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詹姆斯·菲尔格里夫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龚权
出版年: 2016-8-1
页数: 313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地缘战略经典译丛
ISBN: 978720813893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龚权
出版年: 2016-8-1
页数: 313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地缘战略经典译丛
ISBN: 978720813893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第一本英文的政治地理学教科书,也是一部在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战略学上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作者从综合的角度,提出了陆权与海权二分法的概念,将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海权国”和位于两者间的“冲突地带”,认为只有海上人能够打败海上人和陆上人。并提出了决定历史盛衰和决定地缘政治竞争的动力是有效地生产和控制能源的观点,在能源危机日趋深重的今日,值得国人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菲尔格里夫(James Fairgrieve ,1870—1953),英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曾任职伦敦大学和英国地理学会,以《地理与世界霸权》一书闻名于世。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沙漠:历史的开端———埃及 17
第三章 湿地与草原:巴比伦尼亚与亚述 30
第四章 “通道”:巴勒斯坦与腓尼基 40
第五章 地中海:(1)希腊;(2)迦太基48
第六章 海洋与陆地之间:高地与低地———罗马 70
· · · · · · (更多)
第二章 沙漠:历史的开端———埃及 17
第三章 湿地与草原:巴比伦尼亚与亚述 30
第四章 “通道”:巴勒斯坦与腓尼基 40
第五章 地中海:(1)希腊;(2)迦太基48
第六章 海洋与陆地之间:高地与低地———罗马 70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沙漠:历史的开端———埃及 17
第三章 湿地与草原:巴比伦尼亚与亚述 30
第四章 “通道”:巴勒斯坦与腓尼基 40
第五章 地中海:(1)希腊;(2)迦太基48
第六章 海洋与陆地之间:高地与低地———罗马 70
第七章 平原:入侵部落 89
第八章 绿洲:伊斯兰世界105
第九章 大洋:发现———伊比利亚 119
第十章 大洋:大洋强国———荷兰与法国 135
第十一章 大洋:大洋帝国———不列颠 148
第十二章 森林:(1)俄国;(2)德国 178
第十三章 河流之地:中国 207
第十四章 温暖之邦:印度 224
第十五章 非洲草地:势力范围 243
第十六章 新大陆:哥伦布之前的历史———西属美洲 254
第十七章 燃煤之地:美国 275
第十八章 更广范围的陆地分布:世界本如此 291
第十九章 未来 304
· · · · · · (收起)
第二章 沙漠:历史的开端———埃及 17
第三章 湿地与草原:巴比伦尼亚与亚述 30
第四章 “通道”:巴勒斯坦与腓尼基 40
第五章 地中海:(1)希腊;(2)迦太基48
第六章 海洋与陆地之间:高地与低地———罗马 70
第七章 平原:入侵部落 89
第八章 绿洲:伊斯兰世界105
第九章 大洋:发现———伊比利亚 119
第十章 大洋:大洋强国———荷兰与法国 135
第十一章 大洋:大洋帝国———不列颠 148
第十二章 森林:(1)俄国;(2)德国 178
第十三章 河流之地:中国 207
第十四章 温暖之邦:印度 224
第十五章 非洲草地:势力范围 243
第十六章 新大陆:哥伦布之前的历史———西属美洲 254
第十七章 燃煤之地:美国 275
第十八章 更广范围的陆地分布:世界本如此 291
第十九章 未来 30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清朝已经于1912年终结了,蒙古人则被佛教驯服,失去了昔日的锋芒,但仍然有可能在平原之外继续存在。来自平原的势力通过最短的路径越过高原达到了东北。日本人走的也是同样的古老入口。位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经过群山脚下可以直达西安的那个古老的门户准噶尔盆地,以及那条古人常走的,从贝加尔湖出发穿过草原,再经山间的边界隘道前往北京的通道依然存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是非常有趣的,其历史尚未完成,唯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最终的结果将会如何。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可以断言,一方面,不论清朝统治者的结局如何,中华民族并无衰落之象;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仍将受地理环境和来自陆地与海洋的一些庞大势力的支配,尤其是这些势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中国越来越趋向于同一,并结合得比过去更加紧密。 (查看原文)
丛书信息
地缘战略经典译丛 (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和平地理学》,
喜欢读"地理与世界霸权"的人也喜欢 · · · · · ·
地理与世界霸权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地理与世界霸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地理如何影响人类历史
交叉学科向来都很有趣,而且不同学科放在一起常常会碰撞出好玩的火花来。英国的地理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就让我们见识了一把将地理、历史与政治关联起来的奇妙化学反应。 《地理与世界霸权》出版于1915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的时候、而书中有两个预言在今天看来不仅...
