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从我的角度来看,就是先抑后扬,怀疑整本书是为了何殷震的闪亮登场:无政府主义女拳居然这么爽!所以……这一百年来中国女权进步了吗?还是隐没在民族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大潮中了呢。而现在,随着后现代化浪潮的到来,女性议题重回大众,出拳力度还不及百年前的何殷震呢。
还蛮有趣的,作者写了很多民清译者与译著文本本身的语境不同造成的“误译”,话中那种“你看这些中国男人一开始介绍女权进来不过就是想说中国当时不行是因为中国女人不行,女人也要负起强国责任好吗,那给你民权又何妨呢”
进步-落后,西方-东方话语拉扯中生长的清末女性主义史,最初中国的女权主义是国族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想萌芽源自维新人士引入的西方标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标准进入中国后进行了取舍和扭曲(或者说本土化的过程),也并没有以女性角度进行思考,直到无政府主义思潮下对国族话语反抗&反思。女性终究还得走自己的路哇。。
不错,清代到近代中【女权】这一词汇的建立和来源,这种由男性呼吁建立的,在西方文明层次架构下的【女权】目的并非女性的自由和解放,只是在“为洋人观”下再次对女性提出新的要求。最后一章读来很舒适,唯一的可惜是全文太短。
虽然角度不新鲜已经有很多学者写过,但资料梳理不错
国族主义和女权兴起确乎是老生常谈了,读至这部分不断回想起从前读《缠足》和《母乳与牛奶》的时候,也就格外体会所谓的文明与科学混合之后,如何成为主导社会的男子重新建立男女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的工具。 百年过去,所谓的男性女权主义者与反女权主义者似乎没什么改变,依然借妇女言政治,却始终回避或憎恨或嗤之以鼻男女间关系的重构。 然始终是“权非予也,而自争也”,吾辈须明。
几个视角的比较非常有意思,外国传教士、我朝西化的男性有识之士,温和的女性知识分子,激进的女性知识分子,同一个派别里不同性别的主张差异,同一个派别里同样性别的主张差异。激荡的时代里各种人物的思考和争辩,夹带私货的翻译家们,还能看到他们她们对于同时期的外国事务的关心和解读。
很易读,不像一般的历史学读物。如何去扬弃和超越服务于国族主义的女权和以国族主义为工具的自由主义女权,书里叙述的何殷震的“女界革命”的道路很是挺值得看看的
没有想到最后一篇对何殷震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女界革命”)的详述如此振聋发聩,感叹于100年前的女性就有如此超前先进的观念。不仅驳斥了维新男性学者把女权作为国族主义的工具,实际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论断(男学者调换、误读、改写、忽略西方女权主义论述从而为自己的私心著书立传的手法放在今天也十分常见),也早早揭开了自由主义女权的虚假平等,和维新派pua当时女性的实质。对于女性如何在晚清民国社会拥有真正的主体性的思考还带有着后现代的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虽然开端相同但也走上不同的道路,虽然终究还是被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大浪潮所冲没,但放在今天依旧都是一种先驱和先声,绝不能遗忘。
中国女权主义诞生之初的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 中国在西方文明论冲击下被迫开启的女权意识,由男性知识分子引进,必然存在私心—— 女性是积贫积弱的罪魁祸首,应该贡献劳动力和生育力,变成国家富强的工具。西方式自由被解释成了责任的平等,生物科学被用于构建“自然的第二性” 女性知识分子的反应,一是接下误国罪责,自强救国,实现女权目标。二是无政府主义女权者何殷震批判一切,否定西方文明、男性知识分子,达成一个完全废除特权的世界 中西的对照、关于自由、平等、权利三者关系的阐释角度新颖 美中不足的是论文式写作难免出现同义反复、逻辑缠绕
