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切商业皆内容,一切内容皆IP!
从迪士尼、airbnb、YouTube、Instagram到微信、Papi酱、芈月传、鹿晗,IP浪潮席卷全球,这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的革命,更是未来商业的游戏新规则。
IP从泛娱乐形态快速渗透新商业生态全维度,正深化为不同行业共同的战略方法,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生存方式,即IP化生存。
超级IP的内核,是辨识度极高的可认同的商业符号,它意味着一种对于打动人心的内容的身份认同,意味着自带势能和流量,自带压强,或者具有足够压强的一种社群商业标签。
在这种全新的商业表达中,IP俨然成为商业逻辑的基础设施。以IP为起点,产品、品牌、渠道、用户等商业元素与IP的连接形成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商业,同时 IP价值不断沉淀,并形成新的商业反哺。在IP的催化作用之下,流量、用户、产品天然整合一体,并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售卖逻辑。
《超级...
一切商业皆内容,一切内容皆IP!
从迪士尼、airbnb、YouTube、Instagram到微信、Papi酱、芈月传、鹿晗,IP浪潮席卷全球,这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的革命,更是未来商业的游戏新规则。
IP从泛娱乐形态快速渗透新商业生态全维度,正深化为不同行业共同的战略方法,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生存方式,即IP化生存。
超级IP的内核,是辨识度极高的可认同的商业符号,它意味着一种对于打动人心的内容的身份认同,意味着自带势能和流量,自带压强,或者具有足够压强的一种社群商业标签。
在这种全新的商业表达中,IP俨然成为商业逻辑的基础设施。以IP为起点,产品、品牌、渠道、用户等商业元素与IP的连接形成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商业,同时 IP价值不断沉淀,并形成新的商业反哺。在IP的催化作用之下,流量、用户、产品天然整合一体,并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售卖逻辑。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是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对未来图景的深度思考,深度解构这一移动互联时代新的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帮助企业、品牌、个人迎接IP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作者简介 · · · · · ·
吴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基金管理合伙人,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先后在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乐蜂网等电子商务企业担任高管、顾问,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创办罗辑思维,运用场景思维策划多起IP商业案例。二零一五年著有《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
目录 · · · · · ·
1. 新物种:超级IP是互联网新物种形态
“新物种”是新消费精神的崛起之路,也是全新连接技术的多样性造就。“新”,在于有别工业时代的造物逻辑,意味着有巨大潜力新品类的创造,有机会迅速成为细分领域的独角兽;“物种”,在于会以新的样式自我生长,在新的土壤里崛起。成为“新物种”的重要方法是,聚焦于IP打造,通过IP的连接能力进行自生长和自进化。
2. 内容力:超级IP的原点和缘起
万物互联成为新的造物起点和内容生产基础,IP内容力的大小,决定了能否成为超级IP。超级IP的创业机会正是在于能不能寻找到一种更加缝隙的生活方式去形成一种独特的、聚焦的的内容表达,第一时间发现新场景,独占新品类的解释权。
3. 魅力人格体:超级IP的差异化人格表达
· · · · · · (更多)
1. 新物种:超级IP是互联网新物种形态
“新物种”是新消费精神的崛起之路,也是全新连接技术的多样性造就。“新”,在于有别工业时代的造物逻辑,意味着有巨大潜力新品类的创造,有机会迅速成为细分领域的独角兽;“物种”,在于会以新的样式自我生长,在新的土壤里崛起。成为“新物种”的重要方法是,聚焦于IP打造,通过IP的连接能力进行自生长和自进化。
2. 内容力:超级IP的原点和缘起
万物互联成为新的造物起点和内容生产基础,IP内容力的大小,决定了能否成为超级IP。超级IP的创业机会正是在于能不能寻找到一种更加缝隙的生活方式去形成一种独特的、聚焦的的内容表达,第一时间发现新场景,独占新品类的解释权。
3. 魅力人格体:超级IP的差异化人格表达
无论何种形态的新物种,呈现为超级IP,必然表现为人格的差异化。意味着拥有创造独特内容的能力、强用户运营的能力、形成KOL信任代理的能力,并最终摆脱平台约束,实现可扩展、可连接,甚至创造流量平台的能力。典型的超级IP特征是,具有内容能力和人格属性,更有连接力与温度感。
4. 信任代理:超级IP价值交换的信用模型和代理模式
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当信任资产积累一定程度至IP势能时,会代理特定人群的心智和生活方式,并带来指数级扩展,形成对行业的定义,从而诞生新场景。通过信任代理与社交分享,可有效打造平台能力与流量能力,实现信用体系构建。建立信用体系是超级IP的终极游戏规则。
5. 负成本连接:超级IP自带势能与自带流量的奥秘
负成本连接是逆向需要的能力——代表的是更密集的主动连接意愿。通过多形态、多元化的连接矩阵持续构筑IP势能,形成对IP的反哺,并最终在广泛连接中实现IP与连接对象的整体价值共建。
6. 亚文化社群:IP的用户集聚,IP进阶为超级IP的火箭推进器
产品如何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流行,移动互联时代需要新的路径。消费者寻找自我差异的过程中,重新聚合成新的族群和新的阶层文化。这个时代最有商业价值的不再是大众审美和主流趣味,而是亚文化社群。
7. 仪式感:超级IP互联赋能的造物方法
