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卓尔不群,历久弥新
——重读、重释、重译夏目漱石的《文学论》…………………………王向远(1-11)
作者自序 …………………………………………………………………………………(1)
附:中川芳太郎的整理说明
第一编 文学内容的分类 ………………………………………………………………(8)
第一章 文学内容之公式:(F+f)……………………………………………………(8)
第二章 文学内容的基本成分 ………………………………………………………(12)
第三章 文学内容的种类及其价值等级 ……………………………………………(51)
第二编 文学内容的增殖与接受 ……………………………………………………(66)
第一章 F的增殖 ……………………………………………………………………(67)
第二章 f的增值 ……………………………………………………………………(68)
第三章 伴随着f的幻惑与文学鉴赏………………………………………………(72)
第四章 悲剧鉴赏时的f …………………………………………………………(100)
第三编 文学内容的特质 …………………………………………………………(108)
第一章 文学F与科学F的比较 …………………………………………………(110)
第二章 文艺之真与科学之真 ……………………………………………………(126)
第四编 文学修辞法 ………………………………………………………………(129)
第一章 投出修辞法 ………………………………………………………………(129)
第二章 投入修辞法 ………………………………………………………………(136)
第三章 以物拟物的联想 …………………………………………………………(140)
第四章 滑稽的联想 ………………………………………………………………(148)
第一节 双关俏皮话 ……………………………………………………………(149)
第二节 机智 ……………………………………………………………………(154)
第五章 调和法 ……………………………………………………………………(157)
第六章 对置法 ……………………………………………………………………(167)
第一节 缓势法 …………………………………………………………………(168)
第二节 强势法 …………………………………………………………………(169)
附:假对法……………………………………………………………………(174)
第三节 不对称法 ………………………………………………………………(179)
第七章 写实法 ……………………………………………………………………(182)
第八章 间隔论 ……………………………………………………………………(197)
第五编 集合F及推移法则 ………………………………………………………(210)
第一章 一个时代中的三种集合F …………………………………………………(211)
第二章 意识推移的“暗示”法则 ………………………………………………(218)
第三章 法则例证之一 ……………………………………………………………(222)
第四章 法则例证之二 ……………………………………………………………(228)
第五章 法则例证之三 ……………………………………………………………(231)
第六章 法则例证之四 ……………………………………………………………(242)
第七章 补遗 ………………………………………………………………………(255)
译者后记………………………………………………………………………………(263)
· · · · · · (
收起)
0 有用 伯約 2018-04-27 15:37:19
3.5吧。(F+f)的理论是本书的核心且令人眼前一亮,后面大篇幅的论述就见仁见智了。英文不译也就算了,p126唯一译了一处还把women译成了男人,这种硬伤大概不能忍。
12 有用 南扬钰 2018-08-01 11:21:41
译者大概不认识英语吧,大段大段英语不译,唯一译的一句p126页“women are as fickle as April weather.”,他译为“男人之心与秋日天空。”
0 有用 读史拼命三郎 2023-08-24 13:02:14 广东
从创作角度的文学理论书,很少见,又能运用当时最前卫的社会心理学来研究文学尤为难得,书中还表达了不少穷士怀才不遇的痛苦,让人联想到夏目大概是司马迁的粉丝吧?他求学的经历也是苦闷的。此书凡是引用的英文作品例证全部都不翻译,英语水平太差如我,读来有点不便呢
1 有用 小吃街飞行芒果 2020-10-23 17:55:13
没看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给两星,读者第一位
0 有用 山有夔 2022-03-28 22:19:00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