没想到是《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中同名文章的完整版,也算是读过了。讨论了在西方文明论的压力下,晚清女权论述并非出自对于本国女性受压迫地位的关注,在忽略了私权与性别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翻译、误读、改写等跨语际实践,“把女性裹挟进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可以。(懒得打字了复制一下: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更不如说是,我很讨厌早期女权的出发点是国族,是男性先把所有问题丢到女性这边就像以前那么多年来一样。)
第一次看妇女解放史研究,看完有产生了一对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是唏嘘:我们的妇女解放由于在救国救民的背景下发生,对女性的定位以“差别”为根基,视女性为与男性不同、多数情况是劣于男性的生物存在。而将生物性内化与女性的类别定义,又将女性生育视为其义务强加于女性之上。与西方妇女解放旨在打通公私领域不同,我们的妇女解放却是基于儒家秩序,强调女性的社会性和人伦层面义务。另一方面的惊讶于百余年前我国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许多女性,都提出了在现在看来都略显“前卫”的女权意识。可见我们这个世纪在围绕女性解放的讨论上,进步着实缓慢。
刘禾那一个路数的研究典型吧,主题离不开所谓跨文化与不可译性的张力?马君武的翻译,女界钟的发表,何震的女性主义底下的父权色彩的确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可以engendering revolution 对读
整本书逻辑架构极其清晰,且非常有深度,最喜欢的感觉就是何殷镇无政府主义下的女界主义了,精彩!
其实直到现在,我国依然很half-civilized,女性肩负的“保种”、“教子”、“强国”责任没有太大改变(2022年了xu zhou事件始作俑者还没有得到处罚),因为从未脱离国族主义,所以女性的身体仍需由国家“接管”和“重置”。回到一百年前,也想不出怎么做到上一秒给她们缠小脚,下一秒就骂她们是“睡死腐败”的“愚媪蠢婢”和“无用之人”的。对比之下,何殷震简直太超前了,“向男子复仇”、“儿童公育”解放母职、不改造女性而是直接改造社会......显得同时代的其他女权主义者是多么温婉和擅长自责,也显得同为无政府主义的男性论者提出“男女杂交”理念是多么自私和滑稽可笑。
非常好读 就是太短了
何的所思所想所为又何尝不像一面镜子,照那群疾呼之人假仁假义,面貌难堪。
很精彩很好读。受到西方文明论中「女人为教化之表记」启蒙的晚清维新派男学者把女权纳入了自己的政治革命议程,在被殖民的屈辱和被劣化的焦虑中,对妇女的改造、教育被视为实现国家富强必不可少的一环。女性表面上被尊为「国民之母」,实际却是「善种工具」。与此同时,国族主义者又可以把亡国弱种的现实归咎于传统女性的愚昧无用,好生方便。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的文明性别标准(vs古代中国的女祸论)、现代社会的性别分工(vs中国传统的儒家秩序)看似进步,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妇女的困境。「与女子以解放之空名,而使女子日趋于劳苦」,这话何殷震已经讲出来一百多年了,到今天中国女性依然在建设「国家」和回归「家庭」的夹缝中求生,而「个体」的声音则在宏大叙事下消失无踪。读这本书,固然很感动,但也很悲哀。
近代中国女权在国族主义框架下发展的追根溯源,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20世纪初的男性会支持女权运动以及他们主导的女权运动的本质。何殷震和她的女权思想值得关注。
>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
24 有用 017 2021-06-25 21:36:38
从我的角度来看,就是先抑后扬,怀疑整本书是为了何殷震的闪亮登场:无政府主义女拳居然这么爽!所以……这一百年来中国女权进步了吗?还是隐没在民族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大潮中了呢。而现在,随着后现代化浪潮的到来,女性议题重回大众,出拳力度还不及百年前的何殷震呢。
18 有用 disKarma 2019-04-25 04:03:30
