇者139
鞑靼毛拉和清新的空气146
初见死亡153
波利娅大婶157
领带161
金灿灿的原始林167
偷猪贼瓦西卡·杰尼索夫172
谢拉菲姆175
休息日183
多米诺骨牌187
大力士196
休克疗法200
偃松209
红十字211
律师密谋案218
伤寒检疫站238
左岸
犹太总督259
麻风病人263
在诊疗室268
地质学家272
熊278
加加林娜公爵夫人的项链281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291
院士304
金刚石矿图312
一个难以转变的人318
最佳赞许326
十二月党人的后裔342
“贫委会”355
魔法367
莉达372
动脉瘤382
一块肉387
我的受审395
世界语411
特餐419
布加乔夫少校的最后一战422
医院院长435
旧书商442
根据租借法案458
格言466
铁铲能手
发病475
悼言477
这是怎样开始的490
笔迹500
潜鸭505
生意人508
卡里古拉512
铁铲能手515
强管连527
波格丹诺夫535
基谢廖夫工程师540
托利上校的爱情549
十字架558
医训班565
头牌契卡606
一个魏斯曼主义者616
住院624
六月631
五月640
洗澡646
钻石泉651
绿色检察长659
第一颗牙700
山里的回声707
别尔德·翁热717
假体722
追烟725
列车737
注释745
· · · · · · (收起)
"科雷马故事"试读 · · · · · ·
这部文集是瓦尔拉姆·吉洪诺维奇·沙拉莫夫勇敢而苦难生活的纪念碑。他一生中,生活在“正常条件”下的岁月只有三十年: 孩提时代的十年(“一九一八年我们家被毁”),以及平反后的二十年,即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七七年他病情恶化(假如他的小说未能发表属于正常)。但他自己在一篇小说中写道:“我从来不是自由人,在我的整个成年年代,我只是一个获释者。”(《一个难以转变的人》)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类的所有情感:爱情、友谊、羡慕、仁爱、悲悯、诚实和对荣誉的渴望,都随长期挨饿而消减的 肌肉,远离我们而去。在我们的骨头上,只剩下一层少得可怜的肌肉——它让我们还能吃饭、活动、呼吸,甚至去锯原木,用铲子往推车里铲矿石、泥沙,甚至沿着 工作面没有止境的木板道,沿着那狭窄的木板小路,推运到洗矿机去——在这样 的肌肉里,只能充满仇恨,一种人类最恒久的情感。 费佳•夏波夫,一个阿尔泰半大孩子,身体比其他人垮得更快,因为他那少年人 的肌体还没长结实。所以,比别人早两周左右,他就虚弱下去了。他是一个寡妇的 独生子,因非法屠宰牲口判了刑。他把他惟一的一头绵羊宰杀了。这种屠宰是违法 的。他被判了十年。金矿繁忙的劳动,与农活完全不同,对他来说,是太沉重了。费 佳赞美矿上窃贼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过,他的天性使他无法亲近小偷。农民健康的 本质,对劳动天生的热爱而不是厌恶,对他多少有些帮助。 作为一名忠诚的共青团员,他相信这些情况领袖并不知晓,于是在狱里就给党的领袖写了一封信。他自己的案情倒是这 么微不足道(同未婚妻通信),未婚夫妻相互之间的信件,成了宣传鼓动的证据 (第五十八条第十款)。他的“组织”(同条第十一款)由两个人组成。这一切,都非同小可地填进了审讯表。所有人都认为,即使按当时的尺度,萨韦利耶夫也必遭流放无疑。 我们人人都习惯了呼吸破衣烂衫和汗水的酸臭气——好在泪水还没有气味。 我们完全领到了自己的油,那是一块水油砂糖呢,比我用淘沙盘淘出的金沙还少。 我们要重返劳改区,重新走进那座大门,门上方挂着必不可少、一成不变、官样文章的题词:“劳动是光荣、豪迈而英雄的事业”。据说,在德国集中营的大门上,也抄录过尼采的一句话:“各得其所”。贝利亚学希特勒的样,卑鄙无耻更在其上。 (奥斯维辛大门上是:劳动使你自由) 劳改营是教你仇恨体力劳动、仇恨一切劳动的所在。窃贼是劳改营中一帮最 有特权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天的口粮087 -
