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从产生“改变”想法出发,分别从遗传、环境、潜意识的决定、兄弟姐妹四方面阐述“你怎样成为你”,逐步探讨“行为如何影响你”“压力应对”“恐惧应对”“童年记忆察觉”“想法、感受与行为”,最后以“健康人际关系”结束。通篇没有艰涩的理论,如果想要扎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发现会失望。一本实践向的书,伴有很多“觉察活动”和“行动计划”,但有些尝试是需要有个安全人陪伴的,否则很有可能无法面对被觉察的内心而情绪崩溃,总体还是很温暖的书。
大致翻了一遍,是正面管教体系的书籍,比较科学。书中的活动应该需要人带着做会更好。很喜欢其中一个问句:回顾过去某个重要经历,你在当时做了什么决定?
鼓励性的语言,而不是赞美。描述感受,而不是讲道理。 成人重复在做无用的事,小孩往往一个行不通,就转身了,例如:母亲不停的唠叨。 人们在不停寻找的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你是乌龟(安逸)变色龙(取悦)老鹰(控制)还是狮子(力争优秀)
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感受和行为都能依次改变。改变自己的想法能让感受改变,并采取新的行为。这是改变的科学方法,看吧,我们都能改变的。
很惊讶,确实有一定帮助
很实用的一本书,8周让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焕然一新! 一直跟着书中的觉察活动思考,对自己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从内在小孩、原生家庭、行为的四大目的、顶牌等来讲述了想法、感受、行为三者的内在机理和交互影响模式。行为的四大目的:认可/关注、权利/控制、公平/公正、技巧/能力;顶牌(变色龙、乌龟、狮子、老鹰)反映了个人的性格类型;关系的小船模式可反思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否健康。
鼓励咨询时读过的书,鼓励自己和内心小孩
从学习体系的角度更适合在正面管教基础上有更深层次需求的人使用。鼓励咨询师辅助工具书。
二周目苹果阅读法概括:这本书中主要反向回溯造成目前心理问题和情绪的原因,想法→感受→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结果;通过重写信念的方法,达到自我肯定的驱动,由改变想法到改变今后事实,改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情绪的目的。 用书中介绍的方法解决现在的情绪问题,就是从记忆中选取内在的小孩当年和自己此时心情一样的情境,然后用成年人的角度去帮助分析与解决,再联系实际中,察觉面对现在的问题时,和当年孩童解决的行为方式是否一致,方法是否可行。接着接纳既存事实,通过改变面对同样问题时的想法,从而改变行为方式,达到最终不一样的结果。
第一遍读,没有跟着书中的要求做练习,跟正面管教的书一样,并没有惊艳到我,我想参加课程体验式的学习收获会更大吧。 书中提倡摈弃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我挺欣赏的。
通过各种形式不断训练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估计咨询师的基本功
看过《自卑与超越》就不用看这本了
想法 感受 行动三个圆圈法则来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鼓励咨询师
在某个时刻,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勇气来面对一个最大的改变:我们不得不成长。也许,你认为随着你的年龄再大一点,一切事情都会自动地各就各位。但是,年龄的增长与成长不是一回事。你需要主动地参与到让你的生活更幸福和健康的事情中去。 以上摘自《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要不是接触心理学后看这本书,要不是现在有时间安静地关注自己内心,极可能被看几页我抛一边去。但现在去那格外珍惜它的每一节。 因为一些话,貌似挺空洞,但现在懂背后的大概来由,也很贴近自己的想法,会有感触。而且按书中的要求写下自己的一些经历、感受,去做了之后,自己的感觉被后面马上会出现的文字描述出来时啊,那种感觉好美妙~ 就像我在认为不会有人看到我的地方,居然看到并懂我了[偷笑][呲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哦。
看过系列正面管教的书籍的人看这本书会特别的畅快淋漓而且亲切熟悉,相似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每个活动看起来好像都很简单的样子,但是当你跟着步骤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的时候,真的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它跟PD一样,是一门关于实践的学习,仅是头脑知道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你的身体知道,你的感觉知道,那可能是每个人来自更高维度的智慧。 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停下来按照步骤写自己的情况,发现以前好像了解的东西更加清晰了,像被虚化的相片渐渐地清晰起来。这感觉很奇妙。如果PD是用来养育孩子,那鼓励咨询是来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从这本书出发,我也决心养育自己内在的小孩,像对待来访、学生一样,和善与坚定并行、温柔又有力量、抱持性的环境、接纳并温暖。 最后,琳的语言很调皮好玩,花莹莹的翻译很接地气,完美。
区分你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接纳自己,不要对感受进行评论。
对自己的正面管教。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面对问题解决时还是过于唯心主义,好在这本书里有很多行为干预,看到了认知行为治疗的雏形,又保留了精神分析中对童年和潜意识的挖掘。
必须跟着圈妈读这本书
>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3 有用 Grayer 2021-09-08 18:28:26
从产生“改变”想法出发,分别从遗传、环境、潜意识的决定、兄弟姐妹四方面阐述“你怎样成为你”,逐步探讨“行为如何影响你”“压力应对”“恐惧应对”“童年记忆察觉”“想法、感受与行为”,最后以“健康人际关系”结束。通篇没有艰涩的理论,如果想要扎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发现会失望。一本实践向的书,伴有很多“觉察活动”和“行动计划”,但有些尝试是需要有个安全人陪伴的,否则很有可能无法面对被觉察的内心而情绪崩溃,总体还是很温暖的书。
2 有用 YoYo 2022-07-20 17:47:31
大致翻了一遍,是正面管教体系的书籍,比较科学。书中的活动应该需要人带着做会更好。很喜欢其中一个问句:回顾过去某个重要经历,你在当时做了什么决定?