(展开)

地主崽子学会写一二三,然后写万,划了一天才八百多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卷首评: 看到第四页,可知是庸作。作者不写历史的话,可以去写“电工科幻”,从人工取火写到戴森球。 人和地理的关系,也是人和人的关系。人的地理学,可以总结三句话: 第一,地理在不同群体间的分配是不平均的。主要是陆地,海洋接近平的。 第二,不平均是辩证的。平原能多... (展开)
抓大放小的看,这是一本好书
【地理与世界霸权】×「詹姆斯•费尔格里夫」 我一直是信奉着地理决定论的,所谓的“地缘政治”更是介于科学和玄学之间。无论地理环境也好,自然条件也罢,这都是“地缘”中的因素,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 这书写成于1900年前后,鉴于100年前的科技...
(展开)

地理条件如何支配历史发展进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地理与世界霸权》。 这本书的作者是詹姆斯·费尔格里夫,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教育家。先后在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和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曾长期担任中学地理教师,后任教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研究...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7.6分 912人读过
-
每满100-50
-
BiblioLife (200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9.0分 49人读过
-
Andesite Press (201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地理与世界霸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方片三 2019-12-29
英国人犀利的全球视野着实独步天下,无愧于“世界政治格局的搅屎棍”之美誉。
1 有用 苦茶 2018-05-23
菲尔格里夫是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本书作为其代表作,地理与世界霸权,既是本书的书名,也是本书的主题。虽然,是地理和地缘政治,但是作者还是采取了历史性的撰写手法,从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到欧洲列强的崛起,以及中国、印度、非洲、美洲,当然也少不了未来的霸主美国。作者先论述了自然地理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将民族性格与自然地理结合起来,分析了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崛起发展,以及相关的衰落情况。应该说,这是自... 菲尔格里夫是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本书作为其代表作,地理与世界霸权,既是本书的书名,也是本书的主题。虽然,是地理和地缘政治,但是作者还是采取了历史性的撰写手法,从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到欧洲列强的崛起,以及中国、印度、非洲、美洲,当然也少不了未来的霸主美国。作者先论述了自然地理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将民族性格与自然地理结合起来,分析了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崛起发展,以及相关的衰落情况。应该说,这是自然世界对于人类社会影响的一部著作,当然作者也不免谈及各国的争霸情况,并通过地理和经济加以解释。但是,我倒是认为,这本书的自然地理与人类社会的解释,有一部分能够说得通,但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动态,解释就不那么清楚了。也就是说,自然地理对于文明成型有影响,但是文明的发展如何解释,这就需要更加细致的历史知识。 (展开)
2 有用 Iz 2017-04-27
非洲没有四季,所以人们不为以后做准备。
0 有用 Mmmmmmmu 2017-12-14
翻译不太行吧。
0 有用 jiangren 2017-07-15
不多说,地缘战略经典之作!
0 有用 青色の夢 2020-11-26
怎么说呢,和伟大的灵魂对话。
0 有用 方片三 2019-12-29
英国人犀利的全球视野着实独步天下,无愧于“世界政治格局的搅屎棍”之美誉。
0 有用 🤔 2019-06-25
成书太早,很多跟当前的局势有出入 作者的欧洲本位主义太重
0 有用 赫米米 2019-04-27
厉害厉害!
1 有用 韧勉 2018-09-13
本书指出所谓地理决定论的核心观点在于食物量与热量的不均改变了地缘的优势,继而不同时代食物与热量气候变化使得不同地带的局势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