“你们竟殴打妇女,”贝尔热雷先生大喊一声,直喘着气。 “她是共产党!” “她是人!” “人?皮埃尔,这里还有个共产党。” “我不是共产党,”贝尔热雷想说,可没来得及张口就昏过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贝尔热雷先生在医院01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科雷马故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科雷马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 更多书评 10篇
-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这篇是我很喜欢的,能看到《古拉格群岛》的风格。 人类的所有情感:爱情、友谊、羡慕、仁爱、悲悯、诚实和对荣誉的渴望,都随长期挨饿而消减的 肌肉,远离我们而去。在我们的骨头上,只剩下一层少得可怜的肌肉——它让我们还能吃饭、活动、呼吸,甚至去锯原木,用铲子往推车里铲矿石、泥沙,甚至沿着 工作面没有止境的木板道,沿着那狭窄的木板小路,推运到洗矿机去——在这样 的肌肉里,只能充满仇恨,一种人类最恒久的情感。 ...2020-07-14 23:48:29 7人喜欢
这篇是我很喜欢的,能看到《古拉格群岛》的风格。
人类的所有情感:爱情、友谊、羡慕、仁爱、悲悯、诚实和对荣誉的渴望,都随长期挨饿而消减的 肌肉,远离我们而去。在我们的骨头上,只剩下一层少得可怜的肌肉——它让我们还能吃饭、活动、呼吸,甚至去锯原木,用铲子往推车里铲矿石、泥沙,甚至沿着 工作面没有止境的木板道,沿着那狭窄的木板小路,推运到洗矿机去——在这样 的肌肉里,只能充满仇恨,一种人类最恒久的情感。 费佳•夏波夫,一个阿尔泰半大孩子,身体比其他人垮得更快,因为他那少年人 的肌体还没长结实。所以,比别人早两周左右,他就虚弱下去了。他是一个寡妇的 独生子,因非法屠宰牲口判了刑。他把他惟一的一头绵羊宰杀了。这种屠宰是违法 的。他被判了十年。金矿繁忙的劳动,与农活完全不同,对他来说,是太沉重了。费 佳赞美矿上窃贼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过,他的天性使他无法亲近小偷。农民健康的 本质,对劳动天生的热爱而不是厌恶,对他多少有些帮助。 作为一名忠诚的共青团员,他相信这些情况领袖并不知晓,于是在狱里就给党的领袖写了一封信。他自己的案情倒是这 么微不足道(同未婚妻通信),未婚夫妻相互之间的信件,成了宣传鼓动的证据 (第五十八条第十款)。他的“组织”(同条第十一款)由两个人组成。这一切,都非同小可地填进了审讯表。所有人都认为,即使按当时的尺度,萨韦利耶夫也必遭流放无疑。 我们人人都习惯了呼吸破衣烂衫和汗水的酸臭气——好在泪水还没有气味。 我们完全领到了自己的油,那是一块水油砂糖呢,比我用淘沙盘淘出的金沙还少。 我们要重返劳改区,重新走进那座大门,门上方挂着必不可少、一成不变、官样文章的题词:“劳动是光荣、豪迈而英雄的事业”。据说,在德国集中营的大门上,也抄录过尼采的一句话:“各得其所”。贝利亚学希特勒的样,卑鄙无耻更在其上。 (奥斯维辛大门上是:劳动使你自由) 劳改营是教你仇恨体力劳动、仇恨一切劳动的所在。窃贼是劳改营中一帮最 有特权的人。劳动的英雄与豪迈,对他们也如此吗? 我们变得更为平静, 更加淡漠。 我们更多地休息,更多地关注太阳、森林、淡蓝色的高天。我们磨起了洋工。 #阅读摘抄# “在劳改营,那些卑鄙无耻的家伙,那些殴打我们、摧残我们、吃掉我们的食物、强迫活骨头架子一直干到死的人,才号召老老实实干活呢。‘老老实实’地干活,使他们大获好处。可是,这样干活的可能性,他们比我们还不相信。”——《科雷马故事》·〈一天的口粮〉 #阅读摘抄# 友谊既不是在贫困中,也不是在灾难中产生的。“艰难”的生活条件,如文艺故事所讲,是产生友谊的必要条件,那些条件其实并不十分艰难。如果灾难和贫困使人们团结一致并产生友谊,那就是说,还不算极端贫困,不算大灾大难。如果痛苦还能同朋友分担,那么这痛苦还不够剧烈,不够深重。在真正的贫困中,只能认识到自身的精神和肉体是否坚强,确定自己的能力、肉体耐力和道德力量的极限。——《科雷马故事》·〈一天的口粮〉 人,因为善于遗忘而幸福。人的记忆总是忘掉坏事,只记住好事。 “伊万,你听我说,”萨韦利耶夫说道,“我给你讲一段经历。在贝阿地区劳改营,我们用手推车在几条小路上运沙。运得很远,定额是二十五方。干活少于定额的一半,就吃惩罚性口粮:一天三百克面包和一份菜汤。做完定额的人,能得到一公斤面包。除了这食品,还可以在商店用现金买一公斤面包。