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短评

热门
  • 1827 nothing传叔 2016-12-26 00:35:14

    愿红星照耀中国,,,以及,坐等红星照耀美国!!!

  • 864 海盗的天空 2016-12-10 15:56:42

    共产党何以脱颖而出?看过此书可以有个答案。阶级斗争是波澜壮阔的,为了全人类解放的事业,比想象中的要严峻。富人对穷人的压迫,也是无法体会的,站在当代,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努力。孰是孰非,心里有了新的答案。

  • 453 花家地周末 2016-07-06 16:54:24

    必读书,不只是为了解中国三十年代革命真相。人文社这个版本很经典,设计也还原了最初的版本。

  • 488 饭团子没有馅 2017-06-06 10:58:35

    本来以为会是政治性很强的枯燥作品,结果可读性极强。斯诺全程都保持着美国佬的幽默乐呵和新闻记者的敏锐思索(洋鬼子的身份让他既疏离旁观又格外受重视,斯诺提及此也颇有妙论,真中国通),让我想起了近两年很红的何伟,莫名有种传承迭变感。未删节的良本,全书最抓眼球的莫过于各位开国元勋(包括林彪和李德)的小传,美式人物白描,说真的感觉从小看过的影视领袖形象并没有超越这个高度,而结尾西安事变简述更是丝丝入扣的好看,比电视剧出彩多了…1937的著作还点出了未来回汉冲突隐忧,集体淹没个人的红色文化倾向,斯诺的政治敏感度啊

  • 209 甲醇教授 2018-07-27 13:48:44

    蒋公输得不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176 桃桃酱 2018-07-30 16:06:40

    本以为此书又红又专,没想到越读越沉浸其中,为红军战士们的奋勇精神而感动,为领袖们的光辉理想和美好信念而动容。读完,你会为人物的命运唏嘘不已。当年意气风发的彭德怀后来被打倒,年轻有为的林彪成为反革命分子。用张爱玲的历史观来说:历史的真相有一千种面相。斯诺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是党史的党史。话说回来,若没有英勇顽强的红小鬼们,若没有赤色大地那些动人的故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国现在的安稳生活恐怕难以实现。

  • 176 空羽 2018-07-28 12:37:00

    我曾刻意避开阅读“红色经典”,这是不对的;中国近现代史值得反复精研。这本书恰好在陕甘宁“苏区”读完;更深入的思考了当时一个“NGO”是怎么样得了天下,唏嘘不已。能确定的是:在彼时共产主义发挥了准宗教的功能,现如今还希望共产党员承担”神父“职责完全不现实,条件早已天翻地覆,时位皆不同。但当时共产党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准确性惊人,这是战胜强悍如蒋介石以及背后日、德、意、苏、美、英力量的根本原因之一;苏区群像白描令人印象深刻:持久的坚持反抗确实不会是因为欲望、情绪与狂热。而是平和的坚定。它是深刻认知后的日常。

  • 131 客尘 2017-11-12 11:36:53

    可以当民族志去读了。从最开始对赤匪的恐惧,到最后将自己卷进中国轰轰烈烈的运动,斯诺对中国的观察,实际上是革命者进入了革命者的世界。写毛的最有意思,你很清楚地看到毛在自述人生经历的时候是如何跳出个人,将自我命运与中国革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面带黄土与希望,延安的青年可真是太不一样了!

  • 130 Mayaswell 2019-07-25 16:18:54

    为了其中的某一章和译者,加一星吧。其实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逼七八年级的孩子读这本书。

  • 101 透明 2019-05-12 14:19:23

    一个社会制度是如何让数百万人、乃至数亿人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 87 萧湘 2018-07-24 18:12:59

    革命浪漫主义的极致。『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 70 陆钓雪de飘飘 2018-11-15 01:14:11

    《红军的成长》:毛泽东的叙述,已经开始脱离“个人历史”的范畴,有点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个伟大运动的事业了,虽然他在这个运动中处于支配地位,但是你看不清他作为个人的存在。所叙述的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了;不再是毛泽东,而是红军了;不再是个人经历的主观印象,而是一个关心人类集体命运的盛衰的旁观者的客观史料记载了。

  • 68 hibernate 2019-10-04 01:06:20

    后来被神化的那些先行者们,也有普通人性,也度过很多前途不明的时光。但是在自由独立的这样的“诗和远方”中,能始终保持乐观,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以及最高层对革命和使命的远见,的确也是国士无双。

  • 67 冯不畏 2017-12-30 16:08:13

    那年代还有比斯诺更了解中国的人吗?这本著作的历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董乐山的翻译更是如虎添翼,这是如此真实的红色苏维埃,不能不发自内心地崇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批人

  • 62 胖团崽儿 2019-03-07 09:50:45

    伟大政党的可爱萌芽

  • 51 刀叢中的小詩 2018-10-08 15:53:34

    《红星照耀中国》读毕,乐观的埃德加·斯诺,遇到乐观的红军,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一直延续到今日的大好。这让我想起两个小段子:一个是黄仁宇所说的红军无时无刻乃至如厕都在唱歌;另一个是蒋宋美龄对于红军的清教徒作风所说:“我承认,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真正的滋味。”至于延安所隐藏的暗流,他书多有所涉及,不述。

  • 51 铁面大公鸡 2018-02-17 03:59:22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 50 Arcadian☀ 2019-04-14 21:03:02

    说实话,我还是被那时候极单纯极现实、为理想又为民族的精神打动了。特别同质又空洞的话语体系让人厌烦去了解这段历史,幸好斯诺很客观地提供了一隅外来视角。

  • 55 阿七阿六阿四 2019-10-04 11:29:44

    今天读来愈发唏嘘,怀念那个只留下屠龙之术的屠龙少年。在那种舆论与局势下,斯诺能保持这么公正的客观性确实不容易,新生政权让是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开始的风貌早已不在,还好当今老板已经开始拨乱反正,是屠龙少年最好的学生,未来会更好的对吧?我是这样相信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