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肉身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 血源2出了吗? 2017-01-28 11:27:35

    我想我有一个漂亮的联想!这巨颠覆笛卡尔二元论的、非柏拉图主义式的庞大“肉身”,不正是一个克莱因瓶吗?

  • 13 Eco 2017-02-27 18:53:48

    作者与译者都给五星。(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对我来说刚刚好,有点嚼头,同时又不是那么难懂,跟deleuze的褶子一起读,感觉前者读的都要起飞了。并且该书探讨的是image,更是对味了。)

  • 9 南安府大梅树 2016-08-16 10:40:21

    译文相当不错,流畅、优美,易于理解。对照原文可发现相当准确。译序写得漂亮。在同类译作中绝对属于高质量。

  • 2 malingcat 2017-01-19 00:39:55

    有些艰深,但是对梅洛庞蒂的解释相当到位。其中关于高更、普鲁斯特和电影的分析,有力。

  • 0 冬至 2018-03-13 11:38:58

    先看看热闹,以后有机会再读读

  • 1 怪櫯櫯 2024-03-12 17:03:33 广东

    世界的肉身并不被感知为我的肉身,它是可感的,但并不是感知者。那个在观众的帽子里出现的兔子,事实上并不是之前消失在魔术师丝巾中的那一只。真正的哲学就是要重新学会看世界,可逆性不代表意识的全知视角,而是对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与世间万物联系一体的循环的觉知,是交织了感觉、想象和直觉的现实,是对宇宙之道的体悟——视觉不是由外部的观察,而是内在于世界的思考。光是一种知识,因为对世界的知识不能离开光的照耀,但同时,这种知识仅仅是一种借助它看到世界的可能性,将尚未成型的知识塑造成同时既是知识,也是知识产生的基础。肉身的极限等同于自我身体的极限吗?不如说——随着我的知觉的延伸,我可以一直到达那颗最璀璨的星星✨

  • 1 顾小拧巴 2017-03-19 11:09:11

    梅洛-庞蒂的理论其实也是以一种反形而上的主体性分析展开的,“可见性”意指选择性地视觉投注形成的感知范式(一个平面),而“肉身”也即后结构关系中的身体。艺术分析上和其他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的观点差不多~

  • 1 艾吉奥 2017-03-09 12:51:00

    通过知觉、诸众的知觉把世界链接在一起,这种世界作为可见的世界乃知觉的产物,正如康德的立法原则,现象学的世界有自己的立法原则。绘画、电影都是一种窗口、可眺望的窗口,它勾连起不同的知觉主体,从而通达更广阔的世界,这意味着一种眼光与物的遭遇、回荡,所以难以预料到下一部作品可能会传递出什么内容,正如观众可能会被从未见过的某影像装置震惊到一样。所以承认无知,与知觉现象学并无冲突,而知觉现象学只谈知觉不谈主体、世界等“形而上”的词语或概念就无法形成自己的地盘或诠释套路。

  • 1 三次方根 2016-12-07 00:34:56

    翻译还是可以的。最赞的地方是填补了某种从柏格森到德勒兹的电影本体论,也似乎串联了詹姆斯、普鲁斯特的某部分观点。

  • 0 ly的读享生活 2017-07-05 20:21:10

    作者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跨领域的对“肉身”的重新阐释。比如,把梅洛-庞蒂和高更相对应,描述“野蛮存在”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亦即贡布里希所说的“偏爱原始性”的意义之所在吧。虽说是对梅洛-庞蒂这个我不熟悉的哲学家的专项研究,但就“肉身”这个概念而言,有启发性。

  • 0 女宛心兑 2017-12-11 22:08:00

    挺好的一本书,想看这一系列的其他书,另外更想读读梅洛·庞蒂

  • 1 安提戈涅 2021-07-23 17:25:32

    #论文#翻译得不错,尤其最后一章“空窍”概念的翻译处理,读得很开心,虽然还是有不懂的地方。本书是对MP哲学著作与理念的梳理解读,所以最好先对MP有一些基础性阅读。在以往的理解里,我始终仅仅停留在MP关键概念内部的一些组合坐标系进行上理解,比如他的可见/不可见、眼/心,事物/肉身等,未曾想到这些关乎现代绘画、电影与文学的思考根本上还是指向他对哲学语言乃至思考模式革新的诉求,莫罗•卡波内则帮我往深处推进了一部。另外一个启发则是“旋进”所揭示出的视觉中可见者与见者之间彼此依存的关系,当绘画内容不再是第二位的,画本身也就摆脱了镜子般呈现的单一功能,开始作为见者的对立面焕发生机,这还是MP哲学里取消二元、单向度对立的关系的论述风格。“空窍”的概念真美好,“旋律在我们身上唱响”,类似于巴特的文之醉。

  • 0 Yinanaa 2022-02-22 07:27:01

    举重若轻,movement和neoplatonism两部分最有收获。

  • 0 FernHill 2021-12-16 23:49:52

    艺术现象学读起来确实有点意思,对生成与交织的强调让人感到一种奇异的圆融。

  • 0 一大杯米酒 2022-01-04 23:30:27

    去接纳,不断涌现的交织

  • 0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2-10-17 13:53:32 江苏

    补标。有些段落非常动人。“创造是一种‘任由存在’,它给予世界和事物‘它们所要求的共鸣’。……这种‘创作’作为‘任其存在’,其实包含着一种迎接(accueillir),即在与世界的相遇中达成的一致:任这种相遇自由发展,就是任自己在其中自由存在,并与之产生呼应共鸣。……(理念和空窍的共同诞生)发生在相遇之中,作为内部与外部的相遇:这样一种相遇的事件,不可避免地被刹那的惊奇(horc)所照亮。”

  • 0 旺达马克西莫夫 2022-10-18 20:26:41 上海

    “所有的占有都同时是一种被占有,而所有的感知都是任由存在。”很久没有这么激动的读书体验了,如听仙乐耳暂明。

  • 0 胡噜噜 2022-12-14 19:52:51 广东

    妈的,整本书还没有曲晓蕊写的序有内容,我为什么会花钱买这本书

  • 0 momo 2024-03-17 10:00:20 美国

    补标

  • 0 acucodni 2024-02-26 00:35:42 四川

    现象学真是西方最中式思维的东西了 “肉身的可逆性”“肉身的可见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