人们都结成对子干活。但那定额不可思议。于是我们就这样相机行事:今天我俩一道在你的工作面上为你运沙,能够运完定额。我们便得到两公斤面包。再加我的三百克惩罚性面包,每人就摊到一千一百五十克。明天又为我干活。然后再为你干活。整整一个月就这样搞搬运。这不也是一种生存手段吗?主要在于,工长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当然是知道的。甚至对他还有好处——人们就不至于过分衰弱,产量也没有减少。后来,一个官员揭穿了这种把戏,我们的好事也就此完蛋。” 引自 一天的口粮087 回应 2020-07-14 23:48:29 -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你们竟殴打妇女,”贝尔热雷先生大喊一声,直喘着气。 “她是共产党!” “她是人!” “人?皮埃尔,这里还有个共产党。” “我不是共产党,”贝尔热雷想说,可没来得及张口就昏过去了。 这是一种身份的异化,无论是被害人还是加害者,都在异化中完成了对抗。劝架的贝尔热雷先生也企图利用异化来保护自己。但只要是“异化”,其本身就是对人本身的伤害。只是有轻重的问题。2020-07-10 20:57:00 5人喜欢
-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不断灌输的警惕性,发展为间谍恐惧症,成了一种笼罩整个国家的病症。每一件芝麻大小、微不足道的事情,说得稍有不当的一句话,都被赋予恶毒的秘密含义,要到侦讯室去解释。 禁止向受侦讯的囚犯转交物品和吃食,是监狱机关的一个贡献。司法界的贤 哲们深信,用两个法式小面包,五个苹果,一条旧裤子,就可以把任何一篇文章,甚至《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一个片段传进监狱。 这些“外来信号”——机关里勤奋的职员们头脑发烧的产...2020-07-30 21:51:40 4人喜欢
不断灌输的警惕性,发展为间谍恐惧症,成了一种笼罩整个国家的病症。每一件芝麻大小、微不足道的事情,说得稍有不当的一句话,都被赋予恶毒的秘密含义,要到侦讯室去解释。 禁止向受侦讯的囚犯转交物品和吃食,是监狱机关的一个贡献。司法界的贤 哲们深信,用两个法式小面包,五个苹果,一条旧裤子,就可以把任何一篇文章,甚至《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一个片段传进监狱。 这些“外来信号”——机关里勤奋的职员们头脑发烧的产物——被彻底截断了。如今,能够转交的只是钱钞,确切地说,就是一个月可以向每个囚犯转交不超过五十卢布。转交款额只能是整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卢布;如此就可以避免编制出数字顺序信号的新“电码”。 最简单可靠的办法,莫过于完全禁止转交物品——但这一手留给了办“案”的侦査员。“为了侦讯”,他一般有权禁止转交物品。这里面也有某种商业利益——自从禁止了转交物品和吃食,布蒂尔卡监狱小商铺的营业额提高了好几倍。 俄国人不喜欢去法庭作证。传统上,在俄国的诉讼中,证人同被告差不多;他与案件的“牵连”,对他的未来会是某种负面的评定。受到侦讯的囚犯,处境更加糟糕。所有这些人都是未来的“获刑者”,因为普遍认为,“恺撒的老婆无瑕疵”,内务机关不会出错。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遭逮捕。逮捕后,合乎逻辑的后续就是 判决;受侦讯的囚犯会获得或长或短的刑期——这要看他是否顺遂,是否“走 运”,或取决于一大堆综合的原因,包括写报告前一晚侦查员是否被臭虫咬了,美国国会的投票情况如何。 审讯时,受侦讯的囚犯要同幽灵,同一个力大无穷的幽灵搏斗。……囚犯习惯了同现实打交道,现在,同他打仗的却是一个幽灵。……一切真实无误,除了“案子”本身。囚犯情绪激昂,自己同虚构的幻象搏斗,搞得很沮丧。这些幻象大得惊人,将他击倒,他便失去意志。他会签字承认侦查员捏造的一切,并且从此刻起,自己就成为曾经与之搏斗的那个非现实世界的一员,侦讯室里玩的那种恐怖、黑暗、血腥的棋局上的一个卒子。P357 #阅读摘抄# 一九三七年,一次点名的时候,一名受审的囚犯就当时推行的新宪法的什么事情,问一名换岗的值班卫队长。卫队长毫不客气地回答说:“这与你们无关。你们的宪法就是刑法典。”