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青岛著名传教士、青岛德占史的见证人,和世谦是此战的目击者之一。他期间写的日记,是一份私人记录,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一个侧面,对于研究这场战争,是一份珍贵的基础资料。
丛书取自亲身经历过青岛日德战争人士的第一手记录,或是德国驻胶州的军官、士兵,或是德国传教士,或是随军采访的美国记者。通过他们的记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德国人为什么当初一定要占据青岛,而不是将相对容易获取、也为西方人更熟悉的厦门据为己有,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了解日德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终结的全过程,包括战争的具体真实情景,如首场日德空战的场景。丛书中既有对战事进程的详细叙述,也有对战争给青岛城市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客观描述,包括当时青岛地区别具风格的地方风土人情等。对于读者研究和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亚洲的唯一战事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有利于读者重新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正是...
作为青岛著名传教士、青岛德占史的见证人,和世谦是此战的目击者之一。他期间写的日记,是一份私人记录,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一个侧面,对于研究这场战争,是一份珍贵的基础资料。
丛书取自亲身经历过青岛日德战争人士的第一手记录,或是德国驻胶州的军官、士兵,或是德国传教士,或是随军采访的美国记者。通过他们的记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德国人为什么当初一定要占据青岛,而不是将相对容易获取、也为西方人更熟悉的厦门据为己有,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了解日德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终结的全过程,包括战争的具体真实情景,如首场日德空战的场景。丛书中既有对战事进程的详细叙述,也有对战争给青岛城市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客观描述,包括当时青岛地区别具风格的地方风土人情等。对于读者研究和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亚洲的唯一战事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有利于读者重新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正是因为这些亲历者在国籍、职业上的多样性,使得本套丛书极具史料价值。
——马灿荣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
作者和世谦是青岛最早的传教士之一,是青岛整个德占历史的见证人。在日本围困青岛期间,和世谦和他的家人留在了青岛。由于柏林传教会为青岛德军教会,所以和世谦得以接近军队,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他在日记中记录了战争期间的经历,也记录了其时青岛传唱的歌曲和吟诵的诗歌,这些对于还原这场战争的真实情景及丰富青岛人文历史研究有着极高的价值。
青岛围城日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和世谦(Carl John Voskamp,1859-1937)德国柏林传教会牧师。1898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后即和同事昆祚(Kunze)来到胶澳租借地传教,是青岛最早也最著名的传教士之一,也是青岛整个德占历史的见证人,在青岛德占史上有重要地位。在日本围困青岛期间,和世谦和他的家人留在了青岛(他的儿子格哈德在一次侦察任务中负伤而亡)。
目录 · · · · · ·
9 月22 日
9 月23日
9 月24 日
9 月25 日
9 月26 日
9 月27 日
9 月28 日
9 月29 日
9 月30 日
10 月1 日
10 月2 日
10 月3 日
10 月5 日
10 月6 日
10 月7 日
10 月8 日
10 月8 日
10 月9 日
10 月10 日
10 月11 日
10 月12 日
10 月13 日
10 月14 日
10 月15 日和16 日
10 月17 日
10 月18 日
10 月19 日
10 月20 日
10 月21 日
10 月22 日
10 月23 日
10 月26 日
10 月27 日
10 月28 日
10 月29 日
10 月30 日
10 月31 日
11 月1 日
11 月7 日
11 月9 日
后 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青岛围城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青岛围城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被有意无意湮灭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属于“青岛日德战争丛书”系列的,因为读过该系列飞行员的回忆录,我没抱太大的希望,看完后非常惊讶。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第一,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第二,作者身为百年前的传教士,文字、思想水平极高,对很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第三,本书补充了中国历史的一个... (展开)> 更多书评 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青岛文史有关 (老阿飞—故园)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 1926年的亨利亲王大街 ] (安东)
- 重现青岛 (drunkdoggy)
- 我的藏书之外国人看中国 (半张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青岛围城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瀚之 2024-07-23 09:02:17 北京
开篇日记中,和士谦记录了一位中国老人的控诉:“犯下这些暴行的不是日本人,而恰恰是我自己的同胞。”结尾处,在日军进城后,再次得到了呼应。
0 有用 落叶聚又散 2025-04-01 10:48:00 山东
个人日记让历史事件更加鲜活地呈现
0 有用 y 2019-12-07 05:11:49
1914.9.21 - 1914.11.9 完全以传教者身份看待自己,认为有幸活在殖民政策的时代
0 有用 挠挠 2021-10-26 08:28:55
2021336 通勤。中国人煮饭时对加水量的精准把握令德国传教士叹为观止——咦,日耳曼人是都没有长手背这种东西吗?……
0 有用 Anodyne 2022-11-14 08:43:09 山东
这本日记也算真实记录了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传教士的心路历程以及当时的历史片段。颇有人文主义关怀,但也确实无不透露着殖民主义的优越感。恐惧来源于未知,进步来源于开放。和士谦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在战争年代,没有任何事情是小事一桩。”