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 (293)

从《红星照耀中国》照见初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闲来读罢此书,有感于斯文,但此感绝非仅来自对革命征程所行之难的敬畏,对革命先辈所受之苦的敬佩,还有对当时共产党党员初心的向往;对当下部分青年初心丢失的失望。这是一部反映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的书,若只对当时的国运国人作了解,于当代青年而言是断然不够的。... (展开)
书单|《西行漫记》:一位自由主义新闻记者的红色中国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或者译为《西行漫记》(在当时环境下用此名作为掩护),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历经4个月的辗转跋涉,最终将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整理汇编成的一本关于红色中国的纪实文学(本... (展开)
谈谈《红星照耀中国》里的那些人
斯诺的这本书被归为报告文学,但是在我看来这更像一部游记,这部书不仅仅记下了他在苏区的游历,也记下了老一辈革命者的“游历”。 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的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等领袖的事,也有苏区的红军、农民、妇女、儿童的事。 先说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毛主席...
(展开)

斯诺《毛泽东自传》《西行漫记》读后感
最近读了斯诺的《毛泽东自传》和《西行漫记》,据说作者是第一个进入当时被封锁的延安红区采访并接触毛泽东本人的外国人,读过这两本书之后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支持共产党的立场。这两本书的内容都只讲了1937年之前的故事,也就是中国开始全面抗日战争之前的事,想要继...
(展开)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报告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报告 作为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很好地记录了1936年的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作者斯诺尽量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当时那个饱遭误解的中国共产党,告诉了全世界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是怎样的,拨开了大漠深处、“蛮荒之地”的迷雾,击破了污蔑者拙劣的...
(展开)

红星照耀中国:这片红色热土上,有一种红色的伟大力量
读完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红军依靠人民,立足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主的心❤。 红军之胜利之根本,就是得民心。红军扎根于人民,从不伤害人民,拿人民的每一件东西,都付钱。到了每一处地方,都会向人民讲述红军是什么,是做什么的。老百姓信任红军,愿意为红军付出,得到百...
(展开)

西行中国,红星耀空。
读完全书,酣畅淋漓。 对这本书,我做了太长篇幅的笔记,有太多值得摘抄和思考的地方。 但是关于斯诺,我记忆最深的却是两个笔墨不多的地方。 第一条是在西北大饥荒期间,斯诺曾于1929年6月造访蒙古边上绥远省的几个遭受旱灾的区域。 「在饥荒中,数百万人就这样死去,今天在中...
(展开)

致敬那些坚定美好信仰的人
最近除读了这本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还同时读了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读完那本传记很难受。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别人栽赃我收受贿赂,而我因丢失了最重要的证明而无法自证清白。看着他们给我定了性的眼神,我恨不得把这颗心挖出来让他们看看,内...
(展开)

有意思的红色报告文学
作为一部有名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面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它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和感触,展现了当时西北苏区的真实面貌。其中艰难险阻自不必说,最有意思的是它写了苏区生活的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红军会打球、排演戏剧、开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