——《科雷马故事》·〈“贫委会”〉P358 (监狱外难道不也如此吗?) 或者,这个被捕者是家里的父亲。他遭逮捕后,立即有人逼迫他的妻子、孩子和亲戚同他断绝往来。从被逮捕那一刻起,侦查员就对他进行不间断的审讯,以此来折磨他,试图诱骗他承认他从来不曾干过的事情。对囚犯,除了威胁和殴打,不让他手上有钱,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贫委会的业务组织,不过就是最简单的同伴互助形式。登记“铺购”的时候,为自己订下购买物品的每个人,都得扣出百分之十的订金记人“贫委会”。扣出来的款额,全部分给牢房里没钱的人——这些人便都有了在“铺购”中独自订购 物品的权利。 对囚犯来说,人不太年轻,职务又不高的长官最好不过。有这两个条件,就差不多可以期望他是个比较正派的人。要是他还喜欢喝上两杯——那就更好了。这样的人不求升迁,而监狱里,尤其是劳改营里,看守的飞黄腾达,是靠囚犯的鲜血得来的。 “贫委会”是在三十年代后半期产生的,它是受侦讯的囚犯们“私生活”的新奇形式,是无权者自我确认的形式。……他们在没有任何权利的处境下,为了顽强地确立自古相沿的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人权,而在这块园地里寻找一个精神力量的着力点。这些精神力量与一切监狱和侦讯规定对立,并战胜这些规定。P367 引自 “贫委会”355 回应 2020-07-30 21:51:40 -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对我们来说,抢我们的东西,窃贼和国家,没有任何区别,” 正朗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您听,”男爵朝我俯过身来,小声地说,“这难道是诗?‘狂风吼叫,雷声轰响’?诗可不是这样的。想想真可怕,就在同一时间,同一年,同一天和同一小时,勃洛克却写下了《以火与黑暗发誓》,别雷则写了《蔚蓝色里的黄金》……” 我羡慕男爵的幸福——他拋开思虑,逃进诗里,藏匿起来,躲在其中。而我不善于这样做。2020-07-30 21:54:46 3人喜欢
-
RMR (人生没有圆满,但希望永远存在)
瓦尔拉姆·吉洪诺维奇·沙拉莫夫的主要作品《科雷马故事》,写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三年间,由六个集子组成:《科雷马故事》、《左岸》、《铁铲能手》、《犯罪世界随笔》、《落叶松的复活》和《手套,或名科雷马故事之二》。 广西师大这本书收了四个集子:《三十年代故事》、《科雷马故事》、《左岸》、《铁铲能手》。后三个属于《科雷马故事》系列。据封底所引E.沃尔科娃【who?】“本书为沙拉莫夫七卷集第一卷。”,看来翻译...2016-08-18 15:35:56
瓦尔拉姆·吉洪诺维奇·沙拉莫夫的主要作品《科雷马故事》,写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三年间,由六个集子组成:《科雷马故事》、《左岸》、《铁铲能手》、《犯罪世界随笔》、《落叶松的复活》和《手套,或名科雷马故事之二》。 引自 注释 广西师大这本书收了四个集子:《三十年代故事》、《科雷马故事》、《左岸》、《铁铲能手》。后三个属于《科雷马故事》系列。据封底所引E.沃尔科娃【who?】“本书为沙拉莫夫七卷集第一卷。”,看来翻译底本即是这个沙拉莫夫七卷本全集。只是不知道文学纪念碑能出几卷。。。不过本书后勒口上的文学纪念碑书目中编号022的,正是《手套,或名科雷马故事之二》,希望至少这本能出。 话说这书没有译者的前言后记也就罢了,连个中文的出版说明也没,忒低调了吧?不过真能把《科雷马故事》中文版出全,低调就低调吧。
回应 2016-08-18 15:35:56 -
人们不喜欢回忆糟糕的往事。人性的这个特点,可以使生活更轻松。不妨拿自己验证一下。您的记忆会极力留住美好的、愉快的事物,忘掉沉重的、忧郁的东西。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不会产生任何友谊。记忆完全不会无动于衷地、毫无选择地接连“供出”过去的一切。不会的,它只会选择更能令人偷快,使生活变得更轻松的事情。这好像是机体的保护反应。其实,人性的这个特点,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对于真相的歪曲。然而,真相是什么呢?