1 有用 物语溪水 2022-07-06 13:29:23
鼓励性的语言,而不是赞美。描述感受,而不是讲道理。 成人重复在做无用的事,小孩往往一个行不通,就转身了,例如:母亲不停的唠叨。 人们在不停寻找的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你是乌龟(安逸)变色龙(取悦)老鹰(控制)还是狮子(力争优秀)
1 有用 简简 2023-05-31 12:06:33 广东
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感受和行为都能依次改变。改变自己的想法能让感受改变,并采取新的行为。这是改变的科学方法,看吧,我们都能改变的。
0 有用 双宜 2023-07-15 12:01:18 安徽
很惊讶,确实有一定帮助
0 有用 咪咪猫 2023-11-21 15:19:17 陕西
很实用的一本书,8周让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焕然一新! 一直跟着书中的觉察活动思考,对自己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0 有用 小吉筱筱 2025-04-04 17:26:22 湖南
从内在小孩、原生家庭、行为的四大目的、顶牌等来讲述了想法、感受、行为三者的内在机理和交互影响模式。行为的四大目的:认可/关注、权利/控制、公平/公正、技巧/能力;顶牌(变色龙、乌龟、狮子、老鹰)反映了个人的性格类型;关系的小船模式可反思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否健康。
0 有用 千 2020-05-26 21:06:29
鼓励咨询时读过的书,鼓励自己和内心小孩
0 有用 波妞儿 2019-02-16 21:03:49
从学习体系的角度更适合在正面管教基础上有更深层次需求的人使用。鼓励咨询师辅助工具书。
0 有用 路飞 2017-10-23 17:38:14
二周目苹果阅读法概括:这本书中主要反向回溯造成目前心理问题和情绪的原因,想法→感受→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结果;通过重写信念的方法,达到自我肯定的驱动,由改变想法到改变今后事实,改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情绪的目的。 用书中介绍的方法解决现在的情绪问题,就是从记忆中选取内在的小孩当年和自己此时心情一样的情境,然后用成年人的角度去帮助分析与解决,再联系实际中,察觉面对现在的问题时,和当年孩童解决的行为方式是否一致,方法是否可行。接着接纳既存事实,通过改变面对同样问题时的想法,从而改变行为方式,达到最终不一样的结果。
0 有用 雷雷 2020-01-04 21:44:22
第一遍读,没有跟着书中的要求做练习,跟正面管教的书一样,并没有惊艳到我,我想参加课程体验式的学习收获会更大吧。 书中提倡摈弃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我挺欣赏的。
0 有用 猪猪侠 2019-05-02 21:37:04
通过各种形式不断训练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估计咨询师的基本功
0 有用 TOSH 2021-07-09 11:45:22
看过《自卑与超越》就不用看这本了
0 有用 班 2021-05-04 23:21:49
想法 感受 行动三个圆圈法则来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鼓励咨询师
0 有用 清藤 2018-05-28 10:08:39
在某个时刻,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勇气来面对一个最大的改变:我们不得不成长。也许,你认为随着你的年龄再大一点,一切事情都会自动地各就各位。但是,年龄的增长与成长不是一回事。你需要主动地参与到让你的生活更幸福和健康的事情中去。 以上摘自《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要不是接触心理学后看这本书,要不是现在有时间安静地关注自己内心,极可能被看几页我抛一边去。但现在去那格外珍惜它的每一节。 因为一些话,貌似挺空洞,但现在懂背后的大概来由,也很贴近自己的想法,会有感触。而且按书中的要求写下自己的一些经历、感受,去做了之后,自己的感觉被后面马上会出现的文字描述出来时啊,那种感觉好美妙~ 就像我在认为不会有人看到我的地方,居然看到并懂我了[偷笑][呲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哦。
1 有用 五色饭 2019-01-23 10:22:10
看过系列正面管教的书籍的人看这本书会特别的畅快淋漓而且亲切熟悉,相似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每个活动看起来好像都很简单的样子,但是当你跟着步骤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的时候,真的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它跟PD一样,是一门关于实践的学习,仅是头脑知道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你的身体知道,你的感觉知道,那可能是每个人来自更高维度的智慧。 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停下来按照步骤写自己的情况,发现以前好像了解的东西更加清晰了,像被虚化的相片渐渐地清晰起来。这感觉很奇妙。如果PD是用来养育孩子,那鼓励咨询是来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从这本书出发,我也决心养育自己内在的小孩,像对待来访、学生一样,和善与坚定并行、温柔又有力量、抱持性的环境、接纳并温暖。 最后,琳的语言很调皮好玩,花莹莹的翻译很接地气,完美。
0 有用 不妄 2021-07-22 14:06:34
区分你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接纳自己,不要对感受进行评论。
0 有用 她她与他 2021-02-17 09:49:56
对自己的正面管教。
0 有用 来种一棵树 2025-04-25 13:23:46 广东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面对问题解决时还是过于唯心主义,好在这本书里有很多行为干预,看到了认知行为治疗的雏形,又保留了精神分析中对童年和潜意识的挖掘。
0 有用 cac~ 2019-12-31 16:33:58
必须跟着圈妈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