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大量译介西方文艺作品,借助他人口译,以文言翻译欧美等国小说一百八十余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轰动全国。著有《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等。
14/
林纾擅古文辞纂,精技击,并使得一手好剑,卖得几笔好画(润格高于齐璜),人目之为狂生,却以“林译小说”独享身后之名,为何?衣食迫人,正是如此。一通《林纾家书》读罢,很容易就想到嵇康的《诫子书》,如玉山颓倒超迈千古的嵇康千叮咛万嘱咐不正是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小心慎微的人么?鲁迅更是如此。故其事异而其爱子之情同也。
有时间要重读。 看完之后想,父亲往往是寡言的,但是这是他们的选择还是从小环境的规训?爱之深责之切,父亲虽不爱言说,但要表达,对你的期待,关心,不满。书信真是很好的方式。只是现在很少了,就算是有微信,但长篇大论,或者侃侃而谈的父亲,还是很少。或许不少,只是我的父亲寡言。
文笔真好,出版真难。悲夫!出版界唯绩效马首是瞻,之外非赖学术大佬背书不可出。本作得见天日,夏晓红老师襄助之力也。果长此,则菁言妙思,没于溷藩,浮浪夸语,反登大堂,如此悖谬之迷思,匪特贤君子辈深思耶?Bug 1 处:P310,嵇康丧于司马昭,编者包立民误作其子司马炎。
奇怪,为什么京师大学堂十年间没有任何信件出现呢?
看了林纾自己的还有批改的 剩下的算了
“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勿怠尔修”
546-4.5分。一个老父亲对儿子、一个老岳丈对女婿的真挚的爱,虽然有点古板守旧。
p14:吾有《新旧约全书》。
> 更多短评 20 条
> 更多书评 5篇
> 13人在读
> 67人读过
> 328人想读
订阅关于林纾家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鈍感力 2019-04-29 02:14:08
14/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8-10-15 09:25:20
林纾擅古文辞纂,精技击,并使得一手好剑,卖得几笔好画(润格高于齐璜),人目之为狂生,却以“林译小说”独享身后之名,为何?衣食迫人,正是如此。一通《林纾家书》读罢,很容易就想到嵇康的《诫子书》,如玉山颓倒超迈千古的嵇康千叮咛万嘱咐不正是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小心慎微的人么?鲁迅更是如此。故其事异而其爱子之情同也。
0 有用 Mebaby试宋 2022-06-23 13:59:37
有时间要重读。 看完之后想,父亲往往是寡言的,但是这是他们的选择还是从小环境的规训?爱之深责之切,父亲虽不爱言说,但要表达,对你的期待,关心,不满。书信真是很好的方式。只是现在很少了,就算是有微信,但长篇大论,或者侃侃而谈的父亲,还是很少。或许不少,只是我的父亲寡言。
1 有用 holly2007 2020-10-18 22:15:03
文笔真好,出版真难。悲夫!出版界唯绩效马首是瞻,之外非赖学术大佬背书不可出。本作得见天日,夏晓红老师襄助之力也。果长此,则菁言妙思,没于溷藩,浮浪夸语,反登大堂,如此悖谬之迷思,匪特贤君子辈深思耶?Bug 1 处:P310,嵇康丧于司马昭,编者包立民误作其子司马炎。
0 有用 呆呆鹅 2020-12-24 11:06:24
奇怪,为什么京师大学堂十年间没有任何信件出现呢?
0 有用 Mebaby试宋 2022-06-23 13:59:37
有时间要重读。 看完之后想,父亲往往是寡言的,但是这是他们的选择还是从小环境的规训?爱之深责之切,父亲虽不爱言说,但要表达,对你的期待,关心,不满。书信真是很好的方式。只是现在很少了,就算是有微信,但长篇大论,或者侃侃而谈的父亲,还是很少。或许不少,只是我的父亲寡言。
0 有用 飞鸿踏雪泥 2021-11-30 16:44:23
看了林纾自己的还有批改的 剩下的算了
1 有用 okapi 2021-11-27 13:51:28
“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勿怠尔修”
0 有用 donkeytommy 2021-06-28 00:30:12
546-4.5分。一个老父亲对儿子、一个老岳丈对女婿的真挚的爱,虽然有点古板守旧。
0 有用 🔭怒潛 2021-02-09 23:51:12
p14:吾有《新旧约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