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统论述了作者沉思数十年的享乐主义哲学。作者论证精彩、观点新颖。
本书通过思考以下问题,阐述了作者的享乐主义哲学理论:身体基于什么成为了哲学偏爱的研究对象?作为艺术家该如何思考?在美学领域中以何种方式建立伦理学?在一个完全臣服于阿波罗的文明中,狄俄尼索斯享有怎样的地 位?享乐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间有着怎样本质的关系?基于何种思维模式,哲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后现代生物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对身体还有何种期许?生平传记和哲学写作之间是何种关系?哲学神话是根据什么原则构建出来的?在西方知识结构中如何完成去基督化?新的学说流派是否可能?
·
米歇尔•翁弗雷提出,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致力于推动构建彻底的存在主义的进程。由此才能产生艺术的主体间性、内在的伦理学、犬儒主义美学、自由主义政治学、左派尼采主义、感觉至上的物质主义、狂喜的功利主义、阳光的性观念、普罗米修...
本书系统论述了作者沉思数十年的享乐主义哲学。作者论证精彩、观点新颖。
本书通过思考以下问题,阐述了作者的享乐主义哲学理论:身体基于什么成为了哲学偏爱的研究对象?作为艺术家该如何思考?在美学领域中以何种方式建立伦理学?在一个完全臣服于阿波罗的文明中,狄俄尼索斯享有怎样的地 位?享乐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间有着怎样本质的关系?基于何种思维模式,哲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后现代生物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对身体还有何种期许?生平传记和哲学写作之间是何种关系?哲学神话是根据什么原则构建出来的?在西方知识结构中如何完成去基督化?新的学说流派是否可能?
·
米歇尔•翁弗雷提出,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致力于推动构建彻底的存在主义的进程。由此才能产生艺术的主体间性、内在的伦理学、犬儒主义美学、自由主义政治学、左派尼采主义、感觉至上的物质主义、狂喜的功利主义、阳光的性观念、普罗米修斯式的生物伦理学、浮士德式的身体、存在中的顿悟、哲学的生活、另一种哲学编纂、后基督教的无神论、享乐的契约,有了着眼于存在的思想,才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学说,使我们这个哀婉的时代重放光彩。
·
·
【媒体推荐】
·
翻开此书,我如饮甘泉。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区分不同的享乐:如果一种苦难导向的是更大的享乐,我们最好是迎接这种苦难;如果一种享乐会招致更深的苦难,我们就该拒绝这种享乐。简而言之,享乐主义者应该会盘算。若想对此驾轻就熟,我们需要从“神经元的突起”着手。这会让人心神安宁……
·
从表面来看,翁福雷注重的是美学,但事实上,他却为基督教辩护。例如,针对契约式伦理,他的论述是:“这种理想的伦理和美学的建构,需要的是特定的契约签订人,也就是要‘明确自身欲望,既不善变也不波动,既不会犹豫不决,也不受累于任何矛盾’。”换言之,要想狂欢,就该做个圣徒……
·
——《费加罗报》
享乐主义宣言的创作者
· · · · · ·
-
米歇尔·翁福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
米歇尔·翁福雷(1959 —),法国无神论哲学家,批评家,公共知识分子,自命为“左翼中的左翼”。 他曾任高中毕业班哲学教师二十年,后辞去教职,于2002年创办卡昂民众大学,2005年在阿让坦市创办“烹饪与艺术鉴赏”民众大学。他已出版八十多本著作,被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和出版 ,主要著作有《旅行理论》《无神论》《向森林求助》《自我的雕塑》《享乐的艺术》《享乐主义宣言》《宇宙》等。国内已出版的有《享乐的艺术》(三联书店,2004)和《尼采传》(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
·
【译者简介】
·
刘成富(1962—),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导,现任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10余部、译著40余部。代表性专著为《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代表性译著为《消费社...
