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聪明人 短评

热门
  • 5 金鱼 2016-11-30 19:07:12

    我们如何避免生活中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批判,完美主义,意义危机这些陷阱,答,在生活的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

  • 2 潘允嫒 2018-10-14 12:49:46

    聪明人避免伤害的一个最重要方式就是:不要等待或寻找那些与个人情况不符的意义,而是要从日常需求出发,主动构建或创造以价值为基础的个人意义。

  • 1 魏知超 2019-12-04 17:34:35

    基本没有任何实证证据。

  • 2 Lancelot 2016-12-14 23:26:59

    没啥营养,或者说对我没啥营养,可能我是个自以为聪明的非聪明人,才会上当买这书(ˉ▽ ̄~) ~

  • 1 流公式 2019-03-18 18:19:13

    说白了聪明人要好好生存还是要自欺欺人,只不过这本书给出了一些比较能让人接受的说辞而已。不过,说是“只不过”、“而已”,其实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 1 诚猫😸 2017-02-06 00:21:57

    十分!特别!极其!很!啰嗦!!!但啰嗦得很有技巧,不招人烦;提出#先天人格-后天人格-有效人格#观点,解释部分狂躁及焦虑“患者的病因”。但书名太玛丽苏了,不是为凑单决不想碰它啊!!!以及并未指明实践方案。

  • 0 imac 2018-08-29 15:43:22

    主要解决“感觉没有意义”的问题,目标读者是西方主流读者,不过对中国读者也有点儿用。但应当做工具书看,而非休闲阅读。具体用法:a.完整阅读前言到第4章,有兴趣则继续;b.查看第5到第14章的标题,看其中关键字是否吸引自己,如果是则阅读,否则跳过;c.完整阅读第15到第19章;d.再次痛苦时阅读前言和第19章,如果问题没有解决,重复b、c。我可以告诉你,他的方法就是“接受自己”,但有些理念只有体验完整过程后才会见效(例如“健身”),所以不妨手头放一本。

  • 0 大胃牛 2021-10-16 20:56:16

    对意义的探究有点意思

  • 0 X00疲倦还外星Z 2024-02-27 06:38:31 上海

    一句话治好十年病。这本书豆瓣评分有些低,可以想见,一方面是书名起的标题党,一方面是解决方案难落地。但是我对自然心理学的确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和热情。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后现代主义解构之后,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意义重构理论是有价值和力量的。

  • 0 饶饶 2023-05-20 20:00:44 上海

    聪明人可能生活也没有那么太平,容易受人压制。

  • 0 dolly 2017-05-02 21:15:04

    一点生活智慧披着自然心理学的名头,泛泛而谈,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根本不知道想解决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垃圾。

  • 0 漫游者 2016-12-30 20:58:26

    思辨偏多,经验不足。

  • 0 Lyla 2017-02-19 19:05:02

    有一定启发性,但独到后面就有点像布道了

  • 0 江湖骗子狲江湖骗子 2019-04-12 20:22:59

    这又是什么骗钱害人的辣鸡书啊(╯‵□′)╯︵┻━┻发现美国人有个很大的毛病,总试图拔高正常人,人家普普通通生活,有着普普通通喜怒哀乐,哪碍着你骗钱了啊┻━┻︵╰(‵□′)╯︵┻━┻ 之前爱斯伯格也是,天赋也是,非要搞一个很夺人眼球的名字,假装讨好那些可能从小受家长在这方面否定的老孩子,放下书本,人家技能思想人生经验,都不能获得增长,只不过嗑了一本大麻,有劲吗你_(´ཀ`」 ∠)_

  • 0 Mangougou 2018-03-24 19:27:07

    很有启发的一本书,看后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翻译太差。

  • 0 2017-02-14 23:06:38

    大部分章节翻译太烂,我怀疑译者并未领会作者真意。

  • 0 巴尔扎旭 2017-04-09 08:48:32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出了名的难读,这本算容易的了。有很多故弄玄虚的废话,但也是值得看的一本。“视意义为产生凄美人类的一个无止境之源头”……

  • 0 GEESON 2017-06-05 10:00:16

    作者是心理学家,前2/3说的都是聪明人会产生的焦虑和狂躁,总有一种适合读者的情境。 这本书还是蛮好的,很适合李荣,书里的描述大部分都跟李荣的情况对的上。 在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焦虑,才会频繁调岗,不想固定下来。现在我算是找到了创业这个宣泄口。

  • 0 我是小狗 2019-05-19 14:26:02

    翻译的不太好。部门观点有启发意义,这也是一种意义,不是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