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唐学研究的旧式新法 (王观旂)
- 待购书目 (得似浮云)
- 预定 (黄金的马场)
- 隋唐五代史 (乒乓的38度8)
- 【想读分类】中古史相关 (谢糸色)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唐代选官政务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唐代选官政务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黄金的马场 2023-11-22 20:27:18 湖北
拿来跟王勋成、赖瑞和的书对读的,结果发现作者居然基本没有引用王、赖,明明讨论的问题极具重合度,虽然有些章节写成年代较早,但既然16年才出版,理应做一些修订。开头结尾的视野极具启发性。
0 有用 百里映雪 2019-07-25 21:31:01
诚如后记所言,三十年的考虑,如果后来对这方面还有研究,应当有新增或者通盘的考虑,看到的还是一篇篇的论文。从唐到宋的发散还是有意思的。
0 有用 BD16578野菊花 2022-09-15 19:24:25 北京
前两章把铨选制、出身制、科举制、察举制的关系和本质说得很清晰。但到后面论文集的感觉很明显。
0 有用 夜 2025-04-22 21:38:36 中国香港
《第七章吏部甲库与任官文书的存档》(作者在其硕士生高智伟2004年人大硕士学位论文《甲库制度与唐代铨选》基础上增删而成)。唐代获得出身官员的人事档案-甲库(收藏甲历:“南曹检勘”与“废置详断”环节所凭依的主要材料)。“安史之乱”后的重整及替代做法,如德宗建中元年(780)七月八日,“依官甲例,更写一本进内收贮,纵三库(吏部、中书、门下甲库)断裂,即检内库本”,建立保管甲历的“内库”(页148)。又... 《第七章吏部甲库与任官文书的存档》(作者在其硕士生高智伟2004年人大硕士学位论文《甲库制度与唐代铨选》基础上增删而成)。唐代获得出身官员的人事档案-甲库(收藏甲历:“南曹检勘”与“废置详断”环节所凭依的主要材料)。“安史之乱”后的重整及替代做法,如德宗建中元年(780)七月八日,“依官甲例,更写一本进内收贮,纵三库(吏部、中书、门下甲库)断裂,即检内库本”,建立保管甲历的“内库”(页148)。又,看到《册府元龟》卷六三〇《铨选部·条制二》“判南曹官亲自就复,每包攒作簿书,对本司长官连署印记,不得委其胥吏勘责,毕,各具人数奏闻。” 很有点意思。以后再仔细看下《唐会要》《册府元龟》等等。p.s.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甲库》条的解释也有点意思。 (展开)
10 有用 霜闕〆 2016-07-23 16:03:49
读这本书,感觉挺复杂的。首先,在修改某篇论文之时,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多少有些启发的;其次,该书主体脱胎于二十五年前作者的硕士论文,整体上看学术价值已经暗淡了很多,尤其是在相关论题成果遍地的今天;再次,书中有三章改写自作者本人指导的四篇硕士论文,前后时间跨度达十一年,那么,我个人的感觉是,为何不组成一本论文集?作者已说明做了大幅删改,不过是不是学生本人的一些比较独特的想法也就被删改没了?对于难以看到... 读这本书,感觉挺复杂的。首先,在修改某篇论文之时,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多少有些启发的;其次,该书主体脱胎于二十五年前作者的硕士论文,整体上看学术价值已经暗淡了很多,尤其是在相关论题成果遍地的今天;再次,书中有三章改写自作者本人指导的四篇硕士论文,前后时间跨度达十一年,那么,我个人的感觉是,为何不组成一本论文集?作者已说明做了大幅删改,不过是不是学生本人的一些比较独特的想法也就被删改没了?对于难以看到学位论文的大部分读者而言,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因此,既然这本书是这样一种奇特的结构,那么应该标为“编著”更为合理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