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没落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2017-01-07 12:39:54

    这个译本该淘汰了,编辑质量也差。

  • 12 知闲 2018-06-10 18:18:56

    错误的结论,糟糕的推理。继承了尼采,启发了刘仲敬。采取了德国人的视角,看到一切都会很糟糕,但这不等于是西方的命运。正确的感受到了一种衰落,但是既不能理解何以上升,也不能理解何以衰落,甚至不能正确解释是什么在以及什么是衰落。但它目前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就像一个人嫌弃他的黑白电视机噪声大雪花多,但是市场上没有更好的电视机的时候,也只能这么继续用了。

  • 10 空西瓜 2016-11-07 00:00:03

    开始读才发现这只是第二卷。然后上网查才知道三联版有全译本。下了三联的PDF预览下才明白三联的不只是全,而且翻译的水平也比这个高!!粗翻一遍本书,出版不用心,把赛写成骞,把镇写成填,把特写成持,看来录入员使用的输入法是五笔字型。嗯哼。那个时不时出现的页面下方“留白”,说明连排版都没整利索就出版了。

  • 4 CAUP小杜 2016-09-27 00:06:04

    《西方的没落》还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看完之后不禁感叹作者强大的历史理论积累与推演总结能力,以至于我看得时候都一愣一愣的。但是可能德国人的严谨晦涩的传统,加上本书是翻译的英译本,读起来更加晦涩。作者的历史形态学也很有意思,学术就要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书中隐隐透出的德意志文化最优越的思想也是他自负的一种表现吧。

  • 6 クリムト 2017-09-22 16:23:07

    看了导读部分和英译者序言,全是在说斯宾格勒的错误,说这本书是薄浅的……这使我很困惑,所以考虑要不要全读下来……

  • 3 二二妈妈 2020-04-12 09:57:24

    读过齐世荣老师的书评后,就不太想读后面了,三星给齐老师的书评。

  • 3 zorro 2017-11-15 11:15:18

    看完导言已经不知道再继续看正文的意义何在。。

  • 1 方源野(别鹤) 2017-08-13 16:36:37

    全译版,比起过去通读还做笔记的那个缩印版,要深得多,上部读完,下部准备过一阵,讲宗教的部分已经超出我现在的系统理解力了。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18-09-18 16:43:47

    主要是有名才买。

  • 0 子非鱼 2022-09-16 15:00:55 上海

    被版本翻译气到暴躁,勉强翻完上册!

  • 0 二樓後座 2021-01-24 08:10:03

    这一版本的翻译真是差!

  • 0 乐逢 2020-04-30 10:09:16

    翻译太差太差

  • 0 葉之溟 2019-06-20 20:00:13

    不过呢,就算要灭亡,也要灭亡得璀璨一点。

  • 0 乌鸦像写字台 2020-02-29 22:03:58

    枚斋文化、枚斋民族似乎不是同一个意思?那么枚斋民族与浮士德民族的区别是什么?与文化民族呢?简单总结就是文化民族具有城市(主要与乡村市镇形成对比),枚斋民族【耶稣时代】不在意民族的起源,也就是不在意种族,更注重信仰(主要是宗教?)浮士德民族【公元十世纪】则是拥有历史的方向(现代很多民族都在想要创造历史)。可是这样三个几乎是单行道的概念在一个章节里面论述了什么啊?啊(仰天咆哮),作者对他赞赏的东西与希望实现的东西完全相反,所以读起来必须在这些观点中保持中立,到最后大概理解到斯宾格勒是认为必须去搞政治,文人的和平理想都是软弱,血与火的种族宿命才是他们应该紧紧把握的,so?前面到底在讲什么?答案:因为这是第二卷。

  • 0 翩跹乌鸦 2019-01-04 11:54:12

    不是书或翻译不好,煌煌大作绝非浪得虚名。不过和我三观实在两个极端:这是一本神秘主义、直觉主义的呓语。不同文化/文明之间,不同历史、地理、科技阶段之间,怎么就必然按照一个周期,以至于西方将进入凯撒主义的文明期,开始衰落了呢?德意志人认为浮士德精神优于枚斋精神,倒是自然而然。书中金句颇多,包括城市对农村的胜利和人口的周期,金钱对民主的作用等很多判断倒也可为后世所印证,但通篇逻辑难以把握,实在令我辈费拉不堪之人一片茫然。

  • 0 归洋 2019-02-03 18:50:38

    已经过时的译本,不知道出版社为何要出版? 买此书时还未用豆瓣,在书店买的,不知早已有全译本。

  • 1 prophecccy 2017-03-27 17:00:53

    真的是第二卷,写在内页了,聪明啊。这么厉害的作品贵社就不能给找个专职校对么,不懂了为什么啊,哭诉。 2017一刷,通读。连十分之一都没看懂,也许百分之一吧。没关系,明年再试。 但愿明年能请到一本大社精修的完美版。

  • 0 玢玢 2020-01-12 19:21:10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再读一次,强大的知识容量,虽然结论和视角现在看来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我仍然十分敬佩。我不行,这是我阅读史上的一大坎儿,看了忘记看了忘记,而且有些看不下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