【作者简介】
·
米歇尔·翁福雷(1959 —),法国无神论哲学家,批评家,公共知识分子,自命为“左翼中的左翼”。 他曾任高中毕业班哲学教师二十年,后辞去教职,于2002年创办卡昂民众大学,2005年在阿让坦市创办“烹饪与艺术鉴赏”民众大学。他已出版八十多本著作,被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和出版 ,主要著作有《旅行理论》《无神论》《向森林求助》《自我的雕塑》《享乐的艺术》《享乐主义宣言》《宇宙》等。国内已出版的有《享乐的艺术》(三联书店,2004)和《尼采传》(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
·
【译者简介】
·
刘成富(1962—),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导,现任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10余部、译著40余部。代表性专著为《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代表性译著为《消费社会》(波德里亚)、《改变命运:奥朗德自述》(奥朗德)。
目录 · · · · · ·
孩提时代的自画像
第一部 另一种方法
1 另一种平行的哲学
1)主流的历史编纂 2)柏拉图哲学的先验原则 3)哲学的反历史
2 身体的理性
1)自传式小说 2)存在之孤例 3)自正论解密
3 哲学的生活
1)智慧的角度 2)实用的功利主义 3)享乐主义体系
第二部 选择性伦理
4 无神论的道德
1)犹太基督教知识形态 2)势在必行的去基督教 3)后基督教的无神论
5 内在游戏的规则
1)美学的伦理 2)雕塑自我 3)神经元的突起
6 享乐主义的主体间性
1)享乐主义契约 2)伦理圈 3)礼节的辩证法
第三部 阳光的情欲
7 禁欲典范
1)缺失的神话 2)唯伦理主义的思想体系 3)禁欲的体系化
8 绝对自由的力比多
1)轻情欲 2)单身机器 3)不育的形而上学
9 肉体的殷勤
1)情欲合约 2)游戏式结合 3)放纵的女性主义
第四部 犬儒主义美学
10 群岛式逻辑
1)成品的革命 2)美的消亡 3)对现在的考古
11 艺术的心理变态学
1)虚无主义的消极性 2)柏拉图主义的顽强 3)商品崇拜
12 犬儒主义艺术
1)犬儒主义解药 2)代码的传递 3)对现实的复唯物化
第五部 普罗米修斯式的生物伦理学
13 摈弃基督教信仰的肉身
1)天使模型 2)勇敢的启发 3)身体的扩大
14 人为的艺术
1)超越人 2)规避式的优生学 3)人造物的形而上学
15 浮士德式的身体
1)两种虚无之间 2)神经元身份 3)死亡的教育学
第六部 自由主义政治
16 悲剧的图谱
1)至上的自由主义思想 2)肮脏的苦难和洁净的苦难 3)微型法西斯主义
17 享乐主义政治
1)易怒的极端自由主义天性 2)左倾尼采主义 3)完成“五月风暴”的未竟之业
18 实践反抗
1)个体的革命化 2)联合利己主义者 3)享乐主义政治
享乐主义宣言
· · · · · · (收起)
"享乐主义宣言"试读 · · · · · ·
首先,欲望会激发一种极强的反社会力量。在被捕获、驯化,继而变成一种社会可接受的形式之前,欲望对既定秩序来说是一种危险的能量。在欲望的绝对控制下,所有社会性都不复存在:每天重复规划好的时间表,行事谨慎,勤俭,温和,顺从,烦恼。与此同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是与上述相反的一切:完全的自由,恣意妄为,不分场合的轻率,奢侈的花费,对现行价值标准的不服从,对主流思想的反抗...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单身形象通常与自愿不育的形而上学相辅相生。事实上,我们很少能看到某个重视自身自由的主体,能在照顾一个孩子(美妙的表述)的情况下,很好地保住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行动力(哪怕是闲置的行动力),更不用说要照顾多个孩子了。 生理上能孕育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让这个可能性成为现实,就好比拥有杀人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有杀人的义务一样。即使本性说“你可以”,文化也不一定要补充一句:“所以你应该。”因为我们可以将自身的冲动、本性和愿望置于理性的框架之中。为什么要生养子女?以什么名义?为了让他们成为什么?我们让一个生命于虚无中诞生,能提供给他的就是让他在这个星球上走一遭,最后他还是会回归到虚无之中,我们这样做到底基于怎样的合理性?我们通过自然行为产生大量的接班人,盲目地遵循着种族延续的逻辑,这种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实际上都如此沉重的行为,应该遵循另一种理性的、合乎情理的、综合考虑的选择。 只有真正爱孩子的单身者才能目光长远,才能考虑到这个还未存在之人会遭受生存之苦的后果。生活难道已经如此非凡、卓越、幸福、有趣、轻松和令人向往,以至于我们能将它作为一个礼物献给那些小小的人儿吗?悲剧的本体论大礼包一直在向我们提供熵、折磨、痛苦和死亡,难道孩子也应该爱这一切吗? 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孩子有权利要求一切,尤其对那些全面、绝对负责他的人来说。培养教育不是养牲口——针对那些喜欢使用“养孩子”这一表达的人,要时时刻刻关心。对于构建一个存在体至关重要的神经元突起,它不能忍受一分一秒的松懈。一个沉默,一个漫不经心的回应,一次忽视,一声叹息,就能摧毁一个存在,并且毁坏者本身不会有任何察觉。因为人们被日常生活所累,不能认清这一点:对一个存在体的培养并非有时间间隔,而是一刻不停的,持久的。 如果我们没有掌握雕塑自我的方法,也没有能力创造适合自己特质的两性关系,那么在构建另一个存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9页 -