超级IP往往能形成很强的仪式感特征,人们对商品功能层面的需求不再是第一位的,商品消费从纯粹功能消费,迭代为内心需要和精神体验。这种以解决人的个性需求和精神需要的消费形态,通过“仪式化”内容表达形成商业的底层土壤,我们称其为“仪式感”表达,产品精神属性和人格要素由此赋能。
8. IP簇:超级IP的引爆法则和产品策略
积蓄力量,制造话题,万箭齐发,集中引爆。IP簇的核心逻辑,在传播层面表现为超级IP的所有内容多平台、一次性全部分发,而在消费形态上则呈现为冲动性的闪购,从而成为快速累积势能的现象级效应。
9.新网红(上篇):网红在超级IP时代的进化
网红是颜值经济发展的必然,是 “主要看气质,更主要是看脸”的流行情绪, 是源于互联网新应用形态的层出不穷带来的流量动能和养成土壤。网红,毫无疑问是全新的物种,是包含颜值在内的技能变现者,也代表了超级IP最具流量能力的个体化状态。
10. 新网红(下篇):超级IP更加具象的个体化商业尺度
新网红在新经济的分岔路口,以电商迭代广告,以魅力人格迭代品牌LOGO,以内容生产迭代商品说明,以用户黏性迭代流量购买,从而成为了最好的流量入口。新网红不仅仅是互联网销售体系的延伸,而是重构了从内容端、产品端到销售端的完整商业链条。
11. IP电商:IP内容的重要组成,路径最短的流量变现模式
流量池建设逻辑彻底颠覆,后端商业逻辑也在逆转,“前端流量+后端商业”的批发模式已不合时宜,“超级IP+社群+电商”渐成主流。IP电商打通内容和商业间的壁垒,直接将内容设计为商业,反过来,商业也被定义为内容来经营。电商是IP内容的重要组成。IP则是最具效率的电商新流量,自然也是变现路径最短的交易入口。
12. IP化生存:网络人的生存法则,企业的顶层战略设计
超级IP的生存模式不是简单的商业设计,而是承担用户意识的载体,是社会人群意识流泻的直接记录。IP化正在渗透入商业生态的全维度中,深化为不同行业共同的战略方法,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生存方式,即IP化生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说品牌存在的意义是更多地让用户为产品买单,那么超级IP则是让用户为精神体验买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7页 -
1950年,David Riesman提出了大众文化和亚文化的差别:大众文化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与的风格和价值”,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在当时为爵士乐)”。于是,“听众操控了产品(因此也操控了生产者),就如同产品操控了听众一般”。 亚文化是人们建立关系、寻求归属感的方式,过去没有互联网,难以建立这一种“关系”,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臆想之中,或偶尔进行小范围的碰撞。互联网解决了工业时代亚文化传播和社群组建的成本问题,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十分容易地找到“组织”。 可以看到,亚文化社群的次元壁正在不断地被打破。在亚文化社群内部,其特有体验赋予了社群独有的群体记忆,其独特的命名系统赋予了社群隔绝外界的自身话语体系。这种体验和话语体系带来了许多现实特质:一致的语言风格、自我存在感、团体的归属感以及粉碎次元壁的幻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超级IP"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超级IP"的人也喜欢 · · · · · ·
超级IP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一本触及任督二脉的书 | 来自沸腾小猪猪爱吃 | 1 回应 | 2017-02-02 23:12:17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信阅读佳品[小编卢俊的豆列] (我是卢俊)
- 新书速递 (豆瓣读书)
- 互动广告与新媒体必读 (空手)
- 管理综合 (yoyoaha)
- 2016年入手书单 (严杰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超级IP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Nice to meet U 2017-05-02 10:28:09
吴声老师顺着潮流炒概念的毛病得改改了。
3 有用 胡阿忧 2016-07-09 13:37:10
内容力、负成本连接、魅力人格体、新物种、信任代理、亚文化社群、仪式感、IP簇……每一个新名词背后是一个绝对成功的案例,以及无数个失败的案例。有些巨头消失了,如同恐龙时代里的恐龙;有些独角兽存活下来了——这本书讲了许许多多我不熟悉的理论,但案例是精彩的、思维是超前的、极具前瞻性的从网红背后看互联网发展的未来,非常专业!
5 有用 鹿大发 2017-06-28 18:32:29
作者一看就是互联网公司高管,负责讲故事,吹牛逼,编概念,骗投资。书里的故事讲的还算可以,概念众多,逻辑混乱,干货几乎没有。例子讲多没用,毫无可操作性。
2 有用 東寫西讀 2019-03-27 19:29:10
不知所云的自说自话,自造概念、堆砌而成
12 有用 伊卡洛斯 2016-06-15 15:56:06
差异化的“人格”持续生产有“价值”的内容,“吸引”足够的拥护者裂变转发与分享,运用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势能连接“跨平台”全渠道分发,并且富有效率地“变现”。
0 有用 PREGRACER 2022-12-01 19:14:23 重庆
已经过去6年了,讲IP的书仍然很稀少,这一本给到了很多启示和线索,对这个领域有一些感知。但读来太费力,不百度读不下去,如何打造超级IP仍然茫然。
1 有用 澄子🍊 2022-10-16 14:33:33 北京
有时效性,速读了一本,什么笔记也没积累下来
0 有用 小 斑 2022-08-02 23:16:25
@EICO项目书籍
0 有用 我见过一场海啸 2022-05-10 22:40:08
算写得不错,分析的比较透彻,并且还有些可落实的举措。这类书我看的不对,总觉得看了跟没看一样。主要是很多类似的书语言乏味教条,读起来都不通,更别说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了
0 有用 竞走的蜗牛 2022-02-20 12:12:30
一个又一个超级网红倒下后,我们如何看待超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