2022-03-17 06:23:10
-
愤恨乃是最后的感情,人是怀着愤恨走向虚无,走向死亡世界的。是死了吗?连石头我都不觉得是死的,更别说花草、树木、河流。河流不仅体现了生命,不仅是生命的象征,而且就是生命本身。它那永不停息的流淌,它那哗哗不断的水声,它自己絮絮的议论,它自己的事业——迫使河水穿透崖壁,越过草原和牧地,冲破逆风,奔流而下——就是生命本身。河流,改变着太阳晒干的赤裸河道,用勉强可见的细小涓流穿过岩石,以一条对天降甘霖的...
2022-03-16 23:05:15
愤恨乃是最后的感情,人是怀着愤恨走向虚无,走向死亡世界的。是死了吗?连石头我都不觉得是死的,更别说花草、树木、河流。河流不仅体现了生命,不仅是生命的象征,而且就是生命本身。它那永不停息的流淌,它那哗哗不断的水声,它自己絮絮的议论,它自己的事业——迫使河水穿透崖壁,越过草原和牧地,冲破逆风,奔流而下——就是生命本身。河流,改变着太阳晒干的赤裸河道,用勉强可见的细小涓流穿过岩石,以一条对天降甘霖的帮助失去指望的小溪,履行着自己亘古不变的职责。第一场大雷雨,第一波豪雨——大水便改变河岸,冲毁岩石,拔起树木,沿着它永恒的道路疯狂地奔向低处… 引自 格言466 回应 2022-03-16 23:05:15
-
人们不喜欢回忆糟糕的往事。人性的这个特点,可以使生活更轻松。不妨拿自己验证一下。您的记忆会极力留住美好的、愉快的事物,忘掉沉重的、忧郁的东西。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不会产生任何友谊。记忆完全不会无动于衷地、毫无选择地接连“供出”过去的一切。不会的,它只会选择更能令人偷快,使生活变得更轻松的事情。这好像是机体的保护反应。其实,人性的这个特点,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对于真相的歪曲。然而,真相是什么呢?
2022-03-17 06:23:10
-
愤恨乃是最后的感情,人是怀着愤恨走向虚无,走向死亡世界的。是死了吗?连石头我都不觉得是死的,更别说花草、树木、河流。河流不仅体现了生命,不仅是生命的象征,而且就是生命本身。它那永不停息的流淌,它那哗哗不断的水声,它自己絮絮的议论,它自己的事业——迫使河水穿透崖壁,越过草原和牧地,冲破逆风,奔流而下——就是生命本身。河流,改变着太阳晒干的赤裸河道,用勉强可见的细小涓流穿过岩石,以一条对天降甘霖的...
2022-03-16 23:05:15
愤恨乃是最后的感情,人是怀着愤恨走向虚无,走向死亡世界的。是死了吗?连石头我都不觉得是死的,更别说花草、树木、河流。河流不仅体现了生命,不仅是生命的象征,而且就是生命本身。它那永不停息的流淌,它那哗哗不断的水声,它自己絮絮的议论,它自己的事业——迫使河水穿透崖壁,越过草原和牧地,冲破逆风,奔流而下——就是生命本身。河流,改变着太阳晒干的赤裸河道,用勉强可见的细小涓流穿过岩石,以一条对天降甘霖的帮助失去指望的小溪,履行着自己亘古不变的职责。第一场大雷雨,第一波豪雨——大水便改变河岸,冲毁岩石,拔起树木,沿着它永恒的道路疯狂地奔向低处… 引自 格言466 回应 2022-03-16 23:05:15 -
比如说,人的羞耻心。它的边界和尺度在哪里?一些人,生活已经完蛋,未来和过去都饱受践踏,突如其来就为某种不值一提的成见,为某种他们不知为何无法忽略,莫名其妙不能拒绝的胡说八道所掌控。并且,这羞耻心会以人类最细腻的感情突然流露出来,然后作为某种当下的,无比珍贵的事情回忆终生。医院里有这样的情况:让一名男医士,甚至不是医土,不过就是助理——为女人剃头,为解送的女犯制头。找乐子寻开心的官员们,命令女人...
