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三书 短评

热门 最新
  • 70 胖达叔 2017-10-19 20:49:55

    史学从入门到精通的经验大总结,于我一个门外汉而言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自信和勇气,吾侪年纪轻轻便失却了勇气,不再相信努力的意义,也许从此便真的与二流学者无缘了。至于超迈近代与万世争辉的一流学者,严先生在钱先生看来都未曾预流,我等还是得有自知之明的。另,为学才气不如傻气。

  • 52 安提戈涅 2017-01-13 20:39:14

    对于有志于人文学术的人来说,倒不失为亲切诚恳的入门指南。很有趣,钱穆是善做抽象宏观结论的学者,所谓“圆而神”,但其弟子走的却是近乎老老实实考据的路子,从老先生谈论研究经验的例子就可见一斑。关于中国通史的读法,老先生的意见真好:先读《国史大纲》,再读吕思勉的几部断代史,一经一纬,四处通达。回忆钱穆的往事令人感动。

  • 19 邝海炎 2018-04-18 16:42:12

    第二次读完。史学研究入门必读。既有钱穆门人的宏通,又有史语所的精密。

  • 22 无名人士 2021-01-23 12:34:54

    正如某评所说,不应该称为入门书,应该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历史研究之后读更有帮助。读完第一部分时,真的感慨万千,严耕望先生不仅关注研究本身,更致力于思考如何让读者更容易读懂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埋头做学问,这些经验对于现今历史学者也是很有帮助和思考性的。

  • 10 愚公 2020-06-06 14:12:04

    严耕望,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本书是其介绍自己研究方法的作品,夫子自道,难能可贵。这是由《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我与钱宾四先生》三本书的合编,重点仍是在《治史经验谈》,在这本书中,严耕望从研究史学的方法、门径、乃至论文写作的方法和具体心态,都有非常精彩的现身说法。特别是强调撰写论文仍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的问题和史料入手,逐步完成自己的研究。这些指导,到今天仍旧是金玉良言。在《治史答问》和《我与钱宾四先生》两部书中,除了谈及治学,还着重谈到了史学界的学术风气,特别强调了陈寅恪、陈垣、吕思勉与钱穆四位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径,虽然严耕望不是学术史专业出身,但是很显然对于这四位学者的著作和研究是如数家珍,与专业的学术思想史专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 5 hehe. 2017-08-14 13:10:53

    2017年77:不治史,看这本书是为了读史不走弯路。严老先生的治史方法,可以推此及彼,用在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研究上。严老先生的朴实、坦诚、温厚,以及学术态度,令我颇为感动!干了这碗鸡汤,加油看书,加油工作!

  • 5 齐物秋水 2021-05-15 19:46:31

    虽不是学历史的,但书中的治学方法丝丝入扣,全然相通,可再三致意焉。严耕望那种对学术的虔诚,朴素得让人感动。

  • 2 🎋 2019-11-02 23:16:13

    金玉良言,金针度人~

  • 2 隨安室 2017-08-06 23:13:09

    严归田天真质朴,流露文词之间,几可想见其神貌。新版装帧雅洁,又增钱宾四传记,为最善者,惟虞云国之导读颇劣,大可除去。

  • 2 清明士人 2020-01-10 19:54:19

    作者很喜欢用感叹号。 历史学家多于中老年方出成绩,须注意身心健康。直接劝阻了我“燃烧生命”的天真想法。 有丰富具体的治学案例。余英时称严耕望有布罗代尔之实而不拘于社会科学理论之名。

  • 2 小城鱼太郎 2017-05-19 11:23:52

    如此纯粹,殆天授欤?抑或是叙述行为的事后弥缝?或者应从张沛所说,虽知月球坑洼与地球无异,不妨仍存一皎洁圆满之形象以自惕厉。

  • 2 葑廬 2017-05-29 09:14:11

    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严先生是真心实意去践行这句话的学者,也是不多的几位学者之一。

  • 1 麻卑仓 2018-07-08 20:06:40

    无非是“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的朴实教诲,但确实给我等笨人指了条做学问的办法

  • 1 云台第二十九将 2021-05-25 15:32:26

    说不定哪天这本书也看不到了

  • 3 鸡兔同班 2018-09-16 19:42:07

    记得宾四师曾有一次谓我曰:“朋友的死亡,不是他的死亡,而是我的死亡。因为朋友的意趣形象仍活在我的心中,即是他并未死亡;而我在他心中的意趣形象却消失了,等于我已死了一分!”

  • 2 山止川行 2020-03-01 12:51:27

    多年以前看过几遍,时时怀念,再读一遍,反省自身不足,羞愧难当。勤能补拙,随时努力,随遇而安。

  • 2 Mantus 2018-07-23 08:48:19

    严老的学识毋庸置疑,但从书中所举的例子来看,不像是入门书更像是劝退书,以及,他真的那么喜欢用感叹号吗……

  • 0 法妹儿 2020-01-13 10:04:18

    前几天有朋友提到说没事儿会翻翻,又看到公众号选推了精华部分,用了一晚上浏览一下,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钱穆先生对作者的断语,仿佛他有预知一样。

  • 3 刀叢中的小詩 2019-06-25 11:21:04

    《治史三书》读毕,好在恳切,娓娓而谈,不有所保留,不装神弄鬼。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好好的,但一咋呼就未免有些魔怔。是书多谈治史的经验,亦谈烟火,或烽火的尘世。黄山谷云:“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如今不闻学久矣,更见是书薪尽火传之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