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的思路在《山海經》研究中可謂完善。他的民俗學和天文學知識積累使得他的論述更加透徹。對日月運行龍星紀時的曆法把握精準。但作者對於學術理解的思路還是帶有一些非此即彼的色彩,對於神樹與立表,神靈與儺戲以及堯舜史實的理解,都可待商榷。甚至大荒經究竟是理想化模型還是具體地域的擘畫,都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另外對於轉錄圖像的人之思想及本圖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也都是值得新開一本討論的問題。
不能赞一词
作者将《海经》释读为远古记载历法月令的图像,将其中荒诞不经的远方方国解读为各时令的仪式。并重新诠释昆仑,西王母之来历,有一定的说服力,能够形成逻辑的闭环。
重塑了我的华夏时空观以及对《山海经》的认识,尤其是那虚无缥缈的海经,看似荒诞,实则确实古人对于月令图的想象之笔。
让人叹为观止的一本学术作品,称其为最好的一本《山海经》研究也不为过。用一个少有人关注的视角—天文历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部奇书。抛开既往的定势思维,摒弃炫目的脑洞大开,从文化本身,由源流入手,回归《山海经》最朴素的样子。作者扎实的治学态度与学术功夫让人叹服。书中最棒的内容还是前半部分,从原始天文角度来解读作品,让之前许许多多的迷雾一扫而空。后半部分地理角度的解读有一些地方,暂且存疑,但也算另辟蹊径,为读着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就像作者说的,很多内容也是一家之言,但真的想读通《山海经》,第一件事就是摒弃历代研究给我们限制的框架,回归文本。第二件事就是要收敛我们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回归文章所在年代的客观现实。脑洞虽然奇妙,但容易让研究脱离轨道。最后一篇新加入的《山海经》版本考,点睛之笔
做山海经的研究很难,瑕不掩瑜
颠覆了我对古代神话的很多认知,其中还有很多趣味天文学,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看过就忘呜呜呜,这本书对我来说太难了!是这类书不适合我吗还是?以后有兴趣的话会再看一遍或看相关的书启蒙一下!
本书可称得上《山海经》研究的“掀桌之作”:前半部考证传统上被视为地理志怪之作的《海经》实为上古月令图说,以知其然;后半部则溯源这一由“天文书”向“地理志”的“误传”缘何实现,以知其所以然。从而使本书兼具了考辨与概念史研究的双重意味。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气象专业出身,当在知识储备和视野上(特别是后者)为本书研究助力不少;而其关于“先民图画被‘翻译’为文字的过程产生误解并生成神话”的观点,作为本书论证的基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看待神话的全新思路,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多提一句,后半部分的论证由于涉及作者籍贯问题而争议不少。虽说对于上古史事文献的研究本就常常面临着“大胆假设后小心求证而力所不及”的尴尬,不该苛责太多,但考虑到作者在书中对于他说的不宽容,则自己的论证遭到质疑,恐怕也是必然要承受的代价吧。
解读自有一套逻辑,对我来说月令图,表木测量,节日祭祀,西王母的理论极有说服力,世上的神确实都是人造的,造神都具有物质基础,月令图符合农耕文明实际。从来没有怪异的生物,除非核幅射变异了。但稷下学宫和大汶口我存疑,读着没那么有说服力。
方法论和假设,重在前者,和饶老先生的发散思维有的一拼。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解读《山海经》,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语怪力乱神,梳理了四神四风、测影圭表、凤鸟相风、龙星纪时等,对于先民为何会有龙凤崇拜等试释非常喜欢。下篇争议颇多,未看《众神的山川》,先不予评,只说一些缺憾:神话体系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国家长年累月的集体修订的巨型连载,部分段落以一论而推及华夏,欠缺说服力,希望能再度深挖。
好书是好书,就是太硬了,啃不动。当然啃不动是我的原因,不是作者的原因。
深有启发。总感觉除了文学,其他学科的学科反思真的深入,尽管理论与实践总不合拍。
按需。“《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究竟是实录山川的博物志,还是凭空杜撰的妖怪谱?书中那些奇禽异兽,是栖息于远古山川中的实有之物,还是浮游于古人梦魇中的精魅幻影?……诸如此类的问题,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
时序稍乱
惊为天人
读扶桑十日、日载于乌等论述,欣喜和亢奋不亚于读推理小说,耳目为之一新。下册没有再细看了。
很有意思的研究!