还蛮有趣的,作者写了很多民清译者与译著文本本身的语境不同造成的“误译”,话中那种“你看这些中国男人一开始介绍女权进来不过就是想说中国当时不行是因为中国女人不行,女人也要负起强国责任好吗,那给你民权又何妨呢”
8 有用 狗在思考 2021-07-02 16:22:27
进步-落后,西方-东方话语拉扯中生长的清末女性主义史,最初中国的女权主义是国族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想萌芽源自维新人士引入的西方标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标准进入中国后进行了取舍和扭曲(或者说本土化的过程),也并没有以女性角度进行思考,直到无政府主义思潮下对国族话语反抗&反思。女性终究还得走自己的路哇。。
5 有用 君芷芷芷芷 2020-11-02 02:09:06
不错,清代到近代中【女权】这一词汇的建立和来源,这种由男性呼吁建立的,在西方文明层次架构下的【女权】目的并非女性的自由和解放,只是在“为洋人观”下再次对女性提出新的要求。最后一章读来很舒适,唯一的可惜是全文太短。
1 有用 小波福娃 2023-09-26 16:41:16 上海
虽然角度不新鲜已经有很多学者写过,但资料梳理不错
3 有用 棠棣之华 2021-12-24 23:56:22
国族主义和女权兴起确乎是老生常谈了,读至这部分不断回想起从前读《缠足》和《母乳与牛奶》的时候,也就格外体会所谓的文明与科学混合之后,如何成为主导社会的男子重新建立男女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的工具。 百年过去,所谓的男性女权主义者与反女权主义者似乎没什么改变,依然借妇女言政治,却始终回避或憎恨或嗤之以鼻男女间关系的重构。 然始终是“权非予也,而自争也”,吾辈须明。
1 有用 早就想叫白玉狐 2022-03-09 22:22:50
几个视角的比较非常有意思,外国传教士、我朝西化的男性有识之士,温和的女性知识分子,激进的女性知识分子,同一个派别里不同性别的主张差异,同一个派别里同样性别的主张差异。激荡的时代里各种人物的思考和争辩,夹带私货的翻译家们,还能看到他们她们对于同时期的外国事务的关心和解读。
2 有用 诗凛 2022-03-29 22:33:22
很易读,不像一般的历史学读物。如何去扬弃和超越服务于国族主义的女权和以国族主义为工具的自由主义女权,书里叙述的何殷震的“女界革命”的道路很是挺值得看看的
3 有用 塞赫美特🎶 2022-03-30 16:38:14
没有想到最后一篇对何殷震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女界革命”)的详述如此振聋发聩,感叹于100年前的女性就有如此超前先进的观念。不仅驳斥了维新男性学者把女权作为国族主义的工具,实际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论断(男学者调换、误读、改写、忽略西方女权主义论述从而为自己的私心著书立传的手法放在今天也十分常见),也早早揭开了自由主义女权的虚假平等,和维新派pua当时女性的实质。对于女性如何在晚清民国社会拥有真正的主体性的思考还带有着后现代的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虽然开端相同但也走上不同的道路,虽然终究还是被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大浪潮所冲没,但放在今天依旧都是一种先驱和先声,绝不能遗忘。
1 有用 吴三尧 2024-05-31 18:42:25 四川
中国女权主义诞生之初的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 中国在西方文明论冲击下被迫开启的女权意识,由男性知识分子引进,必然存在私心—— 女性是积贫积弱的罪魁祸首,应该贡献劳动力和生育力,变成国家富强的工具。西方式自由被解释成了责任的平等,生物科学被用于构建“自然的第二性” 女性知识分子的反应,一是接下误国罪责,自强救国,实现女权目标。二是无政府主义女权者何殷震批判一切,否定西方文明、男性知识分子,达成一个完全废除特权的世界 中西的对照、关于自由、平等、权利三者关系的阐释角度新颖 美中不足的是论文式写作难免出现同义反复、逻辑缠绕
2 有用 Geo 2020-05-28 12:58:54