为了让享乐主义者的新伊壁鸠鲁派“猪”的形象更加完美,《爱恋身体之理论》补上了最后几笔:在书中,我提出了一种阳光式的性行为模式,人们能看到一本后现代的调情教科书,一篇对多情风流的赞美之辞,还有一本唐璜式的花花公子手册!当我用德谟克利特“欲望是即将满溢的过量”的逻辑来对抗柏拉图的“欲望是缺陷”的理论时;当我歌颂女性,抵制对处女、妻子、母亲的犹太基督教式的崇拜,从而提出一种绝对的女权主义时;当我主张用一份随时可恢复的双务契约来代替婚姻时;当我夸赞不生育思想的好处、反对生产繁衍的义务时,我就成了典型的浪子——当然是取其负面意思…… 欢愉吓到了人们:欢愉这个词语,以及相关的事件、事实和言论。它要么让人噤若寒蝉,要么让人疯狂不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 哲学的生活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享乐主义宣言"的人也喜欢 · · · · · ·
享乐主义宣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I am so curious where it will lead to the title

看书也只是逃避生活的一种方式

翁福雷Onfray《享乐主义宣言》简述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
Grasset (200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身体-性别研究 (H.弗)
- 甲骨文丛书[ORACODE](已出书目) (Yursler_林)
- 文化研究系列 新书 (赵舒默)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享乐主义宣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轩羊羊 2016-11-13 12:53:12
没太看懂在说什么
1 有用 豆友47721981 2019-09-01 08:34:59
单纯的精神上的享乐或者肉体上的享乐都是不可取的,要精神和肉体的同步享乐主义才是健康的,不仅要自己享乐还要帮助周围的人享乐
4 有用 墓岛GRAVELAND 2021-01-13 20:19:32
Onfray以一种伊壁鸠鲁的“花园哲学”以及庸俗解读的所谓“左翼尼采”重新强调了哲学的身体性以及古典自由主义的“群己权界”理论,“享乐主义”作为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和他人享乐的政治与哲学。“享乐主义”在“犬儒主义”之外的别名很可能是“功利主义”,但如果穆勒,边沁还活着,他们肯定不会承认。 《享乐主义宣言》尝试着重启68的未竟任务,并以zzzq“劫持”历史上诸多著名哲学家,从而抵御柏拉图,基督教,以及... Onfray以一种伊壁鸠鲁的“花园哲学”以及庸俗解读的所谓“左翼尼采”重新强调了哲学的身体性以及古典自由主义的“群己权界”理论,“享乐主义”作为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和他人享乐的政治与哲学。“享乐主义”在“犬儒主义”之外的别名很可能是“功利主义”,但如果穆勒,边沁还活着,他们肯定不会承认。 《享乐主义宣言》尝试着重启68的未竟任务,并以zzzq“劫持”历史上诸多著名哲学家,从而抵御柏拉图,基督教,以及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但他最终却以他所批判之物思考,他批判盎格鲁哲学,但他却是盎格鲁的,他批判当代虚无主义的“宗派主义”和“小教堂式思维逻辑”,但他最终,在论述的终点,却陷入了他自己的小教堂,作为当代哲学家,技术自然对他有吸引力,但他却天真地相信一个技术悲观或postive者都会否认的技术乌托邦。 (展开)
24 有用 赵小跑. 2018-02-16 14:57:55
与其说是《享乐主义宣言》倒不如说是《成为享乐主义的前提》,全书金句连连,但记忆力最深的六条思辨如下:1.挣脱柏拉图式的超验性世界,尊重身体回归身体,肉体是唯一的“大理性”。2.回归唯物主义的现实性,与现实紧密相连而非臣服于天意,以不伤害自身及他人为基础的相互享乐是最大的道德。3. 避免所有事后带来不悦的愉悦,瞬时纯粹的狂喜,是无意识的享乐,对灵魂破坏极大。4.享乐主义以教养、谦恭、文雅为道德主题,... 与其说是《享乐主义宣言》倒不如说是《成为享乐主义的前提》,全书金句连连,但记忆力最深的六条思辨如下:1.挣脱柏拉图式的超验性世界,尊重身体回归身体,肉体是唯一的“大理性”。2.回归唯物主义的现实性,与现实紧密相连而非臣服于天意,以不伤害自身及他人为基础的相互享乐是最大的道德。3. 避免所有事后带来不悦的愉悦,瞬时纯粹的狂喜,是无意识的享乐,对灵魂破坏极大。4.享乐主义以教养、谦恭、文雅为道德主题,需要以此为前提进行实践和训练,以达成神经元的突起。5.任何愉悦的接触都要以确凿的文雅为契约基础。6.任何享乐主义政治都应关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展开)
1 有用 小可同学 2016-12-02 20:44:20
误以为是符合我价值观的书,然而我已经看蒙了…怎么又是力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