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第一次接触《庄子今译今注》,现在在看《齐物论》部分,在讲到此与彼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庄子是这样说的:“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前面的译注陈鼓应老师作的非常详细,但是在“彼是莫得其偶”这句上,我却没有看明白,这句话是如何解释成“彼与是对立统一到一个焦点(道枢)”上的呢?希望有人可以解答我的疑惑。
楼主第一次接触《庄子今译今注》,现在在看《齐物论》部分,在讲到此与彼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庄子是这样说的:“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前面的译注陈鼓应老师作的非常详细,但是在“彼是莫得其偶”这句上,我却没有看明白,这句话是如何解释成“彼与是对立统一到一个焦点(道枢)”上的呢?希望有人可以解答我的疑惑。 |
我是先看的道德经再看的庄子。
道德经中有这样几句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花瓶中空才能当容器使用,屋子里是空的才能存放物品当房间使用。
无和有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存在的,没有“无”也不会有“有”,没有“有”也不会有“无”。
这是我的一点见解。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