没想到是《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中同名文章的完整版,也算是读过了。讨论了在西方文明论的压力下,晚清女权论述并非出自对于本国女性受压迫地位的关注,在忽略了私权与性别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翻译、误读、改写等跨语际实践,“把女性裹挟进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1 有用 时空 2020-06-05 21:09:57
可以。(懒得打字了复制一下: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更不如说是,我很讨厌早期女权的出发点是国族,是男性先把所有问题丢到女性这边就像以前那么多年来一样。)
2 有用 愛麗絲。 2020-01-22 22:51:36
第一次看妇女解放史研究,看完有产生了一对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是唏嘘:我们的妇女解放由于在救国救民的背景下发生,对女性的定位以“差别”为根基,视女性为与男性不同、多数情况是劣于男性的生物存在。而将生物性内化与女性的类别定义,又将女性生育视为其义务强加于女性之上。与西方妇女解放旨在打通公私领域不同,我们的妇女解放却是基于儒家秩序,强调女性的社会性和人伦层面义务。另一方面的惊讶于百余年前我国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许多女性,都提出了在现在看来都略显“前卫”的女权意识。可见我们这个世纪在围绕女性解放的讨论上,进步着实缓慢。
1 有用 别辩经我害怕 2022-03-23 01:13:44
刘禾那一个路数的研究典型吧,主题离不开所谓跨文化与不可译性的张力?马君武的翻译,女界钟的发表,何震的女性主义底下的父权色彩的确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可以engendering revolution 对读
0 有用 pp 2022-02-12 15:03:25
整本书逻辑架构极其清晰,且非常有深度,最喜欢的感觉就是何殷镇无政府主义下的女界主义了,精彩!
2 有用 赵书纪 2022-02-08 21:04:31
其实直到现在,我国依然很half-civilized,女性肩负的“保种”、“教子”、“强国”责任没有太大改变(2022年了xu zhou事件始作俑者还没有得到处罚),因为从未脱离国族主义,所以女性的身体仍需由国家“接管”和“重置”。回到一百年前,也想不出怎么做到上一秒给她们缠小脚,下一秒就骂她们是“睡死腐败”的“愚媪蠢婢”和“无用之人”的。对比之下,何殷震简直太超前了,“向男子复仇”、“儿童公育”解放母职、不改造女性而是直接改造社会......显得同时代的其他女权主义者是多么温婉和擅长自责,也显得同为无政府主义的男性论者提出“男女杂交”理念是多么自私和滑稽可笑。
0 有用 今天早睡了吗 2022-02-05 22:57:44
非常好读 就是太短了
0 有用 Trick 2022-01-24 01:01:38
何的所思所想所为又何尝不像一面镜子,照那群疾呼之人假仁假义,面貌难堪。
2 有用 Ajolote 2021-12-18 07:14:12
很精彩很好读。受到西方文明论中「女人为教化之表记」启蒙的晚清维新派男学者把女权纳入了自己的政治革命议程,在被殖民的屈辱和被劣化的焦虑中,对妇女的改造、教育被视为实现国家富强必不可少的一环。女性表面上被尊为「国民之母」,实际却是「善种工具」。与此同时,国族主义者又可以把亡国弱种的现实归咎于传统女性的愚昧无用,好生方便。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的文明性别标准(vs古代中国的女祸论)、现代社会的性别分工(vs中国传统的儒家秩序)看似进步,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妇女的困境。「与女子以解放之空名,而使女子日趋于劳苦」,这话何殷震已经讲出来一百多年了,到今天中国女性依然在建设「国家」和回归「家庭」的夹缝中求生,而「个体」的声音则在宏大叙事下消失无踪。读这本书,固然很感动,但也很悲哀。
0 有用 momo 2022-01-15 12:01:53
近代中国女权在国族主义框架下发展的追根溯源,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20世纪初的男性会支持女权运动以及他们主导的女权运动的本质。何殷震和她的女权思想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