2022-03-13 16:01:47
比如说,人的羞耻心。它的边界和尺度在哪里?一些人,生活已经完蛋,未来和过去都饱受践踏,突如其来就为某种不值一提的成见,为某种他们不知为何无法忽略,莫名其妙不能拒绝的胡说八道所掌控。并且,这羞耻心会以人类最细腻的感情突然流露出来,然后作为某种当下的,无比珍贵的事情回忆终生。医院里有这样的情况:让一名男医士,甚至不是医土,不过就是助理——为女人剃头,为解送的女犯制头。找乐子寻开心的官员们,命令女人为男人剃头,男人为女人剃头。每个人都在尽其所能地找乐子寻开心。但是,男理发员会请求他熟悉的女人自己来做这件事,怎么也不愿意认为生活已经被毁:倒认为劳改营官员的所有这些娱乐,不过是这令人恐怖的铁锅里的肮脏积垢。他们自己的生活,正在这锅里往死里煮。 引自 麻风病人263 回应 2022-03-13 16:01:4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Penguin Classics (1994)8.9分 32人读过
-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AST (200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Ltd (199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1000人】 (爱玛·包法利)
- 生而有涯 书海无涯 (佾云)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科雷马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狄狄 2017-03-21 15:48:08
单单从小说艺术的角度来看,《科雷马故事》算不得是上乘之作,但沙拉莫夫所达到的高度,却是超越于这一标准的;若从记录的角度来看,《科雷马故事》也不是最详尽、最全面的,但沙拉莫夫穿透时代迷局和人性的目光以及未被极地酷寒所冻透的心,却远非一般的回忆所能及。《科雷马故事》是一种总体的成就,一种独特的文学。
7 有用 Earthless 2019-12-21 20:15:55
雪夜围炉读禁书,为人生至大幸福。
3 有用 谷粕直家 2021-03-12 23:23:18
为了人类最真实的记忆,为了不应被忘却的血泪之路。
9 有用 张天翼 2019-07-04 11:59:35
在所有劳改营中最可怕的科雷马,沙拉莫夫度过了十七年,其中十年刑期只因说了一句“蒲宁是伟大的作家”。面对科雷马的故事,人关于苦难的想象力被衬得黯淡匮乏。生啃冻透的猪肉,挖尸剥衣换面包,在那种环境里精神会被挤压揉搓变形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生命总是在不停地被剥夺,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后的最重要的支柱,帮助他活下去,帮助他抓住生命,我最后的救命稻草是诗,这是唯一没有被疲惫、严寒、饥饿和屈辱压倒的东西。”另一些... 在所有劳改营中最可怕的科雷马,沙拉莫夫度过了十七年,其中十年刑期只因说了一句“蒲宁是伟大的作家”。面对科雷马的故事,人关于苦难的想象力被衬得黯淡匮乏。生啃冻透的猪肉,挖尸剥衣换面包,在那种环境里精神会被挤压揉搓变形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生命总是在不停地被剥夺,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后的最重要的支柱,帮助他活下去,帮助他抓住生命,我最后的救命稻草是诗,这是唯一没有被疲惫、严寒、饥饿和屈辱压倒的东西。”另一些黑暗中的光辉是山中夏日野蔷薇盛开的美景,是零下55度的严寒天气,木匠为了帮劳改犯留下烤火,把自己造的斧柄给他们交差。有些情节与《夹边沟》《古拉格》相似(也恍惚看到《陆犯焉识》的借用,如谎报邻铺人死去的日期,领取死人口粮)。读得奇慢,过程煎熬,像把手伸进浮冰的水里,忍痛停留一阵,就受不住要拿出来缓缓。 (展开)
4 有用 阿尘 2017-03-17 11:58:29
“人,因为善于遗忘而幸福。”,也许禁这本书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一种努力吧。很多人喜欢雪夜闭门读禁书的快感,但这本书真的不好读,是一种痛苦的重复,就像进了一间刑罚不断的囚室,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本书如果能从众多短篇变成一部长篇才更像艺术品。
0 有用 Melancholy A. 2022-07-03 00:15:51
没读完
0 有用 刘文刀 2022-06-26 23:55:15
平淡,冷漠,无趣。
0 有用 芒可猫 2022-06-14 16:11:05
2017.09.22 2019.12.12 2021.11.10 @2017-09-22 08:59:05
0 有用 心安之处是吾乡 2022-06-05 15:32:53
很喜欢里面的描写 就是买的代价有点大
0 有用 higher 2022-04-27 19:24:32
自由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