上篇,四星;下篇,嗯,突然觉得哲学素养可太重要了
> 失落的天书 (增订本)
1 有用 羡龙在田 2022-11-10 10:57:32 四川
作者的思路在《山海經》研究中可謂完善。他的民俗學和天文學知識積累使得他的論述更加透徹。對日月運行龍星紀時的曆法把握精準。但作者對於學術理解的思路還是帶有一些非此即彼的色彩,對於神樹與立表,神靈與儺戲以及堯舜史實的理解,都可待商榷。甚至大荒經究竟是理想化模型還是具體地域的擘畫,都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另外對於轉錄圖像的人之思想及本圖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也都是值得新開一本討論的問題。
0 有用 福农小山山 2022-11-30 12:16:51 美国
不能赞一词
0 有用 再入大气层 2022-09-20 11:49:51 江西
作者将《海经》释读为远古记载历法月令的图像,将其中荒诞不经的远方方国解读为各时令的仪式。并重新诠释昆仑,西王母之来历,有一定的说服力,能够形成逻辑的闭环。
1 有用 铁骨铮铮墙头草 2022-10-05 19:05:59 山东
重塑了我的华夏时空观以及对《山海经》的认识,尤其是那虚无缥缈的海经,看似荒诞,实则确实古人对于月令图的想象之笔。
2 有用 木子络 2022-04-14 15:45:28
让人叹为观止的一本学术作品,称其为最好的一本《山海经》研究也不为过。用一个少有人关注的视角—天文历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部奇书。抛开既往的定势思维,摒弃炫目的脑洞大开,从文化本身,由源流入手,回归《山海经》最朴素的样子。作者扎实的治学态度与学术功夫让人叹服。书中最棒的内容还是前半部分,从原始天文角度来解读作品,让之前许许多多的迷雾一扫而空。后半部分地理角度的解读有一些地方,暂且存疑,但也算另辟蹊径,为读着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就像作者说的,很多内容也是一家之言,但真的想读通《山海经》,第一件事就是摒弃历代研究给我们限制的框架,回归文本。第二件事就是要收敛我们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回归文章所在年代的客观现实。脑洞虽然奇妙,但容易让研究脱离轨道。最后一篇新加入的《山海经》版本考,点睛之笔
0 有用 カナ 2022-12-31 12:17:33 北京
做山海经的研究很难,瑕不掩瑜
0 有用 苏秀行 2023-02-13 20:32:06 北京
颠覆了我对古代神话的很多认知,其中还有很多趣味天文学,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0 有用 Fade 2023-02-27 22:49:52 广东
看过就忘呜呜呜,这本书对我来说太难了!是这类书不适合我吗还是?以后有兴趣的话会再看一遍或看相关的书启蒙一下!
2 有用 某羊 2023-04-16 23:14:37 江苏
本书可称得上《山海经》研究的“掀桌之作”:前半部考证传统上被视为地理志怪之作的《海经》实为上古月令图说,以知其然;后半部则溯源这一由“天文书”向“地理志”的“误传”缘何实现,以知其所以然。从而使本书兼具了考辨与概念史研究的双重意味。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气象专业出身,当在知识储备和视野上(特别是后者)为本书研究助力不少;而其关于“先民图画被‘翻译’为文字的过程产生误解并生成神话”的观点,作为本书论证的基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看待神话的全新思路,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多提一句,后半部分的论证由于涉及作者籍贯问题而争议不少。虽说对于上古史事文献的研究本就常常面临着“大胆假设后小心求证而力所不及”的尴尬,不该苛责太多,但考虑到作者在书中对于他说的不宽容,则自己的论证遭到质疑,恐怕也是必然要承受的代价吧。
1 有用 caesar 2023-06-29 21:37:22 浙江
解读自有一套逻辑,对我来说月令图,表木测量,节日祭祀,西王母的理论极有说服力,世上的神确实都是人造的,造神都具有物质基础,月令图符合农耕文明实际。从来没有怪异的生物,除非核幅射变异了。但稷下学宫和大汶口我存疑,读着没那么有说服力。
0 有用 蟲 2023-07-23 21:12:56 上海
方法论和假设,重在前者,和饶老先生的发散思维有的一拼。
1 有用 飞帘_苹果罐头 2023-09-06 12:53:47 广东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解读《山海经》,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语怪力乱神,梳理了四神四风、测影圭表、凤鸟相风、龙星纪时等,对于先民为何会有龙凤崇拜等试释非常喜欢。下篇争议颇多,未看《众神的山川》,先不予评,只说一些缺憾:神话体系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国家长年累月的集体修订的巨型连载,部分段落以一论而推及华夏,欠缺说服力,希望能再度深挖。
0 有用 JJ 2023-10-06 15:47:21 浙江
好书是好书,就是太硬了,啃不动。当然啃不动是我的原因,不是作者的原因。
0 有用 执一 2022-08-11 16:54:13
深有启发。总感觉除了文学,其他学科的学科反思真的深入,尽管理论与实践总不合拍。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10-08 10:24:55
按需。“《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究竟是实录山川的博物志,还是凭空杜撰的妖怪谱?书中那些奇禽异兽,是栖息于远古山川中的实有之物,还是浮游于古人梦魇中的精魅幻影?……诸如此类的问题,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
0 有用 星 2022-07-04 02:33:38
时序稍乱
0 有用 Vor. 2022-06-23 04:32:18
惊为天人
0 有用 枕前冰 2023-03-20 11:27:58 江苏
读扶桑十日、日载于乌等论述,欣喜和亢奋不亚于读推理小说,耳目为之一新。下册没有再细看了。
0 有用 流谢 2024-04-19 21:51:12 北京
很有意思的研究!
0 有用 盛开了 2024-04-13 00:19:37 北京
上篇,四星;下篇,嗯,突然